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阳 阳明山周文

登登百科 投稿 2022-12-26 1555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周明阳,以及阳明山周文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刘老根周明阳和露文是一家的吗

不是。

只是合作搭档。周朝阳和露文合作了许多二人转。比如《马前泼水》、《绣花灯》、《探妹》、《九反朝阳》等。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周明阳"到底是几划

朋友周明阳,笔画计算通常都是按繁体字计算周明阳

繁体笔画通常以康熙字典为依据

合计【33】画

全真龙门派暗派谱系

太上混元全真龙门派百字辈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

未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心,

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全真龙门派是全真道最主要也是最兴盛的一个支派,由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所创,因邱处机曾隐修陇州龙门(今宝鸡市)山,故取名“龙门”。龙门派奉其为开派祖师。

龙门派教义思想承全真道教祖王重阳之传,以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至清代王常月中兴,力图恢复全真初宗,强调真功真行,以持戒为基,见性为主;闵一得进一步融摄儒佛,开“龙门方便法门”,以三教同修,修身寡过。“惩忿窒欲、融汇儒佛、遵行戒律、勤练内丹”,此四者大体上是现今龙门派最基本的修炼观点。

一、传承与影响:

1、宋金时期,全真龙门派祖师邱处机得王重阳之传,号“北七真”之一,王重阳仙逝后,他曾先后在陕西磻西和龙门等地苦修达十三年。邱处机继马钰、刘处玄后掌全真教,这是全真道进一步发展而渐渐壮大的时期,元初,邱处机被成吉思汗所尊重,尊为神仙,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

邱处机举善于兵荒马乱之际,传教于四海烽火之时,砺志布道,苦心经营,终让全真龙门,也是全真道的发展达至顶峰。羽化后,尹志平、李志常、宋德方等龙门高道相继裔全真掌教位,当时全真道继续保持鼎盛,宫观云立,信徒无数,与正一道并为道教两大派,而龙门是全真道的其中最重要力量。

2、元中、后期,龙门派的发展随着全真道的沉寂而显得较为低迷,入明代后,全真道都不大受朝廷重视,政治地位低落,故作为全真道支派的龙门道士,多隐修于山野师徒传承,或于民间嗣教布道但影响不大。此时期,龙门也出现了“龙门律宗”的传承,由邱处机弟子赵道坚,经赵德纯、陈通微、周玄朴、张静定、七传至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时已明末清初。

王常月以复兴龙门为己任,于清世祖十二年(1655)秋入京,次年(1656)奉旨说戒于白云观,开坛说戒凡三次,收弟子千余人。三次公开传戒,不仅发展了大批教徒,而且表明其已获清朝统治者的保护和支持。顺治帝赐其号为「国师」。康熙二或三年(1662或1663)王常月又亲率弟子詹守春、邵守善等南下,在南京、杭州、湖州和武当山等地开坛授戒。一时,南方道士纷至门下。由此,龙门派在当时整个道教日趋势衰颓的情势下,呈复兴之象,并成为全真道中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支派。闵一得在《金盖心灯》中称其"是我朝高士第一流人物."

龙门一时高道辈出,其中如伍守阳、柳华阳、刘一明等皆为有名的内丹理论家。其间支派繁衍,很多支系更流传至近现代,世有"龙门半天下"之说。

最迟至清末,各地龙门道士,也多兼行斋醮祈禳,从这也看出,道教的全真与正一两大派,在宗教行持方面以无多大的区别了。

3、至现代,龙门派几乎是全真道的代表,现北京全真祖庭之一白云观(亦为龙门祖庭),已传法至第二十二代王理仙律师。

( 一 ) . 惩 忿 窒 欲 ─ ─ 心 神 不 摇 , 不 管 肉 体 久 暂 , 只 求 精神永留

( 二 ) . 融 汇 儒 佛 ─ ─ 重 阳 祖 师 要 求 门 徒 每 人 必 读 《 心 经 》、《孝经》、《老子》以求通 悟 三 教 。

( 三 ) 遵 行 戒 律 ─ ─ 龙 门 派 有 三 坛 大 戒 : 初 真 戒 、 中 极 戒 、天仙戒,授戒过程有一百天, 戒 条 有 数 百 条 之 多 。

