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登登百科 投稿 2022-12-26 316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急性肾损伤,以及急性肾损伤的症状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肾损伤主要看哪些指标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指由于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伤害,肾脏排泄代谢废物和尿液的功能在数小时至数周内突然持续减退,造成代谢废物(各种毒性物质)和水份蓄积体内,进而损伤其它重要脏器,甚至威胁生命。

急性肾损伤的主要病因包括各种情况造成的肾脏缺血缺氧或肾毒性药物损伤。值得重视的是,多数急性肾脏损伤患者,如果在病程早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常可成功逆转病情,使肾功能恢复正常。因此,早期识别和及时诊断急性肾损伤极为重要。

目前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主要是依据尿量和血肌酐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就可诊断存在急性肾损伤:①尿量少于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5毫升,且持续6小时以上(例如体重60公斤患者的每小时尿量少于30毫升);②血肌酐两天内升高26.5μmol/L(0.3mg/dl)或一周内升高50%以上。一般情况下,如果急性肾损伤病情越严重,则尿量减少或血肌酐升高越明显。

值得重视的是,在急性肾损伤早期,尿量减少或血肌酐升高程度较轻时,患者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因此很容易被忽略,以致延误病情。此外,急性肾损伤早期患者尿量还受入水量的影响,年龄、体重、性别等因素则可影响血肌酐。因此,目前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还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敏感性不够,无法早期诊断。所有急性肾损伤高危患者(如近期有肾毒性药物使用时等),应主动密切观察尿量及血肌酐变化,避免漏诊。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血肌酐还未发生变化的时候,患者尿液中一些分子标志物浓度却已大幅升高。因此,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应用无创、灵敏的尿液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技术,协助早期诊断急性肾损。

急性肾损伤有哪些治疗方法?

急性肾损伤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且预后不佳。目前,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对症支持治疗非常重要。要积极纠正可逆的病因,停用肾毒性药物。卧床休息、充分补充营养和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及控制感染。某些药物的早期使用,可能对急性肾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如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及己酮可可碱等。

当急性肾损伤患者出现少尿、无尿、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病情危重时,且心功能尚稳定者,应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

1. 尿量减少:通常发病后数小时或数日出现少尿(尿量400ml/d)或无尿(尿量100ml/d)。无尿急性肾损伤,通常提示完全性尿路梗阻,但也可见于严重急性肾损伤的肾前性或肾性急性肾损伤(如肾动脉阻塞、血管炎)。但非少尿型急性肾损伤患者,尿量可正常甚至偏多。

2. 氮质血症:急性肾损伤时,摄入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不能经肾脏排泄而潴留在体内,可产生中毒症状,即尿毒症。BUN每天上升8.93mmol/L(25mg/dl)者,称为高分解代谢。少尿型急性肾损伤患者通常有高分解代谢。此外,BUN升高并非都是高分解代谢,胃肠道大出血、血肿等积血被吸收后,也会加重氮质血症。

3. 液体平衡紊乱:由于盐和水排出减少致水、钠潴留,常常导致全身水肿、脑水肿、肺水肿及心力衰竭、血压增高和低钠血症。大量输液,特别是输注低张液体,以及未限制水摄入,也是容量负荷过重、低钠血症的原因。患者可表现为嗜睡,进行性反应迟钝,甚至癫痫发作(因脑水肿所致)。

4. 电解质紊乱

(1)高钾血症:是急性肾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少尿期的首位死因。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如下:①.肾脏排钾减少;②.并发感染、溶血及大量组织破坏,钾离子由细胞内释放入细胞外液;③.酸中毒致使氢钾交换增加,钾离子由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④.摄入富含钾的食物、使用保钾利尿剂或输注库存血,均可加重高钾血症。

(2)低钠血症:主要是由于水过多所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此外,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失钠,以及对大剂量呋塞米治疗有反应的非少尿型患者也可出现失钠性低钠血症。

(3)高磷血症:是急性肾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在高分解代谢或急性肾损伤伴大量细胞坏死者(如横纹肌溶解、溶血或肿瘤溶解),高磷血症可能更明显[3.23~6.46mmol/L(10~20mg/dl)]。

(4)低钙血症:转移性磷酸钙盐沉积,可导致低血钙。由于GFR降低,导致磷潴留,骨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抵抗和活性维生素D3水平降低,低钙血症极易发生。由于患者往往存在酸中毒,游离钙水平并不降低,患者可出现无症状性低钙血症。但是,在横纹肌溶解、急性胰腺炎、酸中毒经碳酸氢钠纠正后,患者可出现低钙血症的症状,表现为口周感觉异常、肌肉抽搐、癫痫发作、出现幻觉和昏睡等,心电图提示Q-T间期延长和非特异性T波改变。

(5)高镁血症:急性肾损伤时常常出现高镁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ECG示P-R间期延长。

(6)低镁血症:常见于顺铂、两性霉素B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的肾小管损伤,可能与髓襻升支粗段镁离子重吸收部位受损有关。低镁血症常无症状,但有时可表现为神经肌肉痉挛、抽搐和癫痫发作,或持续性低血钾或低血钙。

5. 代谢性酸中毒:正常蛋白质饮食可代谢产生非挥发性固定酸50~100mmol/d(主要是硫酸和磷酸),通过肾脏排泄而保持酸碱平衡。急性肾损伤时,肾脏不能排出固定酸,是引发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血pH值、碳酸氢根和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由于硫酸根和磷酸根潴留,常伴阴离子间隙升高。

