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卢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卢灿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浙江台州的个体户卢灿在老家建起属于自己的机械配件加工厂,并购置了机床等生产设备,开始研发和生产空压机配件、减压阀等各种机械配件。自2016年起,由他本人研发的一种“自动恒压式减压阀”投入生产,并于当年7月和12月前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和“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也是自那时起,卢灿在开始通过网络销售恒压阀,之后他还为自己的设计申请了商标。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却没想到他也因此卷入了一宗大案。
在2018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安局在吉林省白山市破获一起非法买卖枪支弹药案件,并通过层层调查找到了销售部分配件的卖家石某鹤。石某鹤向警方交代,他主要的售卖货源是从卢灿处购得。
卢灿也因此被警方带走调查。最终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民法院一审以非法制造、买卖、邮寄枪支罪,判处卢灿有期徒刑10年。卢灿不服提起上诉,目前二审还未开庭。
那么卢灿只是售卖恒压阀,为什么会被判刑呢?首先要清楚恒压阀的用途,法院认为他是主观故意售卖。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恒压阀的用途
恒压阀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矿山设备、潜水设备等民用领域,但同时,经过改装后,它也可成为枪支散件。
二,法院认为他是主观故意售卖
有人证曾供述,其销售的配件主要来源于卢灿,她还曾问过他,所售产品是否属于枪支配件,对方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同时他也叮嘱:“有人要问做枪的事,就不要卖给他。”虽然被告人对这个说词予以否认,但法院法院认为,卢灿因买卖恒压阀被公安机关警示过,却在明知买卖恒压阀的违法性后,继续以隐蔽的方式进行交易,足以证明其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的主观故意。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
起名字从古至今一直困扰万千父母,通过一两个汉字与形式组合虽然很简单,但是想要与孩子性命相合卢灿的名字却没这么简单,所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相当复杂。 卢姓简介 卢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 姜 姓、姬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春秋时期的高傒为卢姓始祖。卢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至2010年,按人口来排行,卢姓在中国大陆为第42位,在台湾地区为第39位。中国卢姓总人口约65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47%,以广东、河北、广西三地居多,三省区卢姓约占中国汉族卢姓人员的48%。 卢姓男宝宝起名方法 (1)2018狗年姓卢的男孩起名时,考虑出生时的各种特征
考虑宝宝出生时的日期、时辰、季节、天气、事件等因素来取名,即围绕着孩子的出生做文章。这也属于比较简单省力的做法。但名字不宜太过直白,可以借鉴诗词语句来加深名字含义。
(2)2018狗年姓卢的男孩起名时,加入古代爵位
古代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这是古代高层社会的阶层划分,名字中可以加入此类字眼,给孩子一种要树立远大雄心抱负的暗示,有利于孩子人生发展,比如,子墨,公远等。