( 四 ) 勤 练 内 丹 ─ ─ 受 《 周 易 参 同 契 》 影 响 , 主 张 修炼内丹求水火相交以达长寿。

二、龙门派历代宗师高道:

龙门派是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它承袭全真教法,处于道教衰落的明清时代。

该派尊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为祖师。尊邱处机弟子赵道坚为创派宗师。赵道坚(1163~1221),原名九古,祖籍檀州(今河北密云),父任平凉府同知时,徙居平凉(今属甘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载其事,《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列有其传。金大定十七年(1177)入道,十九年,师马钰于华亭(今属甘肃)。二十年,马钰还终南,命其往龙门山师事邱处机,易名道坚。元太祖十四年(1219),处机应成吉思汗之诏赴西域,选赵道坚从行,为十八随行弟子之一。途经一年余,于1221年五月渡陆局河,七月越阿不罕山,十一月至赛兰城。道坚谓尹志平曰:“我随师在宣德时,觉有长往之兆,颇倦行。后尝蒙师训,道人不以死生动心,不以苦乐介怀,所适无不可。今归期将至,公等善事父师。”①数日示疾而逝。邱处机命门弟子葬九古于东郭原上。观上述赵道坚行谊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似无创立龙门派的行为和打算;而龙门派以之为宗主者,恐系出于依托。

后世龙门派道士为了证实赵道坚为该派创建人,却另有一番描写。《金盖心灯》卷一《赵虚静律师传》曰:“师姓赵,名道坚,号虚静,南阳新野人。……闻七真演教,独携瓢笠,谒长春邱祖,诚敬精严执弟子礼。邱祖与语而奇之,曰:‘此元门柱石,天仙领袖也。他日续心灯,而流传戒法者,必此子矣。’遂侍祖游燕阐教,……祖乃传以清虚自然之秘,栖隐龙门者多载。复出侍祖于白云观,统大众。师于至元庚辰(1280)正月望日,受初真戒、中极戒,如法行持,无漏妙德。

祖乃亲传心印,付衣钵,受天仙戒,赠偈四句,以为龙门派,计二十字。……师谨识之,未敢妄泄。是为第一代律师。……

修持凡三十年,功圆行满,将示化,始以戒法口诀,于皇庆壬子年(1312),十月望日,郑重其礼,亲授河南道士张碧芝名德纯。”此传本之王常月《钵鉴》,其文稍简。将此传与《长春真人西游记》《祖庭仙真内传》比较,除改变籍贯外,主要是略而不提赵道坚的真实经历,而将其时代延后,着重叙写他在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如何受邱处机传三戒,付衣钵等事。意在标榜龙门派的建立是出于邱处机的旨意,他所选定的赵道坚是邱处机衣钵的继承人,即龙门派的创建人。

但邱处机和赵道坚已分别于1227年和1221年逝世,怎会在此之后五十余年发生传授经戒、衣钵之事!而且即使他们在世时,因二人生当金末全真道尚处于发展初期,在那种历史条件下,他们也不会有另创支派的企图。因此《钵鉴》和《金盖心灯》的上述传记并无事实根据。

据《钵鉴》《金盖心灯》等所记,赵道坚下传第二代律师为张德纯,号碧芝,河南洛阳人。元皇庆元年(1312)受教,隐华山,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以教付陈通微,不知所终。

第三代律师陈通微,号冲夷子,山东东昌(今聊城)人,原为正一派道士,受教后,周游各地多年,隐入青城山,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以戒法传周玄朴。第四代律师周玄朴,号大拙,陕西西安人,受教后,仍居青城。明景泰元年(1450)以后他适,不知所终。

此后,龙门派第五代分张静定和沈静圆两支传播。张静定,号无我子,浙江余杭人,受教后,还隐天台,于嘉靖元年(1522)以教传赵真嵩。第六代律师赵真嵩,号复阳子,山东琅琊人,于天台受教后,隐王屋山,后传法与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于崇祯元年(1628)逝世。

另一第五代宗师沈静圆,号顿空氏,江苏句容人,正统十四年(1449)受教,隐浙江金盖山,成化元年(1465)以教授卫真定,后无人见之者。第六代宗师卫真定,号平阳子,浙江嘉兴人,受教后,云游各地,至于蜀,传法与第七代宗师沈常敬,传说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住世二百有五岁。

