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护理措施 手术后病人发热的护理措施

登登百科 投稿 2022-12-27 237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发热的护理措施,以及手术后病人发热的护理措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发烧应该怎样护理?

发热,俗称发烧,是小儿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在家庭护理中,家长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应让孩子卧床休息,发热的孩子应注意饮食调养,保证充足水分,吃容易消化、清淡、少脂肪的饮食,如牛奶、稀粥、面条等。小儿发热时由于消化道功能降低,不能过分勉强小儿进食。

还可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温水浴。用32℃至36℃的温水擦洗或浸浴,刺激皮肤,扩张汗腺,从而迅速有效地降低体温,一般每次5至10分钟。

酒精擦浴。酒精浓度为30%左右,可用毛巾或手帕蘸取配好的溶液,先从一侧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沿臂部外擦至手背,再从腋下沿上臂内侧向下擦至手掌心,擦完一侧再以同样方法擦另一侧。擦下肢时要从大腿外侧至足背,再从腹股沟沿大腿内侧擦至脚心,擦腋下、掌心、腹股沟和脚心时,应稍用力,擦至皮肤发红为止。这样,随着酒精的蒸发,体温很快就会下降。

冰袋降温。冰块砸成核桃大小的碎块放入盆中,用水冲一下,溶去棱角,装入热水袋、再加适量冷水,充填冰块间隙,然后压出空气,外裹毛巾。将冰袋放在高热病人的前额,两侧颈部,以尽快降低头部温度。冰袋也可放在病人腋窝、腹股沟处,可迅速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冰水湿敷法:用毛巾折叠数层,放在冰水中浸透拧至半干不滴水时敷在前额、腋窝、颈部及腹股沟大血管通过处,最好数块毛巾交替使用,每2至3分钟换1次,连续湿敷15至20分钟。

药物降温,小儿发热可口服安乃近或泰诺等降温药物,给孩子用退热药的同时,必须给孩子饮用足够的水分,一般服退热药后30分钟左右体温开始下降。

必须指出的是,新生儿一般不用药物降温,也不宜用酒精擦洗,以防发生酒精中毒。可采用解松襁袍及衣服,使之散热降温。

出现高热时应该怎样护理?

持续的过高热(42℃)超过2~4小时,常可导致病人意识丧失,呼吸、循环功能的衰竭,甚至死亡。做好高热护理,合理有效的降温,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对高热病人,一般2~4小时测量体温1次,以观察病人发热的动态变化。高热初期,病人多有寒战、皮肤苍白等表现。此时要注意给病人保暖,可添加被褥或使用热水袋、电褥子等,防止受凉,同时饮热饮料。病人如果持续高热,则是高热护理的重点。病人多有呼吸心跳加快、皮肤潮红、灼热、食欲不振、肌肉酸痛、口干、头痛,甚至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等表现。这时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根据家庭具体情况,可选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敷等方法。

温水擦浴:用32℃~36℃的温水浸湿毛巾,自颈部沿上臂外侧至臂,自侧胸经腋窝内侧至手心;用同法擦另一侧上肢。然后,嘱病人侧卧,露出背部,自颈向下擦拭背部。下肢自髋部沿腿的外侧擦至足背,自腹股沟的内侧擦至踝部。顺序是先上后下。一般擦拭为20分钟,擦浴时可有腋窝、腹股沟、窝处稍停留,以提高降温效果。擦浴时要注意关好门窗,保持室内温度(18℃~22℃)。

酒精擦浴:常用30%~50%酒精200~300毫升(温度在32℃左右),用拧至半干的湿纱布擦拭。除前胸、腹部、后颈部外均可行酒精擦浴,时间不超过20分钟(身体虚弱者禁用)。

冰敷法:取小块的冰,用水冲去冰的锐角和污垢,装入冰囊或冰袋内,加水少许,排气后拧紧(扎紧)盖口,加套或垫上毛巾等放于病人的头部(前额或头顶)或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窝等处。应用冰敷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如皮肤呈紫红色或病人感觉局部麻木时,要立即停用冰敷,以防冻伤。冰融化后应及时更换。以上各种方法也可相互配合使用。如温水或酒精擦浴后使用冰敷法。如果家里条件较差,室内温度又偏低,也可用冷湿敷法,用冷水浸湿毛巾,拧至半干放于病人的头部,有代替冰袋的作用,每隔3~5分钟更换1次。对畏寒的高热病人禁用擦浴。擦浴过程中出现皮肤苍白、发冷时也要立即停止擦浴。在采取了以上降温措施后,体温仍不下降,可根据医嘱口服退热药物。降温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出汗情况,避免体温降得过猛而引起虚脱。鼓励高热病人多饮水也是护理中的一件重要的事,高热病人每日水的摄入量不少于3000毫升,可配制可口的清凉饮料备用(橘子汁、苹果汁等)。给予细软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加强机体营养。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易出现口腔干燥、口唇干裂、舌炎、口腔溃疡等,因此,也要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在体温下降期可有大量的汗液排泄,此时要特别注意防止病人着凉,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服、被褥、床单等。

发热的护理

一、降低体温

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9℃,可采用温水擦拭腘窝、颈部两侧、两侧腹股沟大血管有利于快速散惹使体温下降,有条件可以温水浴降温效果也很不错。药物降温是通过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及血管扩张、出汗等方式促进散热达到降温目的。使用药物降温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尤其对老年体弱及心血管疾病者应防止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二、加强病情观察

①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精神状态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

②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脾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等伴随症状

三、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每日3000ml为宜,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四、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①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②皮肤护理,退热期,由于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尽早留取各种标本送检;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发热大量出汗时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穿透气、棉质衣服;

(2)告知患者及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

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发热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消耗增多,而消化功能减退,因此应该适当减少饮食,吃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豆浆、米粥、面条汤、馄饨、等。

尽量多喂水,如果汁、糖水、白开水或清凉饮料等;多喝水不但有利于降温,而且有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会引起舌炎、口腔炎等,因此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于饭前用温水漱口,帮助增加食欲,饭后用盐水漱口或刷牙。勤喂水也可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扩展资料:

体温过高的原因

引起体温过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体温过高对人体有利也有害。体温过高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

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可通过多喝水来减少体温过高带来的不适感。非细菌感染引发的体温过高不必使用抗生素。

温葡萄糖水能起到利尿降温的效果,在体温没有超过38。5°C时可尽量选择物理的方式控制体温。但如体温超过40℃则可能引起头晕、惊厥、休克,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温过高

发热的护理措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手术后病人发热的护理措施、发热的护理措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