(3)2018狗年姓卢的男孩起名时,从文武两面考虑
中国历来就有崇文尚武的传统,可以在名字中加入文字或武字,这样的名字就能给人一种大气之感,甚至可以文武一起抓,直接加斌字也可以,不过缺点是容易重名。
(4)2018狗年姓卢的男孩起名时,考虑出生地点名字
这是一种十分方便实用的取名方法。不过容易重名,建议运用小的地名,比如关牧村、郑板桥这样的名字,不但不容易重名,而且名字中多了一种朴实的气质。
(5)2018狗年姓卢的男孩起名时,巧用成语。
将成语的关键字,提纲挈领地表现出来。比如程思源,来源饮水思源;袁致用,来源学以致用;唐立异,来源标新立异。
(6)2018狗年姓卢的男孩起名时,用自然界中气势雄伟的自然景物或事物。
男孩名字应当重刚硬,忌阴柔,所以自然界中一些气势磅礴的景物很适合来作为男孩的名字,而且这种起名方式还寄托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有这种寓意的字有:焱、磊、霄、旷、森、淼、炎、树、林、岩、广、河、川、风等等。
狗年男孩取名 狗年取名字大全男孩 狗年男孩名字
(7)2018狗年姓卢的男孩起名时,借用珍宝或者传说中的珍禽异兽。
珍宝玉器和祥瑞奇兽一直作为高洁人格和高贵身份的象征用于人名,从古代沿用到现代,寓意高远丰富,例如:琨、玮、璋、璜、琦、锦、琰、玥、珏、琢、珲、璧、宝、玉、睿琳、曾琪、玳瑁、麒麟、如龙、鲲鹏、玄武等。
(8)2018狗年姓卢的男孩起名时,参考传统典故。
卢灿我国传统文化浩广渊博,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因而可以借鉴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乃至康熙词典等等古书典籍起名。例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中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近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之名则出自《楚辞卜剧》中的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卢姓男孩名字推荐 卢柏瑶 卢百恩 卢百华 卢百懋 卢百纬 卢百政 卢邦金 卢邦普 卢邦汐 卢邦显
卢邦昊 卢榜干 卢榜季 卢榜声 卢榜唯 卢榜渭 卢榜汐 卢榜行 卢榜跃 卢榜致
卢榜祝 卢包干 卢包武 卢包毅 卢包珉 卢保萌 卢保拳 卢本琦 卢比冠 卢比冀
卢比渐 卢比康 卢比酉 卢笔言 卢彼崇 卢彼贯 卢彼浓 卢彼颂 卢彼照 卢陛集
卢陛永 卢彪铁 卢彪惟 卢彪业 卢宾滨 卢宾旅 卢宾韧 卢宾轼 卢缤丁 卢缤巩
卢缤铱 卢缤游 卢缤怡 卢缤韬 卢秉崇 卢秉发 卢秉寻 卢秉阳 卢秉昼 卢炳烩
卢炳青 卢炳颖 卢玻丁 卢玻发 卢玻季 卢玻径 卢玻浦 卢玻群 卢玻煊 卢菠祈
卢波储 卢波萌 卢波曦 卢波庸 卢波震 卢博舶 卢博潜 卢博夏 卢舶仓 卢舶笺
卢搏港 卢搏吉 卢搏今 卢搏康 卢搏希 卢搏项 卢搏语 卢搏祝 卢搏棕 卢帛尉
卢泊祷 卢泊葵 卢泊崃 卢泊临 卢泊逸 卢泊荛 卢泊韬 卢泊筝 卢部颢 卢部佩
卢才材 卢才才 卢才集 卢才舷 卢才稹 卢才淞 卢灿成 卢灿皋 卢灿颢 卢灿镕
卢灿胜 卢灿五 卢灿襄 卢灿堰 卢灿禹 卢灿弈 卢舱昔 卢舱勇 卢舱语 卢仓晋
卢仓砾 卢仓秀 卢沧昌 卢沧鼎 卢沧菱 卢沧浓 卢策辉 卢策基 卢策萁 卢策庆
卢策汐 卢策旎 卢策筝 卢策箫 卢场寓 卢场照 卢场荞 卢常福 卢常钦 卢常万
卢倡禾 卢倡熙 卢车彪 卢车洪 卢车嵘 卢车沈 卢车杪 卢澈常 卢澈佳 卢澈朋
◎刑法志
(案:《刑法志序》,原本阙佚。)
梁太祖开平三年十一月,诏太常卿李燕、御史萧顷、中书舍人张兖、户部侍郎崔沂、大理卿王鄯、刑部郎中崔诰,共删定律令格式。四年十二月,宰臣薛贻矩奏:“太常卿李燕等重刊定律令三十卷,式二十卷,格一十卷,目录一十三卷,律疏三十卷,凡五部一十帙,共一百三卷。敕中书舍人李仁俭诣阁门奉进,伏请目为《大梁新定格式律令》,仍颁下施行。”从之。(原注:是时,大理卿李保殷进所撰《刑律总要》十二卷。)