以上第一代赵道坚为上托的开教祖师,第二代张德纯活到元末,其事迹难以全部凭信,第三代以后进入明代。据此,明代实为龙门派的肇建时期。在那个时期中,徒众甚少,还未形成独立道派。如第四代律师周玄朴于洪武二十年(1387)受教,其传记曰:“是时玄门零落,有志之士,皆全身避咎。师隐青城,不履尘世五十余年,面壁内观,不以教相有为之事累心,弟子数人,皆不以阐教为事,律门几致湮没。”②第五代宗师沈静圆于明天顺三年(1459)至金盖山,挂单于书隐楼,亦发出:“慨仙踪之不振,吊逸绪之无承”的浩叹,而“有终焉志”③其后,终明之世,不见起色。

明至清初,形势有所变化。清统治者为了笼络汉人,在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实行较为宽松的宗教政策,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治条件。加上当时民族矛盾尖锐,使一批怀着国破家亡之痛,又耻于剃发易服的明遗民,不愿事清,而愿隐居山林或遁入佛道,为道教的复兴扩大了道士来源。在上述情况下,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从华山北上京师,挂单于灵佑宫,不久移住白云观,在那里传戒收徒,方使龙门派一度获得复兴,一改明代衰落的旧观。

王常月,号昆阳子,潞安府长治(今属山西)人。两遇赵真嵩传道,居华山多年。清顺治二十年(1655)离华山上北京。“丙申(1656)三月望日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道风大振”。④康熙年间,王常月又率弟子詹守椿、邵守善等南下,先后至南京隐仙庵、杭州宗阳宫、湖州金盖山、湖北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二十余年间,度弟子甚众,使久衰的全真道顿呈中兴之象。王常月被誉为龙门“中兴之臣”。

王常月死后,其弟子更在各地开山授徒,形成许多龙门小支派。如黄虚堂(派名守正)启苏州浒墅关太微律院支派,门下有孙碧阳。陶靖庵启湖州金盖山云巢支派,门下有陶石庵——徐紫垣——徐隆岩递相嗣传。金筑老人盛律师启余杭金筑坪天柱观支派,门下有潘牧心——王洞阳——潘天厓递相嗣传。黄赤阳(派名守圆),住持杭州大德观,下传周明阳,启杭州金鼓洞支派。吕云隐(派名守璞),启苏州冠山支派,门下有吕全阳、鲍三阳、樊初阳、翁朝阳、金玉衡,徐艮阳、邱寅阳、钱函阳、孙则阳、归南阳、邵悟真、徐鹤岭、潘无尽等,十分兴盛。其中邱寅阳又启嘉善长春宫支派,钱函阳又启无锡长春宫支派。另外王常月还有不少弟子,或云游四方传道,或隐居一地修炼。谭守诚(?~1689)则得王常月衣钵,住持京师白云观。后来吕云隐门下鲍三阳继任该观住持。

与王常月同辈的沈常敬一系,门庭亦盛。沈常敬门下有孙玉阳、黄赤阳,黄赤阳又从王常月受戒,合王、沈二系传承于一。孙玉阳住持茅山乾元观、下传阎晓峰、周明阳(派名太朗)、范青云(派名太青)。周明阳又从黄赤阳受戒,开杭州栖霞岭金鼓洞支派,一时影响颇大,从学者千余人。其中高东篱(1621~1768)晚年继范青云主持天台桐柏观,门下有方镕阳、沈轻云、闵懒云(派名一得),门庭最盛。

以上是龙门派传衍繁盛之区,集中于江、浙一带,是为龙门派传播的中心。除此之外,在全国各地,乃至东北、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皆有龙门派的传播。如东北辽阳道士郭守贞(?~1673),隐于本溪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修炼三十余年,为关东全真道始祖。康熙初,盛京将军乌库伦迎请至盛京,尊为师长,建三教堂以居之,后扩建,改名太清宫,即今沈阳太清宫。据《太清宫丛林历史法略》载,从道光三年至光绪五年,该宫就传戒四次,受戒者每次递增,前后凡数百人。

后有陈清觉(1606~1705),道号寒松,又号烟霞,湖北武昌人。辞官去武当山太子坡,礼龙门第九代詹太林(名守椿)为师。康熙八年(1669),入川至青城山,后去成都青羊宫。康熙三十四年(1695),成都府臬宪赵良壁见而异之,捐银命建二仙庵,请其住持。后又得康熙帝召见,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敕号碧洞真人。从此开龙门派碧洞宗支派。二仙庵成为龙门派著名丛林。从清初传至现在已历二十四代,成为近代四川道教的主要派别。

