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查哪些项目

登登百科 最新快讯 2022-12-26 199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继发性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查哪些项目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简述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包括:(1)肾脏病:肾动脉狭窄,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血透及肾移植后,肾发育不全,继发性肾脏病变(结缔组织病、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等)。(2)内分泌疾病: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变态综合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绝经期综合征。(3)血管病变: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4)颅脑病变:肿瘤,颅内高压,脑干损伤,脑炎。(5)其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特发性高血流动力综合征,高原病,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药物影响(糖皮质激素、拟交感神经药、甘草等)。

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现在越来越多人面临的疾病,临床上的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但是发病人群比较少,其危险性高,必须要及早治疗,否则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在病因查出后通过治疗去除或者控制病因后,继发性高血压能被治愈或者明显缓解。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有肾实质性、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而精神问题引起的高血压也较常见。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其他疾病的危险性更高。所以,要提高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认识,只有明确了病因才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以及致残率。

虽然继发性高血压的危害较大,诊断和治疗也容易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混淆,但只要患者能详细向医生提供发病前后相关信息和症状,医生会安排相对应的检查。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

导致发生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较为复杂,但通常有以下这些:

1、内分泌性引发的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以及肢端肥大症。这些疾病或是因为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又或者是垂体肿瘤引起前叶分泌过多,有或者是其他的内分泌失调。

2、肾性也是引发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其中肾实质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原因为原发或继发性肾脏实质病变所致。此外,还有血管性高血压,即肾动脉狭窄。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导致患肾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明显增高,引起高血压及患肾功能减退。

3、还有其他因素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药物性高血压等。

继发性高血压能治好吗

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同时只要治疗合理,能有效缓解症状。由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病因不同,所以它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1、内分泌性高血压

多为良性,手术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术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

2、肾实质性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应低盐饮食(每日6g)。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者,宜选择摄入高生物价蛋白,并限制在0.3~0.6g/kg/d;在针对原发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积极控制血压在130/80mmHg,有蛋白尿的患者应首选ACEI或ARB作为降压药物;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均可作为联合治疗的药物;如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或有大量蛋白尿时,噻嗪类利尿剂无效,应选用袢利尿剂治疗。

3、肾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缩窄

可采取狭窄部位球囊扩张、支架置放改善狭窄部位的血压动力学异常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减轻体重和生活模式改良对OSAHS很重要,口腔矫治器对轻、中度OSAHS有效;而中、重度OSAHS往往需用CPAP;注意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对有鼻、咽、腭、颌解剖异常的患者可考虑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

5、药源性高血压

一旦确诊高血压与用药有关,应该停用这类药物,换用其他药物或者采取降压药物治疗。

6、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降压药物可选用转换酶抑制剂(ACEI),该药物有降低促红细胞酶活性从而使Hb下降。其他可选择用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吲哒帕胺(寿比山)或中枢α2兴奋剂可乐定等,服造血抑制剂如:羟基脲、环磷酰胺等,有效率达80~85%。必要时配合静脉放血,1~3天一次,每次300~500ml。

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是指由某些特定病因所引发的高血压症状[1]。高血压可造成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2]。

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率较以往显著提高。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中大约有 15% 属于继发性高血压[2]。通过筛查相关病因,可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靶器官发生严重损伤之前如果可以及时去除病因,能够有效实现治愈高血压,阻止病情继续进展[2]。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高血压发病时年龄低于 30 岁或超过 50 岁;伴有各种不合理的症状或体征;初始即为重度高血压或控制良好的血压突然加重;药物治疗难以达标[3]。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或不良后果与基础疾病相关,通常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程度更严重,进展速度更快,病情更加难以控制[3]。

高血压患者就医时,医生通常都会对患者进行初步筛查,评估是否属于继发性高血压。随后,对疑似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开展全面的检查,鉴别的主要依据在于患者的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影像学结果。医生将力争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2]。

继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在于采用个体化的策略,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1]。如果早期即开展必要的临床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或治愈高血压,避免或缓解对心、脑、肾等各处靶器官的损伤[1]。

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诊[4]。

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目前缺乏有效的方法完全预防[1]。及早开展基础疾病的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1]。

继发性高血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继发性高血压查哪些项目、继发性高血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