唐庄宗同光元年十二月,御史台奏:“当司刑部、大理寺本朝法书,自朱温僣逆,删改事条,或重货财,轻入人命,或自循枉过,滥加刑罚。今见在三司收贮刑书,并是伪廷删改者,兼伪廷先下诸道追取本朝法书焚毁,或经兵火所遗,皆无旧本节目。只定州敕库有本朝法书具在,请敕定州节度使速写副本进纳,庶刑法令式,并合本朝旧制。”从之。未几,定州王都进纳唐朝格式律令,凡二百八十六卷。二年二月,刑部尚书卢价奏,纂集《同光刑律统类》凡一十三卷,上之。
周太祖广顺元年六月,敕侍御史卢亿、刑部员外郎曹匪躬、大理正段涛同议定重写法书一百四十八卷。先是,汉隐帝末,因兵乱法书亡失,至是大理奏重写律令格式、统类编敕,凡改点画及义理之误字二百一十有四,以晋、汉及国初事关刑法敕条,凡二十六件,分为二卷,附于编敕,目为《大周续编敕》,命省、寺行用焉。(《宋史》:卢亿,周初为侍御史,汉末兵乱,法书亡失,至是大理奏重写律令格式、统类编敕,乃诏亿与刑部员外曹匪躬、大理正段涛同加议定旧本,以京兆府改同五府,开封、大名府改同河南府,长安、万年改为次赤县,开封、浚仪、大名、元城改为赤县,又定东京诸门薰风等为京城门,明德等为皇城门,启运等为宫城门,升龙等为宫门,崇元等为殿门,庙讳书不成字,凡改点画及义理之误字二百一十有四。又以晋、汉及周初事关刑法敕条者,分为二卷,附编敕,目为《大周续编敕》。诏行之。)
二年二月,中书门下奏:“准元年正月五日赦书,今后应犯窃盗赃及和奸者,并依晋天福元年已前条制施行。诸处犯罪人等,除反逆罪外,其余罪并不籍没家产、诛及骨肉,一依格令处分者。请再下明敕,颁示天下。”乃下诏曰:“赦书节文,明有厘革,切虑边城远郡,未得审详,宜更申明,免至差误。其盗贼,若是强盗,并准自来格条断遣;其犯窃盗者,计赃绢满三匹已上者,并集众决杀,其绢以本处上估价为定,不满三匹者,等第决断。应有夫妇人被强奸者,男子坐杀,妇人不坐;其犯和奸者,并准律科断,罪不至死。其余奸私罪犯,准格律处分。应诸色罪人,除谋反大逆外,其余并不得诛杀骨肉、籍没家产。”先是,晋天福中敕,凡和奸者,男子妇人并处极法,至是始改从律文焉。
世宗显德四年五月,中书门下奏:“准宣,法书行用多时,文意古质,条目繁细,使人难会,兼前后敕格,互换重叠,亦难详定。宜令中书门下并重删定,务从节要,所贵天下易为详究者。伏以刑法者御人之衔勒,救弊之斧斤,故鞭扑不可一日弛之于家,刑法不可一日废之于国,虽尧、舜淳古之代,亦不能舍此而致理矣。今奉制旨删定律令,有以见圣君钦恤明罚敕法之意也。窃以律令之书,政理之本,经圣贤之损益,为古今之章程,历代以来,谓之彝典。今朝廷之所行用者律一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令三十卷、《开成格》一十卷、《大中统类》一十二卷、后唐以来至汉末编敕三十二卷及皇朝制敕等。折狱定刑,无出于此。律令则文辞古质,看览者难以详明;格敕则条目繁多,检阅者或有疑误。加之边远之地,贪猾之徒,缘此为奸,浸以成弊。方属盛明之运,宜申画一之规,所冀民不陷刑,吏知所守。臣等商量,望准圣旨施行,仍差侍御史知杂事张湜、太子右庶子剧可久、殿中侍御史帅汀、职方郎中邓守中、仓部郎中王莹、司封员外郎贾玭、太常博士赵砺、国子博士李光赞、大理正苏晓、太子中允王伸等一十人,编集新格,勒成部帙。律令之有难解者,就文训释;格敕之有繁杂者,随事删除。止要谐理省文,兼且直书易会。其中有轻重未当,便于古而不便于今,矛盾相违,可于此而不可于彼,尽宜改正,无或牵拘。候编集毕日,委御史台、尚书省四品以上及两省五品以上官参详可否,送中书门下议定,奏取进止。”诏从之。自是湜等于都省集议删定,仍令大官供膳。
五年七月,中书门下奏:“侍御史知杂事张湜等九人,奉诏编集刑书,悉有条贯,兵部尚书张昭等一十人,参详旨要,更加损益。臣质、臣溥据文评议,备见精审。其所编集者,用律为正;辞旨之有难解者,释以疏意;义理之有易了者,略其疏文。式令之有附近者次之,格敕之有废置者又次之。事有不便与该说未尽者,别立新条于本条之下;其有文理深古、虑人疑惑者,别以朱字训释。至于朝廷之禁令,州县之常科,各以类分,悉令编附。所冀发函展卷,纲目无遗,究本讨源,刑政咸在。其所编集,勒成一部,别有目录,凡二十一卷。刑名之要,尽统于兹,目之为《大周刑统》,欲请颁行天下,与律疏令式通行。其《刑法统类》、《开成格》、编敕等,采掇既尽,不在法司行使之限,自来有宣命指挥公事及三司临时条法,州县见今施行,不在编集之数。应该京百司公事,逐司各有见行条件,望令本司删集,送中书门下详议闻奏。”敕宜依,仍颁行天下。乃赐侍御史知杂事张湜等九人各银器二十两,杂彩三十匹,赏删定《刑统》之劳也。
