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图片 山豆根图片和介绍

登登百科 最新快讯 2022-12-28 467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山豆根图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山豆根图片和介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什么是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一种学术名为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真菌山豆根图片,又名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子座或冬虫夏草菌(真菌)其它种别寄生于一种学术名为鳞翅目蝙蝠科昆虫虫草蝙蝠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ur幼虫上山豆根图片的子座或蝙蝠科其它种别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冬虫夏草属于菌藻类生物。

通俗的讲就是,蝙蝠科许多种别的蝙蝠蛾为繁衍后代,产卵于土壤中,卵之后转变成幼虫,在此时的前后,不同种别的冬虫夏草菌中的一种在特殊条件下,侵入蛰居于土壤中的一部分蝙蝠科幼虫体内,之后,冬虫夏草菌吸收幼虫体内的物质作为生存的营养条件,并在幼虫体内不断繁殖,致使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并在特殊条件下,转变成为初期的冬虫夏草新物种.在新一年的5至7月份左右时间,天气转暖时,自幼虫头部生出子座,生长后冒出地面,被人们发现后采挖出,之后晾干,变成我们平时见到的样子。

子座象草茎(俗称:“草头”),子座生长时,渐渐变地膨大呈椭圆形,基部留在土中与幼虫头顶相连,可以参见“融力冬虫夏草网”中的“图片欣赏区”之“虫草家族”内图片。

冬虫夏草的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云南省等出产地的海拔高度不同,海拔越高,天气转暖就越晚,冬虫夏草的采挖期同样就越晚。

目前,在自然界,蝙蝠蛾自产卵到幼虫期感染冬虫夏草菌至转变成真正的冬虫夏草,前后大概需要时间6年以上。这里要明确指出的是,通过人工发酵培养得到的冬虫夏草菌丝体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物品,而不是真正的冬虫夏草。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冬虫夏草只有天然野生的。

二、冬虫夏草的用途、功效、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

-----------------------------------------------------------------------------

青藏高原特殊区域内,在洁净、寒冷、缺氧、紫外线强烈照射等严酷的生态环境、因素下,赋予、形成了冬虫夏草神奇的功效。

【用途】由于对人体好的作用很大、很多,而对人体副作用及其甚微,因此用途越来越广泛。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肺,肾经。

【一般性一人一次用量】:3克至20克。具体一人一次用量的多少应该依据相关的用量要求。

【功效与主治】补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咳定喘,止血抗癌,治肺癌、血癌、淋巴癌、鼻咽癌、虚喘、咯血、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酸膝痛、病后久虚不复。参考《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1999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药理作用】具有:

1.抗疲劳作用:参考《中国藏药》第一卷346页,1996年版。

2.强身延年,延缓衰老作用:参考《中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3.增强常压耐缺氧能力:参考《中国藏药》第一卷346页,1996年版。

4.抗肾损伤作用:参考《中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参考《现代中药学大辞典》2001年5月1版。

6.镇静、解毒作用:参考《中国医药年鉴》402页,1992年版。

7.抗菌作用:参考《中药大辞典》767页,1995年版。

8.免疫调节作用:参考《中国医药年鉴》402页,1992年版。

9.平喘及祛痰作用:参考《中国药材学》322页。

10.抗癌作用:参考《中国藏药》第一卷346页,1996年版。

11.抗肿瘤作用:参考《中国药材学》319页。

12.对心血管、血液系统作用:参考《中国藏药》第一卷346页,1996年版。

【临床应用】摘选《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1999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500页.

治疗耳鸣:将虫草制成冲剂服用,日3次,每次1包(每包含生药6克),1周为一疗程,可连用4周,,观察23例,有较好疗效。主要用于病程长于3个月和中耳积液所致的耳鸣,耳聋,以及病情短于1年耳鸣患者。

【临床应用】摘选《临床中药学》1998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乙型肝炎

冬虫丸(验方):冬虫夏草150克,杜蛎、茵陈、半枝莲各100克,人参、山豆根各50克,皂矾、花椒、黑大豆、制大黄、鸡内金、水红花子各30克,研细末,大枣400克水煮去核为泥,和药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每日服2次。治疗60日,100例中99例有效。

