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安 黄永安华中科技大学

登登百科 最新快讯 2022-12-24 1714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黄永安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黄永安华中科技大学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全芳(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的成长历程

黄永安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建黄永安了全芳(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经过二十余载黄永安的辛勤耕耘,现已发展成为拥有50多家连锁店的大型烘焙企业,在月饼、面包、中西糕点等烘焙产品领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泉州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烘焙品牌之一。

目前厂区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规模,有高洁净GMP标准化的食品生产、多条世界先进的月饼生产流水线,是泉州地区最早取得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HACCP-EC-01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烘焙企业之一。

公司成立至今,一如秉承“以品质求生存,以创新促发斟,以诚信建合谐” 经营理念。全芳品牌在泉州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及美誉度,产品远销深圳、杭州、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区。

廿载辛勤耕耘 收获满园芬芳 —— 全芳(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创牌之路揭秘

事非经过不知难,满园芬芳开新花

新年伊始,泉州烘焙业喜讯频传:继全芳(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推荐,被认定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之后,该公司出品的全芳牌月饼、糕点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名牌产品”光荣称号。据了解,福建省烘焙企业中同时赢得这两项殊荣的惟全芳一家,书写了黄永安我市烘焙业品牌之路的新传奇!

在坊间,关于全芳的迅速崛起流传着多种版本的故事。从1987年创业时的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食品有限公司,进而实现从民营企业成功转型为现代规范化管理的泉州烘焙业龙头企业,全芳20年的创牌之路究竟蕴涵着怎样的成功秘诀?记者就此对全芳(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掌门人”黄永安总经理(下简称黄总)进行了专访。

开拓进取:20年实现三次飞跃

记者:黄总您好!结合全芳实际,您觉得一家企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黄总:20年的艰辛创业与开拓发展,全芳经历了三次质的飞跃:1987年是家庭作坊;1996年成立晋江东石全芳食品厂;1999年改名为泉州市全芳食品有限公司;2005年又更名为全芳(福建)食品有限公司。20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下,全芳在烘焙行业脱颖而出。现厂区面积3000多平方米,员工200多人,全市现已设有18家连锁店。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一个企业要发展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必须时刻要有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时刻洞悉社会和本行业的发展潮流与趋势;二是注重市场营销,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寻求市场差异化,追求服务个性化与多元化,这是市场制胜的法宝;三是要注重人才的引进,近几年来,我们加快了高精尖人才的引进步伐,特别是在市场营销、食品工程、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并积极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软硬件环境。

敢于创新:做烘焙业的领跑者

记者:我们知道,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消费者对食品有着特别挑剔的选择。全芳食品能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否在产品创新方面有独家秘方?

黄总(微笑):我们的成功秘诀就是坚持“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先行一步,敢于创新;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 这也是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铭记在心的企业精神。

我们始终要求自己要成为烘焙业的领跑者,在技术、产品、服务、管理和经营理念等方面追求不断创新。公司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带动技术更新,提高产品卫生和质量。采用传统手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在面包、月饼、馅饼、蛋糕方面自主研发出了全芳自己的招牌产品。全芳食品以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丰富、特色的美食风味,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誉,也获得了业界一系列的殊荣:2001年公司被航空公司指定为食品生产单位,2003年全芳食品成为国家监督抽查合格全国质量信得过食品,企业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HACCP国际食品安全认证……

此外,全芳自创业伊始,便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诚信是生意人立足之本、更是将企业做大的本钱”作为鞭策自己的经营哲学,实实在在做消费者最喜爱的产品。为打造企业品牌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从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跟进方面,均配备专业技术人才;在品牌宣传、质量管理、市场开拓和市场打假维权方面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品牌扩张:跑马圈地实现共赢

记者:全芳近几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您能否简要向我们介绍一下贵公司近期的发展计划?

黄总: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扩张的步伐要加快。公司今年计划实施的二期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将开设更多的连锁店服务广大市民。

早些年,我们企业正处于专卖店连锁经营的探索阶段,各方面经验尚不够成熟。对于外界有些人士一直要求加盟全芳连锁店,我们心中考虑甚多:第一原则就是要共赢,企业要有足够的实力帮加盟商赚到钱,否则一味的扩张加盟店将是对自己品牌最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始终站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扩张。如今,全芳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升,广大消费者对全芳食品的忠诚度和需求量也越来越高,现有的10多家连锁店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公司适时推出了“二期工程”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投资兴建新厂房;二是扩张直营连锁店和发展加盟连锁店。

届时,绿色、营养、健康、美味的全芳食品就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了。

奥鹏教育给我发短信怎么样?