6. 消化系统:常为急性肾损伤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呃逆,约25%的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出血多由胃粘膜糜烂或应激性溃疡引起。因为肾脏淀粉酶排出减少,血淀粉酶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值的2倍。反之,提示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7. 呼吸系统:可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胸闷等,与体液潴留、肺水肿和心力衰竭有关。急性肾损伤往往并发难治性肺部感染,偶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8. 循环系统: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包炎和高血压等。

9. 神经系统:可有昏睡、精神错乱、木僵、激动、精神病等精神症状,以及肌阵挛、反射亢进、不安腿综合征,癫痫发作等。

10. 血液系统:可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功能缺陷和出血倾向。

11. 营养和代谢异常:急性肾损伤患者常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快,肌肉分解率增加,重者每天丢失肌肉1kg或1kg以上。

12. 感染:是急性肾损伤患者常见和严重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严重外伤致高分解代谢型急性肾损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能减少发生率。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肺部、泌尿道、伤口和全身。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肾功能突然急剧恶化的肾脏病急性肾损伤,常出现的是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疾病等。它可以发生在从来没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身上,也可发生在原来就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身上,敏感的孕妇也是高发人群之一。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什么

急性肾功能衰竭指的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突然下降或持续下降,而引起的体内环境平衡紊乱,并导致各种并发症的综合征。另外,急性肾衰竭也被称为急性肾损伤,顾名思义肾实质损伤引起肾脏各方面功能突然失调,比如: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如果孕妇出现急性肾衰竭,多会出现水肿、蛋白尿等症状。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脏本身或肾外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酸中毒。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和各自的病理生理特点,病因可分肾前性如失血、休克、严重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急性循环衰竭等,肾性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面积挤压伤等;肾后性如完全性尿路梗阻等。其中以急性肾小管坏死最为常见,也最具特征性,而且肾前性衰竭持续发展也会转化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由以上看来,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很可怕急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患者的肾功能将彻底坏死。另外,易出现急性肾衰竭人群大多是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也常因药物中毒而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众所周知,急性肾衰竭是一种可怕的急性疾病,所以要先了解一下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预防。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类。肾性急性肾衰竭是指肾实质损伤,常见的是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前性急性肾衰竭:血容量减少(如各种原因的液体丢失和出血)、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低心排血量、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肾脏血管收缩、扩张失衡)和肾动脉机械性阻塞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钠、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了少尿的症状。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主要是急性尿路梗阻。

肾性急性肾衰竭:肾实质损伤,常见的是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如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也包括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和间质病变所伴有的肾功能急剧下降。

对于孕妇来说,有一部分是妊娠期的急性肾衰竭,当孕妇因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等出现水肿、高血压、尿蛋白并且日渐严重时,那么该孕妇就很多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减退等急性肾衰竭的症状了。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急性肾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与排泄功能,即排尿功能的丧失有关。另外,不同患者的症状与病因大有关系。以下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几种主要症状:

1、 尿量改变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在少尿期,尿量少(每日400mL),甚至无尿(每日looml),一般持续7~14日;当尿量突然或逐日增加,每日超过400ml时即进入多尿期,多尿期每日尿量可多达3 p=""

2、 腰痛: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腰部胀痛、酸痛症状。

3、 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

4、 精神症状:包括精神不振、烦躁不安、嗜睡、意识模糊、昏迷、抽搐、周围神经炎。

5、 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深大、呼气可有尿臭味或胸闷气急等。

6、 全身症状:包括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皮肤色素沉着、搔痒。等。另会出现衰弱、贫血、出血体质、酸中毒、高血钾症、低血钠症、挤压伤肌肉断裂及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虽然急性肾功能衰竭破坏性强大,但是也有治疗的方法。特别是出现急性肾衰竭的孕妇更是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到肚子里的宝宝和宝妈的安全。首先,最主要的治疗还是要患者到医院去接受最正规的治疗。而配合医院治疗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日常饮食上的注意。

1.积极控制原发病因、去除加重急性肾损伤的可逆因素

急性肾损伤首先要纠正可逆的病因。停用影响肾灌注或肾毒性药物。注意调整药物剂量,如有可能检测血清药物浓度。

2.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维持体液平衡

(2)纠正高钾血症

(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4)其急性肾损伤他电解质紊乱

3.控制感染

一旦出现感染迹象,应积极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4.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衰竭的救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纠正氮质血症、心力衰竭、严重酸中毒及脑病等症状均有较好的效果。

5.恢复期治疗

多尿开始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尚未完全恢复,仍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治疗原发病和防止各种并发症。根据肾功能恢复情况逐渐减少透析次数直至停止透析。

如何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比起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更重要。怀孕中的准妈妈也要多加预防,避免造成对自己和对宝宝的危害。那么,我们要如何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呢?又要从哪些方面可以预防呢?

要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日常预防最重要,比如日常饮食习惯。预防急性肾衰要一日三餐清淡为主,多吃一些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无需摄入过量的蛋白质。五谷杂粮是最健康的食物,所以多多吃五谷杂粮也可以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众所周知,水是健康之本,摄入充足水分,可预防肾结石。因为肾结石可诱发一系列的肾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肾功能衰退。饮水少、尿排泄量少的群体会高发尿道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

其次,肾脏疾病是有遗传性的,如先天性肾病综合症、多囊肾、遗传性肾炎都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有肾病家族史的人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另外,慢性肾脏病发病隐匿,所以要坚持一年一次的体检来加强肾脏疾病的预防保健。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肾损伤的症状有哪些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