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以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鉴别诊断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从字面意思便可以理解为能够治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一过性的、与体位改变有关的眩晕。其在周围性眩晕疾病中占1/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愈后良好。多数为由坐位躺下或由躺下起身或平躺左右翻身时诱发,视物旋转,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无肢体活动障碍、无意识障碍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症状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
建议你可以用药物控制一下,如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定眩片等,用一下可能会有效果的,不过还是在当地的医院咨询一下医生比较好,祝健康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学名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顾名思义,阵发性就是反复发作,位置性就是体位改变的时候才会发作,一般表现为左右翻身,起床,躺下或者低头仰头等动作,所以大部分患者都是半夜起夜或者早晨起床的时候发病。
1、发病特点:时间性及空间(位置)性。
2、眩晕特点:
(1)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2)持续期: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
(3)适应性:易疲劳性;
(4)互换性:躺下、坐起均有。
3、眼震特点:同眩晕特点 方向:旋转性或水平性、向地性。
4、 眩晕患者如果表现天旋地转,不敢睁眼,就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有腹泻的症状,这是由于植物神经反射。
5、有的人心慌、胸闷、憋气、出冷汗,因为患者憋气而造成拼命喘气,二氧化碳过度排除后,出现低二氧化碳血症,出现手脚发麻、抽筋等表现。有时症状表现如同晕车,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慌、面色苍白等。
6、典型的表现还有体位改变后数秒出现,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大概几秒到几十秒。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很快眩晕的感觉就消失了。
耳石症的治疗:
患者一旦发现有类似的病证,应尽可能及早地进行治疗,否则会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
1、心理治疗
指出本病为良性过程,无严重的后遗症,以接触患者的精神负担。
2、体位和头位
当眩晕发作剧烈时,尽量避免采用可引起眩晕发作的体位和头位。
3、抗眩晕药
4、前庭习服疗法
前庭习服疗法目的是增加对眩晕的耐受能力,这样做对于耳石症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5、体位疗法
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生活中有很多患者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不太了解,这种疾病主要是发生在40~60岁的成年人,女性的发生几率高于男性。引起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因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炎症、病理性改变、球蛋白血症等。不管是因为哪些因素引起的疾病,都要采取规范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不治疗会造成以下三种危害。
第一、持续性眩晕。患者在发病早期会出现短暂性的眩晕,持续的时间大约在30秒,如果患者不加以治疗,会出现持续性眩晕,严重的患者还会因为眩晕出现意外情况。
第二、恶心。恶心是良性位置性眩晕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种症状可单独发生,也可和头晕、血压降低同时发作。
第三、呕吐。患者发生良性位置性眩晕之后会出现迷走神经兴奋,所以就会出现呕吐的症状,除此之外如果呕吐比较严重,还会引起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由此可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患者发生之后要采取规范等方式来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案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一般是选择治疗眩晕的药物,比如利多卡因、硫酸类霉素。如果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没有任何效果,建议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比如前庭神经切断术,只要患者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手术,成功率都是非常高的。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包括手法复位、药物辅助治疗、前庭康复和手术治疗。1.手法复位目前耳石复位法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的首选方法,同时也可以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手法复位的患者,大部分可以一次治愈(有效率可达75%~90%),成功治疗取决于正确的识别是哪个半规管受累,以及耳石碎片是漂浮于内淋巴液中还是粘附于壶腹嵴。手法复位的目标是将脱落的耳石复位至原先所在位置——前庭部位,以缓解眩晕。临床最常用的耳石复位法:(1)EPLEY耳石复位法 该项治疗是根据管结石症理论发展起来的,患者经过一系列的头位改变,使悬浮在后半规管或上半规管的耳石碎片最终通过半规管总脚回落至椭圆囊。以右侧为例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取坐位,头向右侧转45度,保持该头位使患者躺下头部呈悬垂位30度,之后患者经过中度头伸展,头缓慢向左侧旋转45度,然后患者向左侧卧位同时头部继续向左侧旋转45度,保持该体位1~3分钟,最后缓慢回到坐位同时头部前倾30度。(2)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 根据半规管耳石症学说,以及水平半规管与前庭之间的解剖关系,Baloh等首先尝试采用患者自仰卧位快速向健侧180度翻滚的方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但是并未取得预期效果。Lempert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将头部转动范围改为三个连续的90度翻滚(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认为增加一个90度转头可能更加有利于耳石自水平半规管复位至椭圆囊,并且临床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3)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emont摆动法治疗 Semont等设计了一种治疗方法。