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图片 菟丝子

登登百科 投稿 2022-12-22 1986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菟丝子图片,以及菟丝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有一种植物径像铜丝一样是什么植物

你说的很可能是菟丝子,一种寄生植物。下图是它的图片,请对照一下: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花,有酸甜香味?

这是金灯藤,又名日本菟丝子、母菟丝子、大菟丝子,一年生寄生缠绕草本,茎较粗壮,肉质,直径1-2毫米,黄色,常带紫红色瘤状斑点,多分枝,无叶,无毛。花期8月,果期9月。

花冠钟状,淡红色或绿白色,长3-5毫米,裂片卵状三角形,长圆形,边缘流苏状,着生于花冠筒基部,伸长至冠筒中部或中部以上,子房球状、光滑、无毛。蒴果卵圆形,长约5毫米,近基部周裂。种子1-2个,光滑,长2-2.5毫米,褐色。

金灯藤喜高温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菟丝子是恶性寄生杂草,本身无根无叶,借特殊器官—吸盘吸取寄主植物的营养。金灯藤除寄生草木植物外,还能寄生藤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对禾本科植物如水稻、芦苇和百合科植物如葱也能寄生。

种子可药用,功效同菟丝子。是一味平补肾、肝、脾之良药,金灯藤甘、温,归肾、肝、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始载《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生长环境:生于田边、荒地、灌丛中,寄生于可攀援的植物上。种子繁殖,寄生生长,若种植的话,在花期可以喷施海餐沃水溶肥,可以使叶片浓绿,长势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灯藤

菟丝子是什么?什么样子的?

菟丝子

一为植物名

学名:Cuscuta chinensis Lam.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金黄丝子、马冷丝

英文名:China Dodder

科名: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一年生寄生草本。茎丝线状,橙黄色。无叶。花簇生,外有膜质苞片;花萼杯状,5裂;花冠白色,长为花弯2倍,顶端5裂,裂片常向外反曲;雄蕊5,花丝短,与花冠裂片互生;鳞片5,近长圆形。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2,往头头状。蒴果近球形,成熟时被花冠全部包围;种子淡褐色。花果期7—10月。

产连云港、邱县、铜山、宝应、南京、吴江等地,生长在山坡路旁、河边,多寄生在豆科、菊科、蓼科等植物上;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及西南各省。菟丝子有成片群居的特性,故在野外级易辨识。种子含脂肪油及淀粉;又可入药,为滋养性强壮收敛药,治阳痿,遗精,遗尿等症。

=====================================================================================================

二为中药名

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菟丝子植物特征:无根无叶寄生性一年生草本,喜欢在阳光充足的开阔环境中生长,常寄生于蔓菁或马鞍藤上。茎细长,丝状,光滑,黄色。叶退化,细小卵形,薄膜质的鳞片叶。白色的小花在夏天开放。果为蒴果(带壳的果实),扁球形。菟丝子在中药界是大大有名的,它不仅可治各种疮痛、肿毒,又能滋养强壮治黄疸,效用真是不胜枚举。

菟丝子商品分为大粒菟丝子和菟丝子两种,菟丝子为主流产品,全国普遍应用。大粒菟丝子以粒饱满,黑褐色均匀,无杂质者为佳;菟丝子以粒饱满,质坚实,灰棕色或黄棕色者为佳。

菟丝子:类圆形或卵圆形,两侧常凹陷,长径约1.5毫米,短径约1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红棕色,为粗糙。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的深色小点,一端有淡色圆点,其中央有线性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强压之不碎而被压扁。种皮剥去后,胚乳膜质套装,套于胚外,胚细长卷旋状。气无,味微苦涩。

细辛是临床常用中药,具发表散寒、温肺止咳、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鼻渊、肺寒咳喘、风湿痹痛,外用治牙痛等。药典规定其剂量为1~3g,外用适量。细辛以全草入药。