唐同光二年六月己巳,敕:“应御史台河南府行台马步司左右军巡院,见禁囚徒,据罪轻重,限十日内并须决遣申奏。仍委四京、诸道州府,见禁囚徒,速宜疏决,不得淹停,兼恐内外形势官员私事寄禁,切要止绝,俾无冤滞。”三年五月己未,敕:“三京、诸道州府,所禁罪人,如无大过,速令疏决,不得淹滞。”六月甲寅,敕:“刑以秋冬,虽关恻隐,罪多连累,翻虑滞淹。若或十人之中,止为一夫抵死,岂可以轻附重,禁锢逾时。言念哀矜,又难全废。其诸司囚徒,罪无轻重,并宜各委本司,据罪详断申奏,轻者即时疏理,重者候过立春,至秋分然后行法。如是事系军机,须行严令,或谋恶逆,或畜奸邪,或行劫杀人,难于留滞,并不在此限。”
天成元年十一月庚申,敕:“应天下州使系囚,除大辟罪以上,委所在长吏,速推勘决断,不得傍追证对,经过食宿之地,除当死刑外,并仰释放,兼不许惩治。”二年春。左拾遗李同上言:“天下系囚,请委长吏逐旬亲自引问,质其罪状真虚,然后论之以法,庶无枉滥。”从之。六月,大理少卿王郁上言:“凡决极刑,合三覆奏,近年以来,全不守此。伏乞今后前一日令各一覆奏。”奉敕宜依。八月,西京奏:“奉近敕,在京犯极刑者,令决前一日各一覆奏,缘当府地远,此后凡有极刑,不审准条疏覆奏。”奉敕旨:“昨六月二十日所降敕文,只为应在洛京有犯极刑者覆奏,其诸道已降旨命,准旧例施行。今详西京所奏,尚未明近敕,兼虑诸道有此疑惑,故令晓谕。”十月辛丑,德音:“为政之要,切在无私;听讼之方,惟期不滥。天下诸州府官员,如有善推疑狱及曾雪冤滥兼有异政者,当具姓名闻奏,别加甄奖。”
长兴元年二月,制曰:“欲通和气,必在伸冤;将设公方,实资奖善。州县官僚能雪冤狱活人生命者,许非时选,仍加阶超资注官,与转服色,已著绯者与转兼官。”二年二月辛亥,敕:“朕猥以眇躬,荐承鸿业,念彼疲瘵,劳于寐兴。或虑官不得人,因成紊乱;或虑刑非其罪,遂至怨嗟。王化所兴,狱讼为本,苟无训励,必有滞淹。近日诸道百姓,或诸多违犯,或小可斗争。官吏曲纵胥徒,巧求瑕衅。初则滋张节目,作法拘囚;终则诛剥货财,市恩出拔。外凭公道,内循私情,无理者转务迁延,有理者却思退缩。积成讹弊,渐失纪纲。自今后切委逐处官吏州牧县宰等,深体余怀,各举尔职。凡关推究,速与剸裁。如敢苟纵依违,遂成枉滥,或经台诉屈,或投匦申冤,勘问不虚,其元推官典并当责罚,其逐处观察使、刺史,别议朝典。宜令诸道州府,各依此处分,所管属郡,委本道严切指挥。”八月丁卯,敕:“三京、诸道州府刑狱,近日访闻,依前禁系人,多不旋决,诸道宜令所在各委长吏,专切推穷,不得复有滞淹。”
四月,前濮州录事参军崔琮上言:“诸道狱囚,恐不依法拷掠,或不胜苦致毙,翻以病闻,请置病囚院,兼加医药。”中书覆云:“有罪当刑,仰天无恨;无病致毙,没地衔冤。燃死灰而必在至仁,照覆盆而须资异鉴。《书》著‘钦哉’之旨,‘《礼》’标‘侀也’之文,因彰善于泣辜,更推恩于扇暍。所请置病囚院,望依,仍各委长吏,专切经心。或有病囚,当时遣医人诊候,治疗后,据所犯轻重决断。如敢故违,致病囚负屈身亡,本处官吏,并加严断。兼每及夏至,五日一度,差人洗刷枷匣。”
应顺元年二月戊午,诏:“应三京、诸道州府系囚,据罪轻重,疾速断遣。比来停滞,须奏取裁,不便区分,故为留滞。今后凡有刑狱,据理断遣。如有敕推按,理合奏闻,不在此限。”
清泰元年五月丁丑,诏:“在京诸狱及天下州府见系罪人,正当暑毒之时,未免拘囚之苦,诚知负罪,特轸予怀。恐法吏生情,滞于决断。诏至,所在长吏亲自虑问,据轻重疾速断遣,无淹滞。”
晋天福二年八月,敕下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及三京、诸道州府:“今后或有系囚染疾者,并令逐处军医看候,于公廨钱内量支药价,或事轻者,仍许家人看候。”四年九月,相州节度使桑维翰奏:“管内所获贼人,从来籍没财产,云是邺都旧例,格律未见明文。”敕:“今后凡有贼人,准格定罪,不得没纳家资。天下诸州,准此处分。”其月庚午,详定院奏:“前守洪洞县主簿卢灿进策云:‘伏以刑狱至重,朝廷所难,尚书省分职六司,天下谓之会府,且诸道决狱,若关人命,即刑部不合不知。欲请州府凡断大辟罪人讫,逐季具有无申报刑部,仍俱录案款事节,并本判官、马步都虞候、司法参军、法直官、马步司判官名衔申闻,所贵或有案内情曲不圆,刑部可行覆勘。如此则天下遵守法律,不敢轻易刑书,非惟免有衔冤,抑亦劝其立政者。’臣等参详,伏以人命至重,国法须精,虽载旧章,更宜条理,诚为允当,望赐施行。”从之。十月,诏曰:“刑狱之难,古今所重,但关人命,实动天心,或有冤魂,则伤和气。应诸道州府,凡有囚徒,据推勘到案款,一一尽理,子细检律令格敕。其或有疑者,准令又谳,问大理寺亦疑,申尚书省,省寺明有指归,州府然后决遣。”