2.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者

复方乙肝宁胶囊(验方):冬虫夏草120克,青黛90克,人参100克,虎杖60克,蚂蚁150克,丹参30克,共研细粉,装胶囊,每次3至5克,每日服3次,3个月为1疗程。

3.阳痿

用海狗肾或家狗肾1具,冬虫夏草3克同煮,配合辨证汤剂及药物外敖,治疗阳痿361例,除19例外,余均有效。

4.角膜移植术后

用冬虫夏草胶囊,每次4粒,每日服3次,连服2个月,配合激素治疗例,视力恢复0.5以上24例排斥反应2例。

【临床报道】摘选《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1694页

1.治疗肝炎 用冬虫丸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100例,总有效率99% 。

2.治疗阳痿 用北阳起痿丸(虫草、阳起虫等)治疗阳痿150例,疗效满意。

3.治疗肿瘤 用虫草合剂治疗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例骨癌和1例肺癌有缓解作用,1例前列腺癌多发性转移肺癌经治疗2年,病灶完全消散。

4.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用冬虫蛤蚧散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

5.治疗肾脏病

⑴.以冬虫夏草1.5克煮汤连渣服用,治疗28例慢性肾衰患者,结果部分患者肾功能改善,尿素氮下降,血红蛋白升高。

⑵.用益肾降脂片(冬虫夏草、黄芪等)治疗慢性肾衰合并高血脂血症30例,总有效率93.3% 。

⑶.参芪虫草片治疗肾小球疾病27例,完全缓解14例,基本缓解5例。

⑷.在常规处理上加用冬虫夏草0.5克,每日3次口服,观察31例急性肾衰患者,显示较常规组尿渗透回升,尿NAG酶下降显著,进一步探讨证实冬虫夏草对急性肾衰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有良好作用。

6.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⑴.复方冬虫夏草冲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5例,对咳、痰、喘症的有效率分别为93.9% 、86% 、96.6% 。

⑵.用人参、蛤蚧、冬虫夏草等比例配方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30例,总有效率96.6% 。

【现代应用】摘选《中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性功能低下症:冬虫夏草治疗性功能低下症38例,有效率31.5% ,与安慰剂对照组97例,有效率23.6%有差异。

2.肾功能衰竭:虫草每天6克,分3次吞服,30天为一疗程,治疗慢性肾功能患者30例,从Cr、BUN、Ccr、血色素及红细胞的测定各项指标来看,收到了较好疗效。

3.心律失常:52例心律失常患者用冬虫夏草胶囊6粒,每日3次,给4星期。用药前后经心电检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79%,室性早搏有效率为85%,房性早搏有效率为78%,起效时间最早为3天,该药可调节心律,改善心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慢性肝炎:冬虫夏草胶囊制剂治疗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与复肝宁片对比观察。虫草组:胶囊剂,饭前口服,每日3次,每次6至8粒,疗程1至3个月。复肝宁组:片剂,饭后口服,每日1次,每次6片,疗程1至3个月。结果:虫草组慢性迁延性肝炎100例,经治疗后,14例显效,19例好转,有效率33%,慢性活动性肝炎25例, 4例显效,9例好转,有效率52% 。复肝宁组慢性迁延性肝炎106例, 4例显效,7例好转,有效率10.4%,慢性活动性肝炎19例, 2例显效,4例好转,有效率31.6% 。

注:现在,冬虫夏草已被国家相关新法规定性为药和食品,具有双重身份。我们许多华人自古就有一种观念,即“是药三分毒”,这样,大家做菜、泡酒吃也许更放心!冬虫夏草对人体有很多有益的作用,详见《中国药材学》、《中国藏药》等。随着时间和医学发展,可能以后会发现更多。

回答者:秋月久 - 经理 五级 10-5 06:50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你们的答案。。都特别详细。。谢谢

其他回答

共 3 条

记者逯寒青 吕雪莉)“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冬季真菌寄生于虫草蛾幼虫体内,到了夏季发育而成。冬虫夏草因此得名。

