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安全用药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一、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药品是能用来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或者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物质。
合理用药包括安全、有效、经济三个方面。用药首先是安全,安全的意义在于使患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其次是有效,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药物的有效性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如根除病源治愈疾病、延缓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发生、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第三是经济,经济是指以尽可能低的医疗费用达到尽可能大的治疗效益,降低社保和病人的经济支出,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价格越低的药品越经济。
基本药物是指由国家制定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是从我国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类药物中遴选出的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药品是一把双刃剑,药物用得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影响身体健康。轻则可增加病人痛苦、提高医疗费用,重则可能使病人致残甚至死亡。只有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才能避免和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
二、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所以要谨慎用药。有些疾病并不需要服用药物,例如普通感冒,只要注意休息、戒烟、多饮开水、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进食易消化食物,同时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一般5-7天即可自愈。服药时应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的不同成分之间有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也许会因此而失效,不仅影响原有的疗效,而且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所以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的原则。
不同的给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输液的优点在于见效快,主要用于危重病人或特殊病人的治疗;缺点在于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要高于其他给药途径,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肌肉注射其药物吸收比输液慢,比口服快,缺点是引起局部疼痛等损害。口服是最常用,也是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法;缺点在于起效相对较慢,有些药品还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症状。选择给药途径时应遵循国际公认的原则,即根据病情能口服的就不注射,可以皮下或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或输液。
三、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药店。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目前,大部分药品都属于处方药,如所有的注射剂、抗菌药物、毒麻药品等。
第一,正确诊断。
正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前提,没有正确诊
断,无从谈合理用药。
第二,安全用药。
用药之前就应该预期家禽用药后会带来的不良反应,如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会造成肾脏损伤;使用酰胺醇类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给幼雏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会引起瘫痪等。
第三,高效用药。
治疗一种疾病会有多种治疗方案,如可以采用化药进行治疗、也可采用中药治疗或采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也可以联合治疗。采用不同的方案治疗同一种疾病,可能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别。不同的疾病由于病因和特点不同,适合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如细菌病使用抗菌药可能立竿见影,一些病毒病选用中药可能效如桴鼓,腺病毒感染选择卵黄抗体可能更为直接。这与技术人员的疾病诊断和用药水平有直接关系。
第四,治未病用药。
治未病用药是指在未发病时用药。当疾病发生再治疗,则治疗成本高、治愈率低、损失大。在我国家禽养殖业中由于以下因素,治未病用药很有必要。首先家禽养殖中的应激反应很难避免,如密集饲养、转群、换料、气候变化等,这些因素会引起免疫抑制;饲料霉变较难克服,造成肝肾损伤;抗菌药物滥用严重,消化道菌群失衡;机体存在隐性感染,有潜在致病性;正常食物链受到阻隔,如鸡采食砂粒和昆虫,鸭在水中采食水藻,而规模化饲养则打破了家禽的正常生活习性,缺乏必要补充,带来健康问题;相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给家禽饲喂大量的脂肪、蛋白质,出现营养过剩机能受损,发生肾脏、肝脏和心血管等疾病。所以,对家禽进行提高免疫功能、保护肝肾和减轻消化道损伤等治未病用药可起到防病目的。
第五,低成本用药。
低成本用药直接关系到养殖户获取的利润,要求诊断正确,选用价格低廉,但效果突出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在实际生产中,过度治疗问题普遍存在,如不明病因将抗病毒药、抗菌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等同时使用,增加了养殖成本,影响养殖户效益
安全用药就是根据患者个人安全用药的基因、病情、体质、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份等做全面情况的检测安全用药,准确的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安全用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安全用药了。
人们由于缺乏必要的用药知识,导致用药的不合理性呈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的自己的健康成长。那么你对用药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用药安全最擅长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如何辨别网上药店是否合法