五年三月丙子,诏曰:“自大中六年已来,嫠耳称冤,决杖流配,诉虽有理,不在申明。今后据其所陈,与为勘断,剺耳之罪,准律别科。”六年秋七月庚辰,诏曰:“政教所切,狱讼惟先,推穷须察于事情,断遣必遵于条法,用宏钦恤,以致和平。应三京、邺都及诸道州府,见禁诸色人等,宜令逐处长吏,常切提撕,疾速决遣,每务公当,勿使复有滞淹。”八年四月壬申,敕:“朕自临寰宇,思致和平,以四海为家,虑有一物失所。每念狴牢之内,或多枉挠之人,属此炎蒸,倍宜轸悯,冀绝滞淹之叹,用资钦恤之人。应三京、邺都及诸道州府见禁罪人等,宜令逐处长吏,严切指挥本推司及委本所判官,疾速结绝断遣,不得淹延,及致冤滥,仍付所司。”
开运二年五月壬戌,殿中丞桑简能上封事曰:“伏以天地育万物,广博厚之恩;帝王牧黎元,行宽大之令。是知恤刑缓狱,乃为政之先;布德行惠,实爱民之本。今盛夏之月,农事方殷,是雷风长养之时,乃动植蕃芜之际。宜顺时令,以宏至仁。窃以诸道州府都郡县应见禁罪人,或有久在囹圄,稍滞区分,胥吏舞文,枝蔓乃众。捶楚之下。或陷无辜;缧绁之中,莫能自理。苟一人拘系,则数人营财,物用既殚,工业亦罢。若此之类,实繁有徒,切恐官吏因循,浸成斯弊。伏乞降诏旨,令据在刑狱,委长吏亲自录问,量罪疾速断遣,务绝冤滥,勿得淹留,庶免虚禁平人,妨夺农力,冀召和气,以庆明时。”敕曰:“囹圄之中,缧绁之苦,奸吏苟穷于枝蔓,平人用费于货财,由兹滞淹,兼致屈塞。桑简能体兹轸悯,专有敷陈,请长吏躬亲,免狱官抑逼,深为允当,宜再颂行。宜依。”十月甲子,秘书省著作郎边玕上封事曰:“臣闻从谏如流,人君之令范;极言无隐,臣子之常规。盖欲表大国之任人,致万邦之无事,前文备载,可举而行。伏以皇帝陛下,德合上穹,运膺下武,旰食宵衣而轸念,好生恶杀以推仁,几措典刑,固无冤枉。然以照临之内,州郡尤多,若不再具举明,伏恐渐成奸弊。臣窃见诸道刑狱,前朝曾降敕文,凡是禁系罪人,五日一度录问。但以年月稍远,渐致因循。或长吏事烦,不暇躬亲点检;或胥徒启幸,妄要追领证明。虑有涉于淫刑,即恐伤于和气。伏乞特降诏敕。自今后诸道并委长吏五日一度,当面同共录问,所冀处法者无幸,衔冤者获伸。俾令四海九州,咸歌圣德;五风十雨,永致昌期。”敕曰:“人之命无以复生,国之刑不可滥举。虽一成之典,务在公平;而三覆其词,所宜详审。凡居法吏,合究狱情。边玕近陟周行,俄陈谠议,更彰钦恤,宜允申明。”
三年十一月丁未,左拾遗窦俨上疏曰:“臣伏睹名例律疏云:死刑者,古先哲王,则天垂象,本欲生之,义期止杀,绞斩之坐,皆刑之极也。又准天成三年闰八月二十三日敕,行极法日,宜不举乐,减常膳;又刑部式,决重杖一顿处死,以代极法,斯皆人君哀矜不舍之道也。窃以蚩尤为五虐之科,尚行鞭朴;汉祖约三章之法,止有死刑。绞者筋骨相连,斩者头颈异处,大辟之目,不出两端,淫刑所兴,近闻数等。盖缘外地,不守通规,肆率情性,或以长钉贯篸人手足,或以短刀脔割人肌肤,乃至累朝半生半死,俾冤声而上达,致和气以有伤。将宏守位之仁,在峻惟行之令,欲乞特下明敕,严加禁断者。”敕曰:“文物方兴,刑罚须当,有罪宜从于正法,去邪渐契于古风。窦俨所贡奏章,实裨理道,宜依所奏,准律令施行。”
汉乾祐二年正月,敕:“政贵宽易,刑尚哀矜,虑滋蔓之生奸,实轸伤而是念。今属三元改候,四序履端,将冀和平,无如狱讼。应三京、邺都、诸道州府见系罪人,委逐处长吏躬亲虑问,其于决断,务在公平,俱见其情,即为具狱,勿令率引,遂致淹停,无纵舞文,有伤和气。”四月甲午,敕曰;“月届正阳,候当小暑,乃挺重出轻之日,是恤刑议狱之辰,有罪者速就勘穷,薄罚者画时疏决,用符时令,勿纵滞淹。三京、邺都、诸道州府在狱见系罪人,宜令所司疾速断遣,无致淹滞枉滥。”五月辛未,敕:“政化所先,狱讼攸切,不惟枉挠,兼虑滞淹。适当长养之时,正属熇蒸之候,累行条贯,俾速施行,靡不丁宁,未曾奏报,再颂告谕,无或因循。应三京、邺都、诸道州府,诏至,宜具疏放已行未行申奏,无致逗留”