据《长春道教源流》卷七载,有龙门第十一代道士曾一贯,于康熙间入广东罗浮山。任冲虚观住持。其徒柯阳桂(1619~1671),度弟子百余人。清末,有儒士陈铭珪(1824~?)嗣其传,派名教友,住持罗浮山酥醪观。撰有《长春道教源流》八卷,收集全真道史料颇富,为研究全真道史的重要资料。其卷七云:“今粤东罗浮及会城诸道观,询其派,又皆全真也。”

在西北地区,有龙门派第十一代刘一明(1734~1821),号悟元子,山西曲沃(今闻喜县东北)人。出家后,云游晋、陕、川、甘一带,遇龛谷老人传丹术以后,隐甘肃榆中县栖云山修炼,并著书立说,所写丹书被辑为《道书十二种》,流传颇广,成为清代内丹学一大家。

在云南,还有被称为“龙门西竺心宗”的特殊支派。据《金盖心灯》所述,该派祖师鸡足道者,自云月支国人,名野怛婆阇,自印度来华,居鸡足山修炼。顺治十六年(1659),赴京师谒王常月,受其戒法,赠名黄守中,为龙门第八代。该派以鸡足山为活动中心,下传管天仙(派名太清)、大脚仙(王太原)。再传金怀怀(王清楚)、白马李等。

此外,湖北武昌长春观,在清末,“著屋千间,道友万数”,⑤与西安八仙庵、成都二仙庵等并称天下龙门大丛林。山东福山县道士张宗璿,为龙门派第二十三代,于光绪十年(1884)赴白云观传法,开霍山派。又有龙门派第八代徐守诚(1632~1692),于清初去江西南昌西山,兼传净明道,成为当时净明道的重要传人。

综上可见,自清初王常月先后在北京白云观,以及南京、杭州、湖州、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以后,龙门派确有很大的发展。发展中心在江、浙,遍及全国许多省区。尤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朝为最盛。其间支派繁衍,不少支系更流传至近现代。因此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昌盛的道教派别,几乎成为全真道的代表。其盛况与佛教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相类似,故世有“临济、龙门半天下”之说。

龙门派承其祖派全真道之余绪,以精于内丹学著称于世。

其门下拥有许多著名内丹理论家,如伍守阳、谢凝素、柳华阳、刘一明、闵一得,为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所著的内丹书,较其前辈,有承袭,也有发展,总的特点是功法更细致,更浅明。

龙门派传播的中心在江南(与初期全真道在北方不同),不能不受南方本位道教正一道的影响,表现出与正一道融合的倾向。如铁竹道人施亮,本从王常月受戒,为龙门第八代,后改宗正一,启苏州穹窿山支派。八代孙守一门下阎晓峰,住茅山乾元观,其所传后人改皈茅山派。八代徐守诚,参礼南昌西山净明道士孔玄微,兼传净明道,其徒张太玄亦兼师净明道士周德峰。十代王洞阳晚住余杭大涤山,济人作福无虚日,延请祈祷无不立应,《金盖心灯》谓其“名誉籍甚”。十一代徐嶐岩,后归正一道,法名汉臣,精于道法,其徒蒋雨庵、陈樵云、朱春阳,皆得正一法,蒋雨庵并传承正一派。其后还有沈一炳、闵一得、曾一贯、王来因、陈来干等等。至清末民初,各地全真派龙门道士,除内修性命,严持戒律外,大都于外兼行祈禳斋醮,以香火收入为谋生之一途,全真与正一在宗教行持方面渐无多大区别.