从网上是可以购买药品的,但一定要从合法的网上药店购药,药品安全才有保障。辨别一家网上药店是不是合法的,可直接登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资料查询”中“网际网路药品交易服务”栏目进行查询。截至2011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了75家合法的网上药店,其中有40家可以在网上向消费者零售药品,其他是从事网上批发和交易等业务的。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网际网路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只能在网上销售本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不得向其他企业或者医疗机构销售药品。
2、通过药品标签识别假劣药
通过药品标签,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假劣药品的“蛛丝马迹”:
1从批准文号上识别。现行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为:国药准字和1位拼音字母加8位数字。拼音字母表示药品的类别,8位数字代表批准药品生产的部门、年份以及序列号。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即可查询批准文号的真伪。
2从商标上识别。合格药品包装上应印有商标图案及“注册商标”字样,有的还有防伪物或防伪镭射图案。
3从药品包装上识别。合格的药品外包装字型和图案清晰,印刷精致、色彩均匀。其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三项一个都不少。
3、我国的安全用药月是在每年的九月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计划2011—2015》,自2011年起,将每年的9月定为“全国安全用药月”。每年9月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集中围绕“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大张旗鼓地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4、几种常见服药方法的含义
1空腹服: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服。
2饭前服:进餐前30分钟服。
3饭时服:吃饭时和食物一起服。
4饭后服:进餐后15-30分钟服。
5睡前服:睡前15-30分钟服。
6必要时服:急病发作时服。
7顿服: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服下。
8特殊时间服:按医生要求的时间服。
5、降压药应用原则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提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应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包括合理膳食、戒菸限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情绪稳定。
降压治疗药物应用的原则为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个体化治疗。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小;服药简便、依从性好。
6、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注意事项
1降压过快,极容易发生意外。
2血压高时,服用甚至多服几片降压药,血压降低后马上停药,易导致血压反弹,严重高血压应该终身服药。
3睡前服药,血压下降,血流变缓,血液粘稠度升高,容易导致血栓,引发卒中或心梗。
4药物的降压作用及机制不同,如果选择的降压药物不合适,或用法用量不合适,降压作用就不明显。 “的人还:
安全用药的七个注意事项
第一,注意区分颜色、形状、大小相同或相似的药片。有一次,我正在值夜班,一个病人打电话过来,说刚刚错把扑尔敏片当成泼尼松片,误服安全用药了12片,问怎么办。扑尔敏每片4毫克,12片就是48毫克,而扑尔敏的最大剂量每天不超过24毫克,这是很危险的,于是我建议她立刻看急诊。国产的扑尔敏和泼尼松都是白色小圆药片,不注意区分很容易搞混。所以,服药之前一定要认真核对药品包装上的药名和剂量,同时不要让药片离开原包装,以便辅助确认药名。
第二,不同浓度的同一种药,注意区分服药剂量。曾经有位妈妈把泰诺林的滴剂误认成混悬剂,按混悬剂的剂量给宝宝服用,导致宝宝用药过量,不得不送急诊观察。混悬剂的药物浓度是32毫克/毫升,而滴剂是100毫克/毫升。各位家长要特别注意药物浓度。
2012年6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要求泰诺林生产商将这两种浓度统一成32毫克/毫升,此后美国市场上就只卖一种浓度的泰诺林了。出于用药安全的考虑,我们医院从2012年起也只卖一种浓度的泰诺林了。但目前中国的医院和药房里仍然还有两种浓度的泰诺林出售,家长们给宝宝喂药前一定要认真核对剂量。
第三,由专人负责给宝宝服药。有时候,用错剂量还和多人喂药有关。一次,一位老太太气喘吁吁地来到药房问我安全用药:“我外孙药吃多了,咋办安全用药?”原来,前天这位老太太来药房拿药时,对怎么给外孙吃药听得很明白,当时药师怕她忘了还给她手写了一份服用药物的说明。她回到家后,给宝宝喂了药就外出了,宝宝的外公看到药,以为宝宝还没吃,就又喂了宝宝一次。所幸重复给药没达到中毒剂量。在此提醒所有家长,一定要固定由一名家人负责给宝宝服药,以避免重复给药造成过量中毒。
第四,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要仔细核对药品名和用法。有位医生给一个宝宝开了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的溶液让宝宝雾化治疗。布地奈德需要每12小时使用一次,沙丁胺醇需要每4小时使用一次。宝宝妈妈错把布地奈德当成了沙丁胺醇,于是布地奈德每4小时雾化一次,而沙丁胺醇则每12小时才雾化一次,用了一天才发现错了。结果导致宝宝使用布地奈德过量,而沙丁胺醇的药量又用得不足。所以提醒大家在用药之前一定要仔细核对药品名和用法,尤其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
第五,包装相似的药要仔细核对药名。因为包装相似而用错药的情况就更常见了,例如用于平复疤痕的硅凝胶舒痕,跟眼药膏的包装一样,都呈管状。有个剖腹产的新妈妈把用于平复腹部疤痕的药买回家,家里老人却错把它当成眼药膏,涂进了新生儿的眼睛里。在很多年前,临床上还发生过护士把口服肠内营养液当成静脉输液推到病人血管里的事件。只因为装口服液的瓶子长得和输液的药瓶一样。这次事件以后,药厂把口服液的瓶盖改为铁皮盖,输液针扎不进去也就无法吊瓶了。当然,目前相似包装的不同药品还有很多,大家用药之前还是要仔细核对。
第六,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用药。止泻药蒙脱石散剂是像石灰一样的药粉,吃它时,安全用药你会为了图省事,选择把药粉直接倒进嘴里用水送下去吗安全用药?我们的一个病人就这么做了,结果噎着了,差点窒息。吃药不能图省事,蒙脱石散剂说明书里正确的服法是:取个杯子将药粉倒进去,加50毫升温开水完全冲开,然后喝下去。我把这件事发布在微博上的时候,一个网友给我留言,说想到一个笑话,说给孩子喂奶,直接把奶粉喂进嘴里,然后喝水,然后再把孩子抓起来上下左右晃。笑话说起来大家都很轻松,但一旦真实发生用药或者喂养错误就没这么轻松了,所以大家千万不能为了图省事而不加水或者少加水服药。
第七,药品要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有一回,我在微博上刚给一个妈妈回复宝宝误服了湿疹膏怎么办,就有另一个妈妈问宝宝误服了护臀膏咋办。话说这些东西,真不应该放在宝宝能接触到的地方。除了外用的药膏,外用的眼药水、滴鼻剂、滴耳剂这类药也要远离宝宝存放。我们大人知道外用药不能吃,但宝宝们是不会因为这些是外用药就不往嘴里放的,所以涂完药膏要仔细收好,千万不能随手放在婴儿车里或者婴儿床上。
关于安全用药和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