周广顺三年四月乙亥,敕:“朕以时当化育,气属炎蒸,乃思缧绁之人,是轸哀矜之念,虑其非所,案鞫淹延,或枉滥穷屈而未得申宣,或饥渴疾病而无所控告。以罪当刑者,惟彼自召,法不可移;非理受苦者,为上不明,安得无虑。钦恤之道,夙宵靡宁。应诸道州府见系罪人,宜令官吏疾速推鞫,据轻断遣,不得淹滞。仍令狱吏,洒扫牢狱,当令虚歇;洗涤枷械,无令蚤虱;供给水浆,无令饥渴。如有疾患,令其家人看承,囚人无主,官差医工诊候,勿致病亡。循典法之成规,顺长嬴之时令,俾无淹滞,以致治平。”又,赐诸州诏曰:“朕以敷政之勤,惟刑是重,既未能化人于无罪,则不可为上而失刑。况时当长嬴,事贵清适,念囹圄之闭固,复桎梏之拘縻,处于炎蒸,何异焚灼。在州及所属刑狱见系罪人,卿可躬亲录问,省略区分。于入务不行者,令俟务开系;有理须伸者,速期疏决。俾皆平允,无至滞淹。又以狱吏逞任情之奸,囚人被非法之苦,宜加检察,勿纵侵欺。常令净扫狱房,洗刷枷匣,知其饥渴,供与水浆,有病者听骨肉看承,无主者遣医工救疗,勿令非理致毙,以致和气有伤。卿忠干分忧,仁明莅事,必能奉诏,体我用心,眷委于兹,兴寐无已。余从敕命处分。”
显德元年十一月,帝谓侍臣曰:“天下所奏狱讼,多追引证,甚致淹延,有及百余日而未决者。其中有徒党反告者,劫主陈诉者及妄遭牵引者,虑狱吏作幸迟留,致生人休废活业,朕每念此,弥切疚怀。此后宜条贯所在藩郡,令选明干僚吏,当其诉讼。如狱不滞留,人无枉挠,明具闻奏,量与甄奖。”
内外官当赎之法,梁、唐皆无定制,多示优容,或因时分轻重。晋天福六年五月,尚书刑部员外郎李象请:“今后凡是散官,不计高低,若犯罪不得当赎,亦不得上请详定院覆奏。应内外文武官,有品官者自从品官法,无品官有散试官者,应内外带职廷臣宾从、有功将校等,并请同九品官例。其京都运巡使及诸道州府衙前职员、内外杂任镇将等,并请准律,不得上请当赎。其巡司马步司判官,虽有曾历品官者,亦请同流外职。准律。杖罪以下,依决罚例,徒罪以上,仍依当赎法。”至周显德五年七月,新定《刑统》:“今后定罪,诸道行军司马、节度副使、副留守,准从五品官例;诸道两使判官、防御团练副使,准从六品官例;节度掌书记、团判官、两蕃营田等使判官,准从七品官例;诸道推巡及军事判官,准从八品官例;诸军将校内诸司使、使副、供奉、殿直,临时奏听敕旨。”由是内外品官当赎之法,始有定制焉。
卫王温王各二千五百户。同上月敕。
宁王宪。薛王业。庆王潭。忠王亨。棣王洽。鄂王清。各二千户。开元二十一年四月一日敕。
荣王琬以下。各三千户。开元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敕。
楚王豫。一千户。至德二载十二月十五日敕。
雍王适。二千户。宝应二年七月十一日敕。
郭子仪。二千户。大历十四年闰五月十五日敕。
浑瑊。一千八百户。(检年月未获。)
裴寂。一千五百户。贞观二十三年九月八日敕。
荆王元景。二千五百户。武德九年十月八日敕。
武三思。一千五百户。神龙元年正月五日敕。
李光弼一千五百户。广德二年七月十一日敕。
仆固怀恩。一千五百户。同上月日敕。
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元龄。杜如晦。各一千三百户。并武德九年十月八日敕。至永徽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诏。房元龄所封。不须依例减降。
新都。宜城。定安公主。各一千三百户。并神龙元年十月三日敕。
长孙顺德。柴绍。罗艺。赵郡王孝恭。各一千二百户。同上敕。
王武俊。一千二百户。(检敕未获。)
刘宏基。一千一百户。显庆元年敕。
李绩。一千一百户。总章元年十二月敕。
韩游瑰。一千一百户。(检敕未获。)
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各一千户。武德九年十月八日敕。
武士?。一千户。显庆四年七月敕。
武攸暨。一千户。神龙元年正月十八日敕。
宣城公主。一千户。神龙元年十二月二日敕。
薛崇简。一千户。唐隆元年六月二十五日敕。
邠王守礼。一千户。唐隆元年七月四日敕。
永穆公主。一千户。开元十年敕。
乐安王瑗。一千户。开元二十四年七月十四日敕。
高都公主以上。各一千户。开元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七日敕。
鱼朝恩。一千户。大历五年三月敕。
田承嗣。一千户。大历八年二月三日敕。
高士廉。九百户。段志元。九百户。贞观元年敕。
魏征。九百户。贞观十七年正月敕。
李晟。李元谏。各九百户。(检敕未获。)
李湛。八百户。神龙元年正月十八日敕。
李辅国。八百户。宝应元年三月三日敕。
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各七百户。武德九年十月八日敕。
李多祚。敬晖。桓彦范。张柬之。崔元暐。并七百户。神龙元年十二月二日敕。
姜皎。七百户。先天二年七月十八日敕。
刘幽求。七百户。先天二年八月十一日敕。