从外形上看,冬虫夏草虫体呈金黄色、淡黄色或黄棕色,又因价格昂贵而有“黄金草”之称。因其药用价值高,功效好,在国内外被视为珍品,市场需求量大,但因其天然资源量稀少,故价格十分昂贵。

冬虫夏草究竟是虫还是草山豆根图片?青海大学牧科院副研究员、多年从事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的王宏生介绍说,从它的形成过程来看。通俗地讲,就是蝙蝠科许多种别的蝙蝠蛾为繁衍后代,产卵于土壤中,卵之后转变为幼虫,在此前后,冬虫夏草菌侵入幼虫体内,吸收幼虫体内的物质作为生存的营养条件,并在幼虫体内不断繁殖,致使幼虫体内充满菌丝,在来年的5-7月天气转暖时,自幼虫头部长出黄或浅褐色的菌座,生长后冒出地面呈草梗状,就形成我们平时见到的冬虫夏草。因此,虽然兼有虫和草的外形,却非虫非草,属于菌藻类生物。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专业人士根据产地的不同又分为青海草、藏草、川草、滇草等。也有把产自青海、西藏的统称为藏冬虫夏草。一般来讲,青海、西藏两地出产的冬虫夏草内在品质要比其他地方的好,很受市场欢迎,售价也较高。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_山豆根的药用价值

导读: 中药专区,为您详细介绍、图片等,要更多的与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简介 山豆根图片 山豆根的与 山豆根的药用附方 山豆根的配伍应用 山豆根的食用方法

山豆根简介

山豆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及突起的横向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山豆根图片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

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痹,,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1、《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急黄发热咳嗽,杀小虫。”

2、《本草图经》:“含以解咽喉肿痛。”

3、清热解毒,本品味甘苦,气寒,如《本草经疏》曰:“山豆根,甘所以和毒,寒所以除热,凡毒必热必辛,得清寒之气,甘苦之味,则诸毒自解,故为解毒清热之上药。”

4、消肿止痛。《本草求真》曰:“山豆根,功专泻心保肺,及降阴经火逆,解咽喉肿痈第一要药。”《本草汇言》曰:“山豆根,苦寒清肃,得降下之令,善除肺胃郁热,凡一切暴感热疾,凉而解毒,表里上下,无不宜之。”

山豆根的药用价值

【药名】山豆根

【别名】胡豆莲、日本山豆根、三小叶山豆根、山胡豆莲根、黄结、苦豆根、柔枝槐。

【入药部位】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主治】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磨汁。外用:含漱或捣敷。

【使用注意】虚火喉痹及脾胃虚寒泄泻者禁服。

山豆根的药用附方

1、山豆根治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之,追涎即愈,势重不能言者,频以鸡翎扫入喉中,引涎出。(《永类钤方》)

2、山豆根治喉风(牙关紧闭,水米不下)。用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咽。

3、山豆根治积热咽喉闭塞肿痛:山豆根一两,北大黄、川升麻、朴硝(生)各半两。为末,炼蜜丸,如皂子大。每一粒以薄绵包,少痛便含咽液。(《仁斋直指方》山豆根丸)

4、山豆根治狗咬,蚍蜉疮,蛇咬,蜘蛛咬,秃疮:山豆根,水研敷。《备急方》

5、山豆根治齿痛:山豆根一片,含于痛处。《备急方》

6、山豆根治五种痔:山豆根,水研服。《备急方》

7、山豆根治五般急黄:山豆根末,空心以水调服二钱。《备急方》

8、山豆根治患寸白虫:山豆根末,每朝空心热酒调服三钱。《备急方》

9、山豆根治亦白痢:山豆根,捣末蜜丸。空心,煎水下二十丸,三服。《备急方》

10、山豆根治疮癣:山豆根,捣末,腊月猪脂调涂。《备急方》

11、山豆根治头风,头上白屑:山豆根,捣末,油调涂。《备急方》

12、山豆根治热肿:山豆根,水研浓汁涂,干即更涂。《备急方》

山豆根的配伍应用

1、配射干,既加强了清热利咽之效,又有祛痰散结之功。为痰热交结,壅滞咽喉所致的咽喉肿痛,痰不易咯出,喉中痰声如拽锯者所宜。

2、配板兰根,相互促进,清热解毒,清利咽喉的力量增加。主治热毒蕴结,咽喉肿痛,。

3、配玄参,一肾一肺,金水相生,上下既济,相辅相成,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力倍增。