三、全真龙门历任掌教真人暨传戒大律师

龙门启教真君长春邱祖师而下

第一代赵道坚

第二代张德纯

第三代陈通微

第四代周玄朴

第五代张静定

第六代赵真嵩

第七代王常月

第 八 代谭守诚(字心月)

第 九 代詹太林

第 十 代穆清风(字玉房)

第 十一 代 朱一和(字自明)

第 十二 代 袁阳举(字清举)

第 十三 代 王来怀(字却尘)

第 十四 代 白复礼(字照图)

第 十五 代 程本焕(字香岩)、张本悟(字寿山)

第 十六 代 张合皓(字朗然)

第 十七 代 张教智(本字合智,一宇慧生)

第 十八 代 吕永震(字乾初)、孟永才(字豁一)

第 十九 代 张园璿(字耕云)

第 二十 代 高明峒(字云溪)

第二十一代 陈至霖(字钟乾,号毓坤)

第二十二代,王理仙

清代桐柏方一定、闵懒云、高东篱三位高道,有什么成就?

道教在清朝时期虽说是昙花一现周明阳,但有过许多高道的事迹流传至今,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其中的清代桐柏三位高道:高东篱、闵懒云、方一定。

01

高东篱

高东篱,名清昱,东篱是其字。生于后金天命元年,即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祖籍山东宁海州,明万历初年,其祖举家迁居长白。

高东篱的父亲高熙中康熙间放任台湾岛道台,东篱随之迁居台湾。之后长期留住台湾,对台湾的民情风俗非常周明阳了解,康熙二十四年秋,编成《台湾风俗考》三卷行世。

在他75岁那年,偕仁和人族侄高鳞由台湾到杭州金鼓洞,谒见第九代律师周明阳(太朗),并拜其为师。周明阳授以《南华经》,十三年后(1704)又授以《道德经》,旋授以《参同契》、《悟真篇》,未几,又授以《华严》、心经》、《周易》,且为标拨宗旨。自此,灵关四辟,花香鸟语,云袅溪旋。他主张“心清”,认为心清眼自明。

清雍正十三年,经其师父青云子之荐举,出主天台桐柏崇道观讲席。东篱道人受任后,即在高宗乾隆元年延引其徒方一定号兰谷道人、闵一得号懒云道人等数十人协赞观事。

桐柏崇道观再度兴盛,为求贤贤相继,在羽化前夕,又选择沈轻云主讲崇道观。清高宗乾隆三十三年(1768)七月十五日羽化。享寿153岁。弟子为其安葬于桐柏崇道观后山。高氏为龙门派第十代宗师。门下弟子有方第阳、沈轻云、闵一得等,门庭颇盛。

02

闵懒云

高东篱示化时,收前来诀别的闵懒云为弟子。懒云,姓闵名苕男,字小艮,一字补之,道名一得,号守子,懒云是他的道号,晚自称金盖山人,吴兴人。清乾隆二十三年生。

懒云的父亲闵大夏,曾做息县知县。懒云年轻时体弱多病,因慕名来天台桐柏山皈依龙门派,更名一得,跟随高东篱律师学习导引之术。不数年,病除体壮,辞归吴兴,读书研究性理。

后来,他的父亲为他出钱捐官,做了一任滇南的州司马。在滇南,曾于乾隆五十五年访云南鸡足山鸡足道者,得到西竺斗法。之后,又与鸡足道者之徒裔云南人金怀怀(王清楚)、江夏人白马李清纯、李蓬头等交往。

闵懒云离任后,义师事沈轻云,从事著述数十年不敢稍懈。湖州知府晏端说他:朗若秋月,和若春风,定则如山,虚则若谷”“其数人也有体有用,有本有未,笃于实行,不事神奇。大旨以修身寡过为入门,穷理尽性至命为究竟。”

高东篱主持桐柏观时,受召来天台协赞观事。为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懒云工于书,曾应寺僧之请,为天台龙山南屏禅院题写院额和门联。

独孤跛仙齐周华说那些字有“虎跳龙翔,云飞凤舞”之态。著有《金盖心灯》8卷,“沿流溯源,发潜阐幽”,记录龙门派第一代至第十四代近百名传人生平事迹周明阳;《还源篇阐微》,“以儒释之精华,诠道家之元妙”。

随后,又编纂了《道藏续编》,收明清内炼著作二十几种,又纂《古书隐楼藏书》,收清人内丹书38种。卒于道光十六年(1836),住世79年,葬金盖山。

03

方一定

在许多协赞高东篱观事的道徒中,方一定是一名重要人物。方一定,字镕阳,号兰谷道人,宁海人。是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他人道早,彻悟深。曾于清高宗乾隆元年应髙东篱宗师之聘,来桐柏山协理观事,后主崇道观讲席。

方一定在任期间,维护殿宇,重整胜景,阐发道理,不遗余力。慕名从学的弟子甚众,遍及台、温、宁、处诸州。59岁那年被召入京,与朝中当政的人论治平之道。

他主张品官不可贪财,下吏不能敲诈;必须重视水利与水患,对如何治理黄、淮,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但是他不愿留京当官,执意回山研究《太玄经》,著有《心印经注》、《太极元经》行世。

赵本山儿子回怼网友,10辈子也花不完,网友:比你爹差远了,你咋看?