马燧。七百户。唐朝臣。五百五十户。(检敕未获。)
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各六百户。武德九年十月八日敕。
温嘉顺。六百户。(检敕未获。)
魏元忠。五百五十户。神龙元年十二月二日敕。
李靖。五百户。贞观四年八月敕。永徽二年十月九日诏。李靖所食封。不须减。
段秀实。五百户。李抱真。五百户。兴元二年二月敕。
陈仙奇。五百户。贞元二年四月敕。以杀李希烈功也。
李愬。五百户。元和十二年十一月敕。
刘悟。五百户。元和十四年二月敕。以杀李师道功也。
田宏正。三百户。张子良。田少卿。李奉仙。各一百五十户。元和二年十一月敕。以擒李锜功也。
史奉敬。五十户。长庆元年二月敕。以破吐蕃功也。
缘封杂记
贞观二十三年九月八日敕。诸王并宜食一千户封。霍王元轨常使国令征封。令自请依诸国赋。贸易取利。元轨曰。汝为国令。当正吾失。反说吾以利耶。
神龙二年七月十四日制。功臣段志元。屈突通。萧瑀。李靖。秦叔宝。长孙顺德。刘宏基。宇文士及。钱九陇。程知节。庞卿恽。窦悰。苑君璋。李子和。张平高。张公谨。梁恪仁。安修仁。秦行师。独孤卿云。苏定方。李安远。郑仁泰。杜君绰。李孟尝等二十五家。所食实封。并依旧给。
其年十一月一日敕。皇太子在藩府日。所食卫府封物。每年便纳东宫。给事中卢灿驳奏曰。伏以皇太子处继明之重。当主鬯之尊。岁时限用。自可有司供拟。又据周礼。诸司应财器。岁终则会。唯王及太子不会。此则储蓄之费。咸与王同。今与列国诸侯齐衡食封。岂所谓宪章古昔。垂法将来者也。上纳其言。十一月五日敕停。
余恂,余日新次子。字孺子,号岫云,又号天机子,龙游县城人。生而颖敏异凡,十五为诸生,名噪痒序。凡诸子百家无不毕览,每试辄冠军。顺治八年举浙江乡试第一,九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十三年,拜左春坊、左谕德。同僚以恂心性坦白,戏称“天机子”,恂遂以自号之,清世祖知道后,亦如此称之。后任福建学政,引疾归里,时三十三岁也。在龙游西湖以东建霁阁大水楼。居乡二十年,热心乡梓,一邑称善。并为知县卢灿编撰龙游县志十卷。祀乡贤。
《龙丘山 》
半灵岩宝启,九曲翠屏速。
瀑溅晴峰雨,云蒸仙灶烟。
登临怀往迹,栖逐历群贤。
潇潇衣冠在,清风满洞前。
《金山庵二首》
曲磴千盘上,丛林一径穿。
山腰喧暗水,树杪出平田。
地迥人天外,云生杖屦边。
残碑犹可读,芟薙忆当年。
迢递看如见,峥嵘到复增。
樵归鸟际路,岚湿佛前灯。
偃息依丛竹,攀跻仗短藤。
犹传双梵宇,更在白云层。
《鸡鸣岩二首》
傍岩开佛舍,岩下碧流深。
坐进松花酿,行寻枫叶林。
云山遥入画,水石自成吟。
濠濮心同远,无劳丝竹音。
常日高楼望,时时见此山。
峥嵘孤塔外,回合两川间。
树老排云碧,岩深宿雨班。
到来回首地,咫尺隔溪湾。
胜侣佳辰恣共寻,东山风月称登临。敢将丝竹希前迹,自觉烟霞惬素心。细草平铺春色远,疏篁斜驻夕阳深。移樽更向高岗顶,岩壑冷冷起暮吟。
《登灵鹫岩》
共访灵岩古道场,寒云萧瑟敛朝阳。林间经入峰头暝,花底泉流洞口香。楼阁纵横增眺望,山川亳末细平章。振衣咫尺天门近,飘渺真同万里翔。
楼影涵群动,苍茫生远汀。
山川供太白,城郭入空青。
波远疑浮客,松高欲作亭。
忆曾江上宿,仿佛似中冷。
《白衣岩》
谁道新增斧凿痕,嵌空归迹薜萝存。
风帆细数中流楫,云树遥分隔岸村。
千顷寒潭供引镜,半城夕照对开尊。
潮音洞壑真如在,仿佛光疑现普门。
《含辉宫》
十年不至景灵宫,步屐重来忆往踪。开户旧当临涧竹,携书曾过隔林松。一时宵事欢春社,几处春声接暮种。俯仰忽惊风景异,寒林萧瑟惨秋容。
《翠光岩用胡宗宪韵》
轻风一叶泛沦漪,啸侣同游慰夙期。
岩壑凌空真作室,云烟绕岸自成帏。
濯缨喜傍澄江近,挥盏愁看绿照移。
何事当年横槊意,题诗欲拟砚山碑。
《龙丘先生祠有感》
君不见,龙丘先生生东京,高隐避世称独醒。贤人在邑邑为重,城郭遂以龙丘名。古人姓氏真不朽,往往山川同其久。我亦先生之邑人,出处惭惶空俛首。先生有屋九峰巅,先生有友钓台边,龙丘之山严子濑,客星万古名双悬。先生以往祠山麓,俎豆春秋岁相续。一自苍桑烽燧多,栋宇为薪蔓草绿。即今怀古悼遗踪,仰止高山怅莫从,欲识先生何处是,亭亭祠边一苍松。
《发祥庵赏桂两首 》
初地传双树,门开傍水滨。
竹林如避客,花气自迎人。
小坐依幽砌,轻烟净远尘。
真来香国里,金粟忆前身。
烂漫向空庭,童童车盖青。
丛条回澹目,细叶散繁星。
色静灯常映,香消雨乍轻。
悟来无隐意,不必问风铃。