4、配桔梗,共奏清热利咽,清肿排脓之功。主要用治热毒壅滞所致咽喉肿痛,痰不易咯出者。

5、配牛蒡子,解毒清热,利咽消肿之功倍增。

6、配连翘,则功专通泄热毒,消肿止痛,善治热毒内盛之咽喉红肿。疮疡肿毒等。

山豆根的食用方法

1、山豆根麦冬茶

材料:山豆根1g、麦冬3g、射干3g、天花粉3g、甘草5g、绿茶3g。

用法:用ml水煎煮山豆根、麦冬、射干、天花粉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主治:风寒壅遏留连咽喉发肿;口腔溃疡;疮疡。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利咽。

来源:《慈幼新书》。

2、山豆根一枝花煎

组成:七叶一枝花9克,柴胡6克,一枝黄花10克,黄芩10克,败酱草10克,蛇舌草10克,黄芪15克,土茯苓10克,山楂10克,丹参10克,虎杖10克,山豆根10克,淫羊藿6克,13克,五味子9克,贯众9克,女贞子9克,苦参9克,甘草3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2个月为1疗程。

功效:疏肝活血,清热利湿,健脾益肾,补气扶正。适用于慢性。

来源:游开泓·建中医药

山豆根中毒发生率极高,中毒量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一般在10g以上便容易引起中毒,少数人服用6g亦可出现毒性反应。中毒反应多在服药后5分钟至半小时内出现,亦有几小时后出现者。另外,煎煮时间延长,则毒性显著增加,可能与所含神经毒成分有关。

(1)神经系统:苦参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初期呈兴奋,继以麻痹的作用,为头昏、眼花、疲乏无力、嗜睡、微恶寒(毛孔粟粒),或口吐白沫,步态不稳,或共济失调、视物不明,个别出现急性视神经炎或眼球震颤。语言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大汗淋漓、深浅感觉障碍、意识不清,全身肌肉颤动、抽搐、掠厥、昏迷、终至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据报道,有因牙痛、肝炎服用含山豆根煎剂后出现肝昏迷者。

(2)消化系统:山豆根能使胆碱能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并对胃肠遭有较强的 *** 作用。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纳差、腹痛、腹泻等。

(3)心血管系统:轻者一般不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严重中毒时可引起心慌、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4):苦参碱能麻痹呼吸肌神经末梢,引起呼吸急促、呼吸暂停、发绀。检查双肺可闻及大量水泡音,口鼻腔有血性泡沫溢出。据报道严重中毒可发生肺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此外少数人尚可出现少尿或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以上就是一些山豆根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山豆根的药用价值】、【】、【】、【山豆根的副作用】

请问,这副图片是什么中药材?野生的,生长于没有阳光直晒的地方。根部有手指那么粗,暗红色,高度有二十

这是朱砂根

不同的叫法:凉伞遮金珠、平地木、石青子(植物名实图考),珍珠伞(江苏、浙江),凤凰翔(膓)、大罗伞、郎伞树、龙山子(广东),山豆根、八爪金龙、豹子眼睛果(云南),万龙、万雨金(台湾)、三两金(湘西一带)

中国南部山林中常见的野生植物,喜生于阴地,园圃中间有栽培,供观赏。

为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之一,根、叶可祛风除湿,散瘀止痛,通经活络,用于跌打风湿、消化不良、咽喉炎及月经不调等症。果可食,亦可榨油,土榨出油率20-25%,油可供制肥皂。亦为观赏植物,在园艺方面的品种亦很多。

野生苦菜图片大全

野生苦菜图片大全

野生苦菜图片大全,苦菜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野菜了,苦菜的味道有的人也是非常喜欢的,苦菜的营养价值高,可以增强免疫力,那么下面为大家分享野生苦菜图片大全。

野生苦菜图片大全1

苦荬别名苦菜、苦叶苗、苦麻菜,为菊科山苦荬的全草或根。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南部及西南部,朝鲜、日本、越南也有。苦菜根状茎横卧,节处生多数细根,茎直立,黄绿色至黄棕色,下部常被脱落性倒生白色粗毛,上部或疏被2列纵向短糙毛。