⑴ 奥鹏学习网站怎么了解到自己的考试批次

1、查看抄录取批次:登录奥鹏学习平台,点击“自助学习系统”,展开后,点击“录取信息”;

2、查看学籍批次:登录奥鹏学习平台,点击姓名下方的“个人信息”,进入后点击右下角的“查看”;

3、查看期末考试批次:点击左侧“常用功能”下的“考试安排”

⑵ 奥鹏教育教学平台账号密码忘了,但是申诉它提示我的姓名生份证和电话号码与系统信息不符合是怎么回事

估计账号被盗信息被篡改,去报名的学校找老师帮你找回。

⑶ 奥鹏教育录取了就可以在学信网上查询到学籍吗

奥鹏教育录取了是否可以在学信网上查询到学籍:

可以的在学信网上查询到学内籍,不过需要时间,大概容是两三个月左右,具体的可以咨询下招生办。

⑷ 我通过奥鹏教育修的大专学历,预计2013年6月份能在学历网查到毕业信息,但是毕业证在7月以后才能下发。

这个需要你的毕业院校出具学籍证明和学历证明。

⑸ 奥鹏教育我以前学习过,现在怎么没有信息,手机号和身份证都登录不了

你好,可能是时间太长数据被清除了吧,如果账号密码是正确的又登陆不上就重新注册吧。

⑹ 奥鹏教育录取了就可以在学信网上查询到学籍吗

奥鹏教育是与学校合作授权的报名招生学习平台,只要报名考试通过被录取了,就会在学信网上查到学籍,可能会有延迟录入,请耐心等待。

⑺ 广州市奥鹏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来****所在地:广源东省注册资本:10.000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黄永安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暂无登记机关: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天河分局注册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268号商场2层S066房

法定代表人:黄永安

成立时间:2012-11-08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10600070339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268号商场2层S066房

⑻ 在奥鹏教育上报名之后 给我发了短信让我去验证奥鹏学员信息 也有奥鹏卡号为什么验证时说我没报名呢

再核实清楚填写信息和输入的信息是否正确。

⑼ 学习了奥鹏信息技术后期待什么

做作业考试

抗日时什么炮能打十五公里

老萨谈国军的雷神之锤--抗战中的sFH18 150毫米榴弹炮(抗战重武器系列)

           

                    

导读:抗战期间重创日军的150毫米口径sFH-18榴弹炮抗战期间黄永安,中国军队使用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当属来自德国的sFH-18型150毫米口径榴弹炮。它参加黄永安了抗战期间的数场重大战役,是日军颇为忌惮的“战争之神”。中国军队有了重炮sFH-18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和克虏伯公司在上世纪20年代联合研制的重型火炮,其中莱茵金属研制炮身,克虏伯研制炮架,生产由两家公司合作完成。该炮用于提供战役火力支援,消灭敌纵深兵力,破坏坚固工事和技术兵器。1934年,中国筹建重炮部队,决定向德国购买重炮,并明确提出要          

     

                       

         

抗战中,国军的火炮数量始终是严重不足,大体保持在200门左右。而苏军在柏林战役中,一次就使用火炮1万4000多门。即使我们的敌人日本,黄永安他的一个师团标准配置也有30多门野炮或者山炮,而一个师团不过1,2万人,日军在华有100多万重兵,双方炮兵力量是极为悬殊的。如果说 炮兵本来就敌强我弱,那么重炮更是完完全全的一边倒,国军的重炮几乎是没有。但就是这一点微不足道的重炮,却仍然在抗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主要还是国 军炮兵官兵们的英雄无畏。

重炮是炮兵的支柱力量

这里老萨首先要说说大口径榴弹炮的重要作用!一战和二战时期,仍然一支陆军,不能不装备大口径的榴弹炮。道理很简单,大口径榴弹跑或者加农炮,才是一支军队最强有力的攻坚和杀伤武器。

一战的例子在前,没有大口径火炮的部队,即使轻型火炮再多,也很难和敌人对抗。以当年的沙俄陆军来说,它动员的兵力高达1500万,同协约国美英法部队的总和基本一致,沙俄还有7000门火炮。实战中,俄军却被仅有500万兵力的德军接连重创,官兵伤亡超过德军数倍。在各大战役,俄军只要遇到德军基本都是以惨败告终。以一战期间,俄军对德军最辉煌的东普鲁士战役为例,最终俄军伤亡高达惨 败逃离德国境内,伤亡27万多人,光是被俘的就近10万之众。两个集团军司令之一的萨姆索诺夫将军兵败自杀!而德军此战仅仅伤亡2.5万人,大获全胜。