判断出病变侧别后(以右侧后半规管BPPV为例),患者坐于检查台头向健侧转45度,患者迅速向患侧躺下(与受累后半规管平面平行),头悬位20度,此时头转到后半规管平面并保持2~3分钟,然后患者快速移动到坐位,并倒向对侧卧位,保持头偏向健侧45度不变(鼻45度向地),治疗师维持患者头颈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在此出现眼震和眩晕。患者在该体位停留1分钟后然后缓慢回到坐位。(4)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Brant-Daroff习服治疗 该项治疗要求患者反复运动到激发体位,每天数次。患者首先坐位,然后快速进入引起眩晕的体位,眩晕程度直接与患者运动到激发体位的速度有关。患者在眩晕体位停留至眩晕消失,然后再次坐起。通常回到坐位还会出现眩晕,但眩晕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降低。患者在坐位停留30秒,再倒向对侧,停留30秒坐起。患者重复进行这种动作过程,直到眩晕消失。整个过程每三小时重复一次,直到患者连续两天无眩晕发作。治疗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Brant-Daroff习服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疗外半规管嵴顶结石症,让患者在水平面内重复运动,推测其治疗机制可能主要是使耳石碎片从壶腹嵴上脱落。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前庭反应及减轻眩晕引发的呕吐。药物治疗不是根治方法。常用的药物有前庭抑制剂如地西泮、茶苯海明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等。对于极度敏感和焦虑患者,在手法复位前可以考虑使用地西泮。3.手术治疗对于顽固性BPPV的极少数患者,可考虑半规管填塞术和单孔神经(后壶腹神经)切断术。有报道称后壶腹神经切断术的有效率可高达96%以上。切断单孔神经切断术可以减轻或缓解眩晕发生。然而该手术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故现在很少采用。而手术则仅仅用于顽固性眩晕发作、手法复位无效的极少数患者。半规管填塞术试图在半规管内填塞骨碎片、纤维组织及筋膜等材料以切断耳石碎片进入半规管的敏感区域。参考资料:[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42:163-164.[2]斯诺 主编.李大庆 编译 .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上半规管裂和前庭性偏头痛.Ballenger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356-36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你的不适症状考虑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脑供血不足常见于血压异常(低血压、高血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高血脂、高血糖,贫血等疾病。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有:顽固性的头晕头痛,多梦失眠,精神萎糜不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全身无力,顽固性耳鸣、四肢发麻(发冷),心慌胸闷,恶心想吐,严重时走路不稳(甚至昏倒)。
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大脑,与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异常。脑供血不足,只是脑血流量减少,所以作脑部CT及核磁共振均是正常的,作脑部多普勒检查会发现脑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流不对称或脑动脉痉挛(收缩)。
并非每一位脑供血不足的患者,都具有以上脑供血不足的全部症状(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症状),血压(低或高)或血脂、血糖(异常)、贫血、血粘(浓)度高,加上以上脑供血不足的2一3个症状,再加上多普勒的检查结果(脑血流速度减慢、不对称),就可作出脑供血不足的诊断。
脑供血不足问题多岀在血压上(遗憾的是你没有提供你的血压情况),建议你到附近诊所多测几次血压(因为影响血压的原因较多,只测一次说明不了问题,非同日测3次。根据3次所测血压的数值,综合分析判断),如果血压正常,再到医院神经内科验下血脂、血糖、血常规(排除贫血),如果都正常再作个多普勒检查,基本会得岀明确诊断。只有得出明确诊断,才谈得上治疗,治疗也才会有效果。否则一切治疗都是盲目的,甚至是有害的(有的药物的副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血压正常值定得过低(我国成人收缩压9O一12O毫米汞柱,舒张压6O一8O毫米汞柱均属正常)。据我们多年来对顽固性头晕头痛患者的治疗和观察,收缩压低于11O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7O毫来汞柱,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的症状。如果按照以上标准,许多低血压患者会被漏诊和误诊,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这一问题,希望能引起你的重视,因为一旦误诊,枉花许多钱不说,更主要的是人遭罪、延误了病情。
脑供血不足,要与颈椎病鉴别。因为两者的症状十分相似,稍有疏忽容易造成误诊;但两者的症状亦有不同之处,稍加注意也是可以避免的。
颈椎病,颈部明显疼痛(不是轻微疼痛,尤其是头部作左右、上下活动时颈部疼痛加重。5种不同类型的颈椎病,症状各有不同。但颈部明显疼痛是各型颈椎病共有的、最基本的症状。如果没有这一症状,颈椎病的诊断难以成立),上肢麻木、无力,放射性疼痛(即颈部疼痛放射性引起肩部、手臂部、手指疼痛)。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常与头部的某一固定位置有关。由于颈椎椎体不稳或增生的骨质的压迫,导致椎动脉局限性受压,避开这一位置,椎动脉受压解除头晕随之消失。因此,颈椎病不会引起顽固性的头晕。根据你的描述,你的头晕似乎没有这些特点,因此,可以排除颈椎病。但愿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顽固性的头晕头痛,多年来一直是医学上的顽症之一。由于篇幅有限,不便一一详述。如果你有兴趣,请查阅我的百度空间,里面有详尽说明(1,头晕头痛为何难以医治。2,关晕头痛患者的生活、自我保健须知)。
愿你尽早查明病因,早日恢复健康!
您好: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方法
(一)保守治疗 此症预后良好,可在一年左右不治自愈。个别长期不愈者可采用对症疗法,如口服安定、俗维素药物。亦可采用强迫体位锻炼,利用具有疲劳反应的特性,每日固定在诱发体位上进行长期锻炼,久之即可适应而不再有眩晕感。如眩晕严重,应用4%利多卡因、硫酸链霉素做鼓室内注射,可收良效。
(二)手术治疗 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可采取前庭神经切断术治疗,有条件者最好做后壶腹神经切断,可单纯消除后半规管壶腹嵴的异常冲动而治愈。
采用耳内镫骨手术切口,将鼓膜皮片翻向前方,暴露锤砧关节和圆窗,用金钢石钻头将圆窗底水平磨去1~2mm。为便于手术操作,可先用钻将外耳道后下骨壁磨去少许,使圆窗暴露清楚。后壶腹神经适位于圆窗膜附丽内缘之内1mm,在显微镜下辨清神经后,用钩钩起并切断之,将其复回鼓膜,填塞外耳道。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鉴别诊断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