苦菜植物属性

苦荬别名苦菜、苦叶苗、苦麻菜,为菊科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有开黄色花的普通苦菜,以及开紫花的苦菜,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南部及西南部,朝鲜、日本、越南也有。

苦菜样子

苦菜根状茎横卧,节处生多数细根,茎直立,黄绿色至黄棕色,下部常被脱落性倒生白色粗毛,上部或疏被2列纵向短糙毛。

苦菜颜色:苦菜有开紫花也有黄花的苦菜,其开紫花的苦菜也称紫花苦菜,紫花苦菜叶子背面白色绒毛。

苦菜叶子形态特征:苦菜基生叶莲座状,呈条状披针形,先端尖或钝,基部全缘或疏具小牙齿,灰绿色。

苦菜种子的样子:苦菜种子红棕色,稍扁,狭披针形,有长喙,具10条等形的纵肋,冠是毛白色的。

形容苦菜句子

苦菜花漫山遍野,苦菜花的心思孤僻寂寥,一山坡的俊男靓女唧唧咋咋满腔热血,只不过是想把苦菜劫回家里,剁碎、弄熟、品香。

走上山坡,呀,沟崖、地头、路边,苦菜花黄花点点簇簇,远远望去,满坡真是一片黄花的 海洋呢。

野生苦菜图片大全2

科属:菊科,苦苣菜属

产地:全国都有

别名:苦苣菜、取麻菜、苣荬菜、滇苦菜、苦荬菜、拒马菜、苦苦菜、野芥子

简介:

苦菜是一种药用食用兼具的无毒野生植物,一年生草本,药名叫“败酱草”,别名苦苣菜、取麻菜、苣荬菜,药名“败酱草”,民间俗称苦菜。

苦菜为一至二年生草本,植株高50~100厘米。茎直立,中空,有乳汁。叶互生,长椭圆状广披针形,羽裂或提琴羽裂状,边缘有不整齐的刺状光齿。花全部为舌状,黄色。果瘦,冠毛白色。花期4~6月。春、夏、秋均可采收苦菜,鲜用或晒干备用。

一、苦菜的营养价值

每100g鲜苦苣菜中含蛋白质1.8g,糖类4.0g,食物纤维5.8g,钙120mg,磷52mg及锌、铜、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等。此外,还含有甘露醇、蒲公英甾醇、蜡醇、胆碱、酒石酸、苦味素等化学物质。同时苦苣菜中还含有维生素C88mg,胡萝卜素3.22mg,分别是菠菜中含量的2.1和2.3倍。

二、吃苦菜的好处

1、补血保健:苦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钾盐、钙盐等,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2、清热解毒:苦菜中含有蒲公英醇、胆碱等成分,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3、预防癌症:苦菜水煎剂对急性淋巴病型白血病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可用于预防宫颈癌、直肠癌、肛门癌症。