有 趣的是,虽然德军有1万4000多门火炮,比俄军多一倍,但毕竟德军要在东西两线作战,火炮一分也就和俄军差不多了。关键在于,德军火炮的配置比俄军要强 大太多。整个俄军只有100多门重炮,而德军则有1000多门,双方在重炮上有着极大差距。反应在具体战斗中,德军进攻中具有强悍的重炮兵力量,可以有效 摧毁俄军坚固工事,打垮日军轻炮兵阵地,更有极大的心理威慑力。防御中,俄军如果不能摧毁德军重炮阵地,就会遭受非常大的伤亡,就算胜利也是惨胜。

为什么会这样黄永安?主要是俄国国土面积辽阔,部队经常要在上千公里范围来回转战。所以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军强调机动炮兵的作用,轻视重炮兵,结果在一战中吃了大亏。

二 战中,苏军就装备了大量重炮,这些火炮的性能也比较优秀,让进攻苏联的德军和日军都受到惨重损失。尤其诺门罕的日军,被苏军重炮打的一塌糊涂,连伪满洲国 皇帝溥仪都知道苏军重炮比日军厉害。而后期的反攻中,苏军重炮兵将纳粹第三帝国的一切坚固防御撕的粉碎。第三帝国心脏柏林在俄军的猛攻下,全城百分之九十 几都成为一片废墟。

所以任何一个国家的陆军来说,重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重炮,不但你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攻能力,连防御也不可能很成功。因为任何一直没有进攻能力的军队,都必然会在防御战中惨败,自古以来,就没有所以依靠单纯防御作战胜利的先例!

对于这一点,国民政府高层也非常清楚。

国民政府在30年代中原大战以后,逐步实质性的控制中国,并且开始对炮兵的整顿工作。

当时中国的400多门火炮里面,重炮屈指可数。除了北洋时期留下几门舶来品的老古董,就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仿造日本的一批大口径重炮,主要是仿造日本38式150毫米野战榴弹炮。这些火炮数量稀少,性能也非常落后。

张作霖的沈阳兵工厂先后仿造过两种150毫米重炮,一种是日本38式150毫米榴弹炮,一种则是大正四年150毫米榴弹炮。

前者在东北叫做辽造民国十四年式150毫米野榴弹炮,后者叫做辽造民国十九年式150毫米榴弹炮,这两种重炮性能大同小异。

在1928年,东北军编组了两个重炮团,第六团装备150毫米榴弹炮16门,第七团装备150毫米榴弹炮16门,一共32门。其中有21门是仿造的辽造民国十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占了一大部分。

可惜,这些炮都是很垃圾的。

以仿 造最多的日本38式150毫米野战榴弹炮来说(共仿造21门),这种火炮是日本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905年)研发的,射程只有区区6公里,在二战中根 本无法有效使用!在炮战中,连各国轻型的山炮野炮(射程都超过6公里,有的高达10公里)也可以轻松压制黄永安他们,日本也早就停止这种火炮的生产。

在九一八事变期间,东北军炮兵部队损失了一般,从10团变为残缺不全的6个团,余下重炮全部编入炮兵六旅序列,旅长黄永安。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张学良密令在洛阳的黄永安起事,攻占洛阳。黄永安旅长深明大义,并且非常识时务,率全旅归顺国民政府。由此,该旅成为中央炮兵的一部,它下属炮17团,装备着16门辽造民国十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随后被改变为中央军炮兵第8团。

这个团的日式150重炮实在是老旧不堪,根本无法有效使用,仅仅能在防御作战中起到一些微弱作用,略胜于无而已。

针对当时中国重炮的可怕场面,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冯.塞克特将军忧心忡忡。

冯.塞克特将军被希特勒誉为德国国防军之父,他在一战之后巧妙的规避凡尔赛条约,逐步重建了德国陆军。所以,在蒋介石表示他需要德国顾问帮助建立新式军队以后,希特勒就将这位已经60多岁高龄的元老派到中国来。

冯.塞克特将军对中国的贡献是二个,一是在他的建议下,中国组建了一些有德国元素的所谓轻装步兵师,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国军的战斗力。二是他促进了中德军事贸易,其中一个重要的贡献也就是帮助中国建立了一支小规模的新式炮兵部队。