娱乐圈太太太看不起观众了吧。连吃个瓜,都不能保真?这不,#赵本山女儿解除婚约#蹿上热搜,又被光速打脸。

新闻中提到,赵本山女儿球球在直播中宣布和男友解除婚约。她含泪表示后悔没听父母劝诫,早日了断感情。更让人咋舌的是,球球晒出两人一年恋爱花销记录总计5000万。其中为男朋友花的钱就高达2000多万,希望对方能够归还。

Gigi心想,到底是什么姿色的男主角值得她花2000w。一点开,就这???

好家伙,咱就是说有这2000万,娱乐圈随便拉一个小鲜肉谈恋爱不香吗?(没有说球姐男朋友不好的意思,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损还是网友损。被内娱瓜惯多了,千万级别的数字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吃瓜的胃口了然而不到球球就拉着男友出镜澄清,否认解除婚约。顺带秀了个恩爱。原来双方家长早在求婚前见过面,认可彼此,两人甚至计划结婚。

一通闹剧下来,大家终于确信。头顶着“赵本山女儿”光环的球球,要将叛逆进行到底。

赵本山的儿子牛牛回怼网友,你们觉得我啥也不会,实在是太小看人了,我觉得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投对了胎,现在每天都自由自在的,非常快乐,根本不用担心什么。

他一边说一边学赵本山小品中的吴老二走路,特别滑稽,不愧是亲生的,这动作和表情,跟他老爸简直一模一样,如果赵本山想要培养春晚接班人,可以考虑一下他。牛牛每天吃喝玩乐去健身房,给网红打赏一次性十几万不眨眼,虽然有点胖,还傻傻的,但人家确实是富二代啊!

很多人笑话他啥也不懂啥也不是,但是他说了,我会投胎啊,这句话让网友哑口无言!赵本山的所创办的刘老根大舞台在社交平台中更新了一则视频。视频名称为《人生起跑线》,出镜的有刘老根大舞台的男演员周明阳,让人惊喜的还有赵本山的儿子赵一楠。赵一楠相较于赵本山的女儿球球来说曝光比较少,所以很少会露面,这一次能够录制刘老根大舞台的视频也让人很是惊喜。

视频中的周明阳一开始就在健身看起来很是阳光帅气,作为刘老根大舞台的颜值担当,相较于其他演员来说帅气很多。视频中的旁白一开始还在说不要去羡慕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到最后却反转成为了有些人生来就在终点线。果然还是刘老根大舞台的搞笑风格,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

视频中也是用周明阳和赵本山的儿子赵一楠作对比,两人的身材确实是相差很大,赵一楠也从视频中看起来很胖,和周明阳相比简直是两个体型。赵一楠也正在减肥,曝光出来的减肥餐也是非常丰富,看来要想真的减肥成功还是有些难度的。难怪在视频中要说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在终点线。

即使赵一楠上镜很胖,但是还是能看出来脸型和五官和赵本山长得非常像的,要是这一次能够减肥成功父子两人站在一起那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了。赵一楠还被称撞脸张翰,看来赵一楠还是个潜力股要是真能瘦下来,作为星二代想要进娱乐圈也并没有多难。就是不知道赵一楠吃着这么丰盛的减肥餐最后到底能不能瘦下来

赵一楠虽然不像球球那样活跃,但是网友对于他的关注是一点都不少,年初球球还分享了一家四口在一起拍摄的照片。赵本山和妻子马丽娟在之间,球球和赵一楠则在两边,照片之中赵一楠和赵本山很像,而球球则是遗传了妈妈的五官和脸型,一家四口看起来非常温馨。

虽然赵一楠是星二代,但是身上是一点架子都没有,还特别没有包袱,拍起这种自嘲的喜剧短视频来也是非常开心的!

关于周明阳和阳明山周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