三、苦菜的药用作用

1、肝硬化:苦菜、酢浆草各300克,同猪肉共炖服。

2、妇女乳结核疼痛:苦菜捣汁水煎,加少许水、酒服。

3、小儿疳积:苦菜30克,同猪肝炖服。

4、肺热咳嗽:苦菜250克研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重,每次1丸,每日2次。

5、治对口疮:鲜苦菜捣汁25毫升,鲜姜汁10毫升,酒调服。

6、乳腺炎:鲜苦菜捣烂外敷,捣汁或水煎服。

7、慢性气管炎:苦菜500克,红枣20颗。先将苦菜煎烂,取煎液煮红枣,待枣皮展开后取出,余液熬成膏。早晚各服膏适量,食红枣一枚。

8、口腔炎:鲜苦菜数棵,洗净放口内细嚼,含10~20分钟,每日2次。

9、咽喉肿痛干:苦菜30克,山豆根5克,加水煎煮,吃菜喝汤,连服数日。

10、急性黄疸型肝炎:鲜苦菜100克,加水煎煮,吃菜喝汤,连服20日。

11、泌尿系感染:苦菜、瞿麦、扁蓄各30克,竹叶20克,水煎服。

12、外痔、血栓痔:苦菜50克,捣烂成泥,掺少许白面,调匀敷患处。

13、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鲜苦菜根茎折断,溢出之白乳汁,点入眼角内。

14、尿路结石、血尿:苦菜根30~50克,加水煎汤服。

15、黄疸:苦菜花子6克研细,水煎服,每日2次。

16、瘊子:苦荣捣汁常点患处,自落。

17、细菌性痢疾:苦菜、地蜂子、仙鹤草各12克,水煎服。

18、肠痈、痈肿:苦菜5~9克,水煎服。

19、产后瘀血腹痛:苦菜、益母草各15克,牛膝、香附各9克,水煎服。

吃苦菜的最佳时间

小满前后是吃苦菜的好时节。

苦菜的选购方法

苦菜宜选用叶片鲜绿,水分饱满的植株购买。

苦菜的副作用

脾胃虚寒忌食;不宜与蜂蜜同食。

苦菜有哪些营养价值?综上所述,苦菜是一种美味的野菜,小满前是吃苦菜的好季节,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脾胃虚寒忌食;不宜与蜂蜜同食。

野生苦菜图片大全3

苦菜和蒲公英是一种植物吗

1、苦菜不是蒲公英

苦菜和蒲公英是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虽然从划分上都属于菊科植物,但在营养成分、药用功效、外形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

2、营养成分不同

苦菜:苦菜嫩幼苗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另外含有蒲公英自醇、甘露醇、蜡醇、胆碱、酒石酸等。

蒲公英: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体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叶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热量约有108.8千焦。

叶片不同

苦菜:苦菜的叶子丛生,花开的时侯会枯落,整体呈卵形、椭圆形,不具分裂,叶子顶端钝或着是尖。叶子的基部是楔形状的,边缘上面有粗锯齿排列,上面是暗绿色,而背面是淡绿色的。没有毛覆盖。

蒲公英:倒卵状披针形的或着是长圆状披针形的,在顶端是端钝或急尖形状的,边缘有分布波状齿或者是羽状深裂的样子,其叶子顶端裂片比较大,呈现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状。叶子的边缘全是锯齿状,平展着或者是倒向生长,裂片间夹有生小齿,在底部渐狭成叶柄状,叶柄和主脉是红紫色的,覆盖着蛛丝状白色柔毛。

花不同

苦菜:苦菜花的总苞呈线形状,很小;苞片也很小;所以整朵花也小。花冠是钟形的,呈黄色,在基部一侧囊肿并不明显,内有白色的长柔毛覆盖,花冠裂片呈现卵形

蒲公英:花的整体颜色是白色。花的总苞呈钟状,整体是淡绿色的;有2到3层的苞片。外层总苞片是卵状的,边缘上面是宽膜质,在底部呈现淡绿色,而上面是紫红色的。

苦菜和蒲公英不建议一起吃。

苦菜和蒲公英冲食物属性上来说都是属于寒性食物,这两类食物都含有很多的寒气,在一起食用容易出现寒气过剩,引起脾胃虚寒、宫寒痛经等症;另外,苦菜和蒲公英都属于苦味食物,在一起食用苦味素含量过多,对口腔刺激很大,影响食物味道,降低食欲。

3、苦菜的食用方法

1、败酱全草6一24克,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2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功效:此食疗多用于阑尾炎,妇女盆腔炎,多发性脓肿

2、败酱、车前草各30克,水煎去渣,代茶多量饮服。此食疗多用于肾盂肾炎

3、败酱30克,佛手9克,水煎服,据称一个疗程(7天)后,食欲增进,黄疸消退,肝肿大消失。此食疗多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4、内服,煎汤,9-15克(鲜者60-120克);外用捣敷。脾胃虚弱者慎用。

种植的山豆根(广豆根)能够含量吗,要求什么土质和环境比较好!