当时的冯.塞克特将军认为,中国军队虽然有接近200万的规模,但武器装备极为低劣,训练很差,补给不足,还不如德国一战时期的民兵部队。这样庞大的部队,对于国家国防其实帮助并不大,相反为了养这么多战斗力低下的部队,反而会消耗很多的物力财力,得不偿失。

按照冯.塞克特将军的建议,中国应该用自产的武器和从德国进口的大量武器,建立一支拥有80个师为骨干的新式陆军。

相比前任顾问乔治·魏泽尔的不切实际,冯.塞克特将军认为以中国衰弱的国力,不可能在几年内建立拥有较多重武器的陆军,只能建立所谓的轻装师。

所谓轻装师就是主要依靠轻武器和少量轻型火炮作战,战斗时利用铁路线运输,然后通过高速步行行军赶到战场。

蒋介石采纳了冯.塞克特将军的建议,并且购买了一批德式武器装备以及轻型火炮,开始组建部队。

不过,冯.塞克特将军却又告知蒋介石,还是需要组建一支重炮部队。

冯.塞克特将军说:以德军在一战中的经验来说,由于现代野战工事要塞工事的强度都很高,如果是进攻,就务必需要100毫米以上口径的榴弹炮。轻型火炮,对于这些工 事是毫无作用的。如果没有重炮,进攻的难度会极大,甚至是不可能胜利的。即便是防御作战,也需要一支大口径火炮部队能够有效压制敌人的火炮,给予敌人较大 的伤亡。如若不然,防御一方的炮兵必然无法有效作战,那么这仗也就先输了六成。

在蒋介石表示目前财力难以购买较多重炮的时候,冯.塞克特将军诚恳的说:这一点我非常清楚,重炮的价格确实很高,贵国财力有限,轻武器尚且购买不足,何谈重炮。不过,作为一个国家的军队来说,重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没有,恐怕就是完全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了。所以我建议阁下,至少装备2个重炮旅,大概100门左右的火炮。数量是少了,终究比没有要强。 不过,贵国千万不能购买性能低下的重炮,比如一战那种马拉的大炮。而需要购买具有优秀的机动能力的,最先进火炮。这样一旦战争爆发,可以利用公路网将他们 到处调动,运输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这样2个旅可以当做老式的4,5个重炮旅使用。

蒋介石和他的高级军官们经过仔细研究,认为冯.塞克特将军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最终决定采纳!

1934年初,国民政府军政部正式开始采购新式重炮。消息一出,立即有多家欧洲火炮公司前来联络,包括捷克的斯柯达公司,法国施耐德公司,德国的莱茵金属公司和克虏伯公司。

冯.塞克特将军是个非常正直的军人,就像他曾经推荐了瑞典博福斯山炮,而并没有推荐德国的山炮一样,他并没有特别选择德国的重炮厂家。

冯.塞克特将军给中国人的建议是,这种重炮一定要能够高速机动,这样才能跟随轻装步兵有效作战,还能够在各个战场来回调动,弥补数量不足。同时,由于我们的敌人日军正在研发的150毫米重炮的射程,预计是15公里(实际上是12公里),所以新式重炮的射程不能小于15公里。

国民政府军政部完全采纳了冯.塞克特将军的意见,也提出了自己的小建议。1933年128上海会战期间,日军的军舰沿着长江西进,几乎开到了南京城下,国民政府被迫将首都搬迁到洛阳,准备长期抗战。当时国军的江防炮多是满清和民国初年购买的老古董,根本无法使用。而国军机动炮兵多是75毫米口径,对于这些军舰没有任何威胁。

鉴于日本杨子江舰队的巨大威胁,国军需要一些重炮来遏制敌人的军舰。所以,军政部又提出了重炮必须可以发射穿甲弹的功能。自然,在当年来说,用150毫米榴弹炮打装甲厚度只有10,20毫米的坦克是无稽之谈,这个穿甲弹就是对付敌人的军舰的。

除此以外,军政部对火炮的威力,精度,操作的简易度,使用寿命都要很高的要求。这种高要求下,捷克斯柯达公司,法国施耐德公司先后出局,而当时德国克虏伯公司受凡尔赛条约限制,当时并没有研发150毫米口径的重炮,仅仅是制作了炮架,那么唯一有实力应标的就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了。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黄永安和黄永安华中科技大学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