细辛商品:北细辛常卷缩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具短分枝,长1~1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厘米,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厘米,直径0.1厘米。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及根痕。基生叶1~3,具长柄,表面光滑。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至肾状心形,全缘,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长4~10厘米,宽6~12厘米,表面淡绿色。有的有花多皱缩,钟形,暗紫色,花被顶裂片由基部反卷与花被筒几全部相贴。果实半球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汉城细辛:根茎直径0.1~0.5cm,节间长0.2~1cm 。基生叶多为2,叶柄有毛,叶片较厚。花被裂片开展。果实半球形。

华细辛:根茎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长0.2~1cm。基生叶1~2枚,叶片较薄,心形,先端渐尖。话被裂片开展。果实近球形。气味弱。

细辛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痰之功能。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英文名】 SEMEN CUSCUTAE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黄丝藤、无娘藤、金黄丝子

【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制法】

菟丝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微鼓起。本品表面棕黄色,裂开,略有香气。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可露出黄色至棕褐色卷旋状的胚。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鉴稹】

(1) 取本品少量,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2) 本品粉末黄褐色或深褐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侧壁增厚;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隅处壁明显增厚。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断面观2 列,具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皱缩。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胞腔内含糊粉粒。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主要成分含糖甙、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维生素A类物质等。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可补肝肾,益精髓,养肌强阴,坚筋骨,益气力,肥健人。对于下元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腰膝酸软,齿牙动摇等各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是美容方广泛使用的药品。《本草正义》言:“菟丝为养阴通络之上品……汗去面颇,亦柔润肌肤之功用。”

菟丝子有哪些功效呢?

菟丝子是菟丝子成熟的种子,它的功效主要有补肾益精的作用,它可以治疗因为肾虚而致的阳痿、早泄,这时候它就与五味子、覆盆子、枸杞子同用,临床上有一张方子叫五子衍宗丸,第二,它有健脾止泻的作用,菟丝子的话可以有健脾胃、治疗腹泻,这时候它就与党参、白术、茯苓等等同用。

菟丝子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豆寄生,意思就是寄生在大豆的秧苗上,大豆秧苗是菟丝子最喜欢的吸附对象,所以,现在人工种植菟丝子都是用大豆秧苗作为菟丝子的寄生植物。

菟丝子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草本植物,其味甘辛、性平,具有补肾、护肝、补脾、明目、止泻、固精等功效。其次还有降血压、降血糖、安胎等作用。另外菟丝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糖类、黄酮类等营养物质,可以帮助增强身体免疫力。

菟丝子又叫黄藤草,云南这边叫无根草,生吃几段都可以。小小黄藤草很难哂干,可以配蒲公英一起吃,专治内伤,效果很好。本来有图片,技术有限。如果睡眠不好,也可以吃。

菟丝子的寄主范围相当的广,多数草本双子叶(如豆科、黎科)及某些单子叶植物都可能成为菟丝子的寄生对象,因此在作物的栽培上,俨然为一种杂草; 但在药用上菟丝子也有相当的地位,它能治各种疮毒及肿毒。

治黄带:黄带多因经脉亏虚,带脉失约,湿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补任脉之虚,兼清肾中之火乃常规大法,然对缠绵难愈的黄带往往难于取效,重用菟丝子30g以上,疗效将大增。

菟丝子的幼苗呈柔软的丝状,只要风轻轻一吹,它就能搭在附近的植物上。搭上了“金主”后,她跟着“金主”接触的地方会形成吸根,进而部分细胞组织会分化为导管和筛管,跟“金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进而从寄主内吸收营养。

泡酒一定要选择纯粮食酒,现在酒精勾兑酒泛滥,媒体最近老报道现在白酒市场7成左右酒都是食用酒精勾

兑的,好多打着纯粮的旗号其实都是食用酒精勾兑,如果用这种酒泡药泡水果 再好的药材也是废了,甚至

适得其反,所以泡酒一定要是纯粮食酒才行

冬季要深翻土壤,以深埋菟丝子的种子,使其不能萌发。播种前,要清除混杂在花卉种子中的菟丝子种子,以减少侵染来源。在生长期内,若发现花圃或花坛内有菟丝子,就必须及时拔除;最好在菟丝子开花前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立即拔除并妥善处理,不要使它留在花坛内,以免扩展蔓延。

关于菟丝子图片和菟丝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