广豆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茎。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生于亚热带或温带的石山或石灰岩山地的灌木林中;海拔1000-2000米。产广西、贵州、云南。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山豆根又称广豆根,是传统常用中药,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等功效,是治疗肝炎重要药物“肝炎灵”的主味中药,近年来医药工业用山豆根作为原料,大量研制开发治疗肝炎的针剂(肝炎灵),咽喉肿痛的片剂以及抗肿瘤的中成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那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山豆根的栽培技术。

一、山豆根的生长习性

山豆根为灌木状,直立或近卧,高1~2m。根通常2~5条,圆柱形,黄褐色。茎圆柱形,中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片11~17片,多为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长12~15cm,蝶形花冠黄白色;荚果紫黑色,串珠状,图片花期4~5月,图片果期8~10月。多分布在石灰岩山区,一般海拔高度500~800m的地方,通常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山顶或山坡。

二、山豆根的栽培技术

1、选地和整地

山豆根是多年生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又是根部。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砂质壤土地块。翻耕、打碎、耙平,起畦宽70cm,高15~20cm,畦长视地形而定。每亩施基肥(厩肥、草皮灰、人蓄粪混合)。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每年10~11月,当荚果由青绿渐变淡黄时,及时将荚果采回。否则,荚果会自然裂开,种子弹落。采果后,脱出种子晾干,可随采随播或置室内通风干燥处保存至来年春播。

种子繁殖可用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

a.直播:经催芽裂口的种子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40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点播,覆土3cm。从播种至出苗一般需要15~20d。

b.育苗移栽:种子在整好的苗床(基质为河沙)上条播,当苗高10cm以上就可移栽。  

3、田间管理

(1)除草

山豆根幼苗期(前6个月)生长比较缓慢,而且种植株距疏,容易生长杂草。有条件的宜在畦面铺上稻草或蕨草,既可防止杂草滋生,又起到保墒作用。种植一年后即可封垅。每年4月份、7~8月份和11月份各除草1次。为了避免伤害其根部,锄草宜浅。

(2)排灌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根部的膨大。所以,在遇到天旱时要及时淋(灌)水。但是,如果土壤湿度过大,也容易发生根部病害。因此,在雨季(灌水后)要及时排水,畦沟里不能有积水。

(3)施肥

第一年为幼苗生长期,宜薄施二次氮肥(尿素),每株5g。从第二年开始改施翠姆复合肥,2次/年。第1次在3~4月份除完草后施,第2次在秋季9月份,每株25g。

4、病虫害防治

(1)病害

目前山豆根的主要病害为两大真菌性病害:根腐病、白绢病。

a.根腐病:病原菌由根部侵入,造成腐烂,使水分养分输导受阻,地上部分呈萎蔫状。该病全年均有发生,以夏、秋季为严重发生期。在发病初期以百菌清兑水500倍灌根。

b.白绢病:为害茎基部和根部,使受害部纵裂变褐,后期腐烂。该病主要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发病初期以多菌灵兑水800倍灌根或喷雾。

(2)虫害

山豆根的虫害主要有4种:蛀茎螟、豆荚螟、红蜘蛛、蚧壳虫。

a.蛀茎螟:以幼虫钻蛀山豆根的茎部及枝条,造成内部完全中空,最后地上部分枯死。受害株地面会发现有白色长条形排出物。防治时,抓住该虫的卵期及幼龄期(4~6月)进行防治,以乐斯本兑水800倍喷雾或从蛀口灌入。

b.豆荚螟:山豆根花果期,豆荚螟幼虫在豆荚内取食豆粒,使豆荚萎蔫干扁,无种子可收。所以在山豆根孕蕾开花期注意观察,一经发现,用敌百虫兑水800~1200倍喷雾。

c.红蜘蛛:该虫害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在植株叶片背面刺吸为害,使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褪绿变成白色小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发病初期用吡虫啉1200~1500倍喷雾。

d.蚧壳虫:此虫全年均可发生,集中在山豆根植株的幼嫩部位刺吸为害,使嫩叶卷缩畸形。可用敌敌畏或吡虫啉兑水1200~1500倍喷雾。

5、采收、加工和贮藏

山豆根种植3年可采收,但最好是4-8年以后采收。种植周期越长效益越好。秋季8、9月,将根部挖出,用枝剪除去地上部分。把根部的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即成商品。置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山豆根图片和山豆根图片和介绍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