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咳 风咳怎么治疗

登登百科 投稿 2022-12-27 330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风咳,以及风咳怎么治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风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风咳的方剂 2 治疗风咳的穴位 3 治疗风咳的中成药 4 风咳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风咳 * 风咳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fēng ké

2 英文参考

anemogenous cough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风咳为病名[1]。十咳之一[1]。指因风邪乘肺所致的咳嗽[1]。《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风咳,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又肺风、劳风咳亦属风咳[1]。

参见咳嗽:咳嗽为病名[2]。出《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宋以前,咳、嗽同义[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多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2]。《医学三字经·咳嗽》:“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子肺也。”外感者,以祛邪宣肺为主;内伤者,以调理脏腑、气血为主[2]。咳嗽从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风热嗽、热嗽、时行嗽、寒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等;从脏腑、气血分,有肺虚咳嗽、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劳嗽、气嗽、瘀血嗽等;从咳嗽的时间与特点分,有久咳、五更嗽、夜嗽、干咳嗽、呷嗽、哑嗽、顿嗽等[2]。

4

什么是风咳,风咳的症状是怎样的,怎么治...

病情分析:风咳在中医上是指风邪乘肺所致的咳嗽。意见建议:风咳是不能通过治肺来止咳的风咳,而是要祛邪风咳,恢复肺气敛降之性;或是平肝,将肝风镇住,可用麻黄等,但是具体用药还是要根据你目前的病情轻重程度和个人情况而异,建议去医院找中医具体检查。

七个多月的孕妇咳嗽,气涌引起剧烈咳嗽,是否是风咳?

你好,风咳是中医独有的名词,在中医看来,引起疾病的外邪有六种,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风咳是“风”邪犯肺造成的,其常见症状就是咽喉痒,怕刺激,气道一旦有痒的感觉,随即就会出现剧烈咳嗽。根据你的描述,应该不属于“风咳”。您做风咳了血常规,无大碍,所以不建议用药。平时应多喝水,使代谢产物尽早排出体外。可以试一下下面的食疗对策风咳:点击此处参考风咳我的文章

《准妈妈感冒的食疗食谱》

回复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张伟主任医师

风咳吃什么好呢?食疗

中医风咳的症状主要表现自为气道高反应性:咽痒咽干,油烟、灰尘、冷空气、讲话等容易诱发,可突然发作,多为阵发性,有时表现为难以抑制的刺激性咳嗽。治疗可以用苏黄止咳胶囊效果不错,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只要治法得当,起效很快。中医讲“风为百病之长”,多夹邪而发病,历代医家对于咳嗽的病因讨论多为《景岳全书》中所提到的外感内伤所致,以风邪夹杂“寒”“热”“燥”为多见,其中风寒风热所致咳嗽均有痰产生,风燥致病可导致干咳少痰。

风邪单独致病,舌苔脉象等均无寒热之象,国医大师晁恩祥认为风邪侵袭人体,内伏日久因风性拘急,导致气道痉挛,引起气道敏感性增高,所引起一系列气道高反应性疾病,而“无风不作痒”,此类咳嗽往往有因为咽痒引起,在中医上讲多种慢性咳嗽(如咳嗽变异型哮喘、嗜酸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感冒后咳嗽等)的临床表现具有风邪致病之特点,恰恰反映了风之善行数变、风性挛急、无风不作痒、风盛则动的发病特点,应属于中医风咳范畴。

怎样治疗风咳?

咳嗽是肺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嗽的原因很多,但不离外感和内伤2大类。外感咳嗽有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内伤咳嗽有痰湿咳嗽,火热咳嗽,阴虚内热咳嗽等。 1,外感咳嗽、喉痒、咳痰不爽:荆芥5克、紫菀10克、百部10克、陈皮5克、桔梗5克、白前10克、炙甘草5克、黄芩10克、蝉衣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咳嗽、痰多、吐痰不利:杏仁(炒、去皮)12克、桑白皮(蜜炙)12克、陈皮12克、半夏9克、细辛9克、百部9克、川贝母10克、紫苏10克、前胡10克、生石膏10克、粉甘草10克、麻黄6克、葶苈子6克、干姜6克、茯苓15克。 将上药共为细末过细箩,存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3克,白糖水冲服。 本方中,药物温凉并用,临床应用多年,效果较为理想,对感冒所引起的咳嗽效果更佳。 3,老幼素有咳嗽喘急,无任寒热常发不已,晚间哮吼难睡:紫苏4.5、麻黄3克、杏仁3克、桑白皮3克、官桂3克、陈皮3克、甘草2.4克、薄荷1.5克、乌梅肉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关于风咳和风咳怎么治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