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血府逐瘀汤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血府逐瘀汤治疗抑郁焦虑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1、桃仁十二克、当归九克、生地黄九克、红花九克、牛膝九克、枳壳六克、赤芍六克、桔梗五克、川芎五克、柴胡三克、甘草三克。
2、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1、血府逐瘀汤原方组成
当归(三钱)、生地(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二钱)、
赤芍(二钱)、柴胡(一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
牛膝(三钱)、水煎服。
2、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著名中医大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方药有: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用水煎服,
其主要功效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舌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妇人血瘀、经闭、痛经、肌肤甲错、日晡(bu)潮热、以及脱疽(ju);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
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从古到今,不论何种人群,气郁血瘀一直是各类疾病中最普遍的病因之一,特别是重大的病症中,血瘀这个致病因素广泛存在,严重的血瘀定会首先影响精气神中的“神”。但血瘀又不是单独存在的,比如,气郁会导致血行不畅,气虚会导致运血无力;寒病会使血脉凝滞,热病会煎熬血液使其黏滞;湿邪也会堵塞脉络血管……造成人体“精气神”不同程度的缺损。
所以,在这张千古名方中,除了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五味药活血化瘀外,还用生地、当归清热养血,桔梗、枳壳、柴胡理气解郁,最后用甘草调和诸药。祛瘀和养血同施,活血和行气同伍,寒热同治,升降兼顾,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常见病症的名方。
1、血府逐瘀汤,中医方剂名。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2、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中医历史上对于瘀血的论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应该是一座承前启后的奇峰。其六大逐瘀汤的运用,堪称经典。和伤寒杂病论五大泻心汤相映生辉。 现摘录如下。
王清任(1768年6月30日~~1831年3月29日)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字勋臣。青年时曾 “纳粟捐千总”,获“武庠生”衔,未入行伍。二十岁许学医,终成医林巨擘。1820年(嘉庆廿五年)开始居北京行医。由于技术高超,颇负盛誉。 晚年将其一生医学理论与治验成书并刊印《医林改错》,撰成中医不朽经典,影响巨大而深远。1830(道光十年)此书刊行后不久病故,享年64岁。
【血府逐瘀汤主要适应病症】
1. 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2. 心血管系统病症:如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3. 消化系统病症: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
4. 妇产科病症:如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血府逐瘀汤主治】
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
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血府逐瘀汤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血府逐瘀汤方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桔赤芍熬,柴胡芎枳加牛膝,活血化瘀功效高。
药物组成:当归3钱,生地3钱,桃仁4钱,红花3钱,枳壳2钱,赤芍2钱,柴胡1钱,甘草2钱,桔梗1钱半,川芎1钱半,牛膝3钱。
本方原为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之剂。王清任认为隔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 “血府” 。于是根据 “血府” 可以产生 “血瘀” 的理论,创立此方。本方从桃红四物汤化裁而来,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袪瘀又能生新,使 “血府” 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故名 “血府逐瘀汤” 。
本方除桔梗引药上引,牛膝引邪下行,甘草和中调药外,其余药物均入肝经。如当归、生地、柴胡养血活血,清热疏肝,适用于血瘀热证;桃仁、赤芍、红花逐瘀活血;血不得气不活,气不得血不行,川芎为血分气药,枳壳擅长理气疏肝,二者合用,助本方理气活血,并有调理肝脾作用,诸药配伍,共成活血逐瘀,理气疏肝之剂。
本方以活血逐瘀、通调气血、化瘀止疼为立方原则。
方中当归、生地,川芎、赤芍四味,即妇科良方四物汤。有活血、养血、补血的作用;桃仁,红花破血去瘀,合成桃红四物汤,攻中有补(桃仁、红花攻逐,四物活、补),以此六味,行血分之瘀。
柴胡功能疏肝升阳,枳壳职在宽中消积,桔梗宽胸利膈,以此三味为主,解气分之郁。牛膝既降低上部充血,又引药下行;桔梗祛痰止咳,又载药上行,此二味并用,使气血升降,各得其所,寓理气于活血之中。最后加甘草,调和诸药,使全方协调统一。正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意思。
王氏此方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究其源流,实集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为一方,化裁而出。其妙处在于加入了桔梗、牛膝二味,使清升浊降,各得其所,遂成推陈出新、别开生面之名方。
各家论述
《医林改错注释》:
血府逐瘀汤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祛瘀,配合当归、生地活血养血,使瘀血去而又不伤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入肺经,载药上行,使药力发挥于胸(血府),又能开胸膈滞气,宣通气血,有助于血府瘀血的化与行,与枳壳、柴胡同用,尤善开胸散结,牛膝引瘀血下行,一升一降,使气血更易运行;甘草缓急,通百脉以调和诸药。
《方剂学》:
本方是王清任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胸胁为肝经循行之处,瘀血在胸中,气机阻滞,则肝郁不舒,故胸胁刺痛,日久不愈,急躁易怒。瘀久化热,气郁化火,故内热瞀闷,或心悸失眠,或入暮潮热;上扰清窍,则为头痛;横犯胃府,胃失和降,则干呕呃逆,甚则饮水则呛。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之征。故治当活血化瘀,兼以行气解郁。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四逆散行气和血而舒肝,桔梗开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则升降上焦之气而宽胸,尤以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互相配合,使血活气行,瘀化热消而肝郁亦解,诸症自愈。
医家点评:
本方系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功能活血逐瘀、理气止痛。方中桃仁破血行瘀,红花活血破瘀,川芎行气活血,赤芍散瘀活血止痛,四药相得益彰,共奏活血逐瘀止痛之效;(柴胡疏肝解郁),枳壳善行胸中气滞,气行则血行;桔梗开宣肺气与枳壳相伍开胸散结,能载药直达“血府”以逐瘀;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以利瘀血消除;当归养血活血,生地黄养阴润燥(兼清瘀热),甘草和中以防祛瘀药之破泄,理气药之辛散而耗伤阴血伤正。
血府逐瘀汤主治瘀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渴,其人如狂,至夜发热,及血瘀经闭、 痛经 , 产后 恶霹不下,脉沉实或涩。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血府逐瘀汤药方介绍,希望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处方
桃核 50个(去皮、尖) ;桂枝 6克(去皮);大黄 12克;甘草 6克(炙);芒消 6克。
血府逐瘀汤主治功能
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 眼科 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 血压 、 精神分裂症 、 脑震荡 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 白血病 、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 性功能 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该方主治胸部的瘀血证。胸部属肝而包括上焦,肝司营血,性喜畅达,功能疏泄。今血瘀胸中,肝失疏泄,故症见头痛、胸痛、失眠、心慌、呃逆等证。治宜调肝逐瘀为法。故该方除桔梗引药上引,牛膝引邪下行,甘草和中调药外,其余药物均入肝经。如当归、生地、柴胡养血活血, 清热 疏肝,适用于血瘀热证;桃仁、赤芍、红花逐瘀活血;血不得气不活,气不得血不行,川芎为血分气药,枳壳擅长理气疏肝,二者合用,助该方理气活血,并有调理肝脾作用,诸药配伍,共成活血逐瘀,理气疏肝之剂。
血府逐瘀汤相关方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桔赤芍熬,柴胡芎枳加牛膝,活血化瘀功效高。
组方当归三钱(9克),生地三钱(9克),桃仁四钱(12克),红花三钱(9克)、枳壳二钱(6克),赤芍二钱(6克)、柴胡一钱(3克),甘草二钱(6克),桔梗一钱半(4.5克),川芎一钱半(4.5克),牛膝三钱(9克)。
方剂 特点功效该方由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疏理肝气,使气行则血行;加桔梗引药上行达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诸药相合,构成理气活血之剂。该方以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达到运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方剂主治该方为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症之名方。即由于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头痛、胸痛、憋闷、急躁、肝气病及用归脾治疗无效的心跳心忙、胸不任物或胸任重物、夜睡多梦、失眠不安、发热、饮水即呛、干呕、呃逆、食从胸后下等症,均可用该方治疗。
主要适应病症 神经 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 偏头痛 、三叉 神经痛 、 神经衰弱 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 癫痫 、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心血管 系统病症:如 冠心病 、 心绞痛 、肺源性 心脏病 、 风湿 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消化 系统病症: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
妇 产科 病症:如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 子宫肌瘤 、慢性 盆腔炎 等。
血府逐瘀汤其它相关
色素沉着、尿血、多汗症、低热、乳房纤维瘤、三叉神经痛、脑瘤、慢性 荨麻疹 、痒疹、慢性 咽炎 、盗汗、 哮喘 、胸壁挫伤、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及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等。(选自《中国历代名 医学 术 经验 荟萃丛书》)
出处:《医林改错》
该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实、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诸药组成。用于胸中瘀血,阻碍气机、兼肝郁气滞之瘀血证,证见胸痛、头痛曰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舌质黯红,脉涩或弦紧等。有活血袪瘀、行气止痛之功。
关于血府逐瘀汤和血府逐瘀汤治疗抑郁焦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