《乌石山次黄广文韵》
积晦始初开,盘纡度蹬来。
云根风削就,人语鸟飞回。
遗柟基空在,精忠迹未灰。
犹思屯万骑,倚马驻高台。
《姑蔑行》
衢州古姑蔑地也,郡小而贫,苦贼苦饥无虚岁,乙未尤甚,民旦晚且尽矣。无民何以有土地,不揆鄙拙为姑蔑行五百字代达下情,以俟采风之献。
姑蔑浙水东,昔在全盛日,烟火蔼相通,盖藏盈百室,桴鼓静无虞。天行岁多吉,秋成输井税。覚然靡所绌,风俗习太康,上下皆胶漆,崇极理必圮,时序有萧杀,大难有戡除,残孽犹奔突,攘攘白马从,聚乱如蚁虫,窜伏岩壑间,以此为窟穴,。虽无州府患,此辈未云灭,毒螫遗四邻,剽夺到蓬蒿。兵者饥之源,影响逾箭疾,父老数年来,未见仓庚实,曰唯岁乙未,惆怅尤难述。方春举趾初,南亩土膏发,播种亦始新,霖雨何秩秩,殷轸雷霆斗,豗划波涛坼,积潦排山根,弥望百里没。颖粟未在田,征呼己及闼,伤哉此孑黎,何以资膏血。昨者日出杲,农夫欣相悦,敢视箐蒌盈,万一升斗活。既晴不复雨,皇天胡酷烈!维时方军兴,舟挂朔吴越,旌旗暗江徼,戈铤积霜雪,供应责有司,本自闾阊出。师行甚分明,邑小实仓卒,辍被桔槔劳,峙此刍茭物,刍茭有时供,炎赫何时绝,旱气如干柴,六月至十月,青草野尚枯,何况在秔秫。盗贼用民劳,其势滋莫遏,焚荡无完村,瓦砾同一辙,公然离其巢,眈眈及城阙,杀僇兼笙竿,非无防戍卒,死者声烦怨,存者生意竭。居上岂不矜,惠养难遽说,朝廷有输将,所以代稻秸,筐篚古王制,锱铢讵容执,逋负愆缺供,义合受鞭抶,所嗟典鬻资,十未能当一,吾闻群盗初,本亦服钱铚,驱扑使之然,仁者宜战憟,煌煌涣汗音,若保仅饥渴,刺史非龚黄,长吏亦明哲,岂第夙所持。抚绥应有术,自当苏疮痍,重冗妖氛豁。予也下邑人,枌榆实过恤,厝火宁不燃,曲突甘居拙。洒涕献斯篇,南望正萧瑟。
《泮林八咏和黄符禺广文韵》
西湖
湖水不在广,有托乃得名。郁哉泮宫前,方塘贮城阴,诗书播余泽,披拂风泠泠,仰见峦岫浮,天然成丹青。桃李焕被发,遥映宫门春。试问西子湖,孰与弦歌声。
印心台
台势欲浮空,中流屹然在。以之补地气,不独资爽恺。荒榛久蔽污,启辟自今载。芰荷环左右,化雨每沾洒。星桥法斗杓,观象得神解。游屐任纵横,功身身不宰。
(此等诗甚为无趣,姑且兹录二首)
《过童坛里许有石屋洞,深广各数丈,其高可仰也,诗以纪之。》
洞口翳日月,峪岈势参错。萝条入晦冥,径转敞幽壑。公然成夏屋,穹窿垂四幕。冰柱撑虚空,风穴司槖籥。雕嵌转玲珑,周遭更回薄。露泫乳欲流,云晴掌如削。不知巨灵手,何年事斧凿。混沌一以开,终日厉峰锷。铿訇潜籁生,荡漾虚光泊。信关难久留,山鸣石欲落。
抱石按:余恂一族乃龙邑望族,文化世家,绵延至民国余绍宋辈,代有才人。兹录余恂上下人物,见于《县志》者:
余炜,夙负隽才,博综典籍。弱冠补诸生,知县涂杰深器重他,学者称成吾先生。祀乡贤。
余日新,余炜子。天资明敏,力学好古。天启元年举人,崇祯七年进士,授福建漳浦县知县。十五年擢监察御史,后迁山东巡按。祀乡贤。
余忱,日新长子。嗜学好古,每刻阴程课,至耄年犹不懈,淹贯经史百家言。作为诗文,沉雄高古,天真烂然。与尢侗、韩菼、李渔、徐复等均有和诗赠答。于西湖南面穿池引流筑镜园,亦名西园,其中有最阁、非水舟诸胜,结构闲雅。
余恂,日新次子。
余勉,恂长子。豪迈有大志,善属文,千言立就。康熙十一年拔贡,入太学,为徐乾学所器重。耿精忠兵燹后,知县卢灿修北泽堰、清查田亩、建文昌桥等诸役,勉倾力支持。
抱石顺便讲个与余恂有关的神鬼故事:
辛卯年,浙江科举考试即将开始前,有人梦见诸神聚会,考校和监察此次应中榜的几位考生。第一名的是个叫钟朗的人。有一女子前来诉怨,中间坐的那位神说:“该生不可中。”于是,要另找一人补名。旁边的一位神答道:“可以让孺子代替他吧?”此人醒来后,将梦告诉钟朗,并问明原因,才知道原来钟朗曾淫污了家里的婢女,导致婢女怀孕,但钟的妻子不能容纳该婢女,婢女就跳河自杀而死。此后钟朗时常内心不安,听到了这个梦后,更加恐惧。此次大考揭榜,钟朗果然没有考中。有个叫余恂的人中了第一名,所谓“孺子”,正是余恂的字。不久,钟朗的妻子病死了,钟朗更加害怕了。于是发愿忏悔,力行善事而不敢懈怠。结果,第二年,也就是甲午年的科举,钟朗仍考中解元。(见于梦醒居士的《重写戒淫证集》)
名字错误。应该叫极品捡漏王卢灿。最新全文章节目录大全由网友提供卢灿,提供交流平台均可免费在线阅读最新章节。
卢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卢灿荣、卢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