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胸满,以及胸满气逆是什么意思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刘渡舟
这一条论述的是二阳合病,重在太阳的证治。太阳和阳明经表证同时存在,当邪气重在阳明,可见自下利或者不下利但呕;如果重在太阳,表气郁闭导致肺气失宣降,可见喘;肺气不利所以胸满。这里用麻黄汤发汗散寒即可,但是肺和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可影响大肠腑气不利,导致大便不下,这时是不能用下法的。
胡希恕
这里也是太阳与阳明合病,没有下利,所以二阳合病不一定下利,不能断章取义。阳明病是胃家实,喘而胸闷,太阳和阳明都有喘。阳明的喘由下及上,例如胃里实的厉害,大便不通,向上压迫横膈膜,肺呼吸受阻,导致腹满而喘,这是阳明病的喘。
这里喘而胸闷是由于喘,呼吸短促,导致胸内部的内压增高,造成了胸闷。这是由于表不解,气不能旁达,向上走,这个喘是不能用下法的。喘而胸闷是以喘为主,由喘造成的胸满,不是腹满造成的,和阳明病没有关系,就是大便干燥,也不能吃泻药,而是要解表。
喘是表里都有的病症,里实造成的喘,如果用汗法,会越发汗越厉害;表证造成的喘,越下越坏,造成坏病。这一节主要是区别引起满和喘的原因,虽然提到太阳阳明合病,实际重点不在这里。
刘志杰
这一条和32.33.34条对比,病人不下利不呕,也没用用泻药,就是太阳伤寒合并阳明,喘而胸满,外有寒不能有汗,还有个阳明实热证,或者白虎汤证,这时候用白虎汤可能会出大问题。这条说的是表里同病,先解表,里证的实热阳证,不会死人,可以后治,不能让表邪入里发生坏病。抓住无汗和喘而胸满,就可以用麻黄汤了
满组词有:秩满、胸满、满弓、持满、满品、满崽、何满、满中、子满、满盘、满话、满舵等。
一、秩满 [ zhì mǎn ]
谓官吏任期届满。
《南史·虞寄传》:“前后所居官胸满,未尝至秩满胸满,裁朞月,便自求解退。”
二、胸满 [ xiōng mǎn ]
胸闷。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病》:“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
三、满弓 [ mǎn gōng ]
谓射箭时张弦引箭至箭头与弓把相及胸满的位置。
鲁迅《故事新编·奔月》:“胸满他一手拈弓,一手捏着三枝箭,都搭上去,拉胸满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
四、持满 [ chí mǎn ]
1、犹持盈。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沁水》:“五行险固,德能覆也,内贡回矣,使吾暴乱,则伐我难也,君子以为能持满。”
2、拉满弓弦。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3、谓持酒满杯。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二》:“夫行酒至蚡,蚡曰:‘不得持满。’”
张仲景将痰饮病分为狭义痰饮、溢饮、悬饮、支饮四种。其中支饮是指水饮之邪停聚于胸。
《金匮要略》中“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但是《医宗金鉴》认为“胸满”当作“腹满”。因为肺合大肠,饮热郁肺,肺气不宣,致大肠气机阻滞,所以正确的应该是“支饮腹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胸满
病证名。
胸部胀满不适。因风寒、热壅、停饮、气滞、血瘀等所致。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不同年龄的人胸闷,其病因不一样,治疗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
一、功能性胸闷(即无器质性病变的胸闷):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疲劳的感觉。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像这一类的胸闷可以说是功能性的胸闷,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
二、病理性胸闷(即有器质性病变的胸闷):胸闷不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内某些器官发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闷。如:
1.呼吸道受阻: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气管狭窄,气管受外压(甲状腺肿大、纵隔内长肿瘤);
2.肺部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
3.心脏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
4.膈肌病变: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5.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病理性胸闷可以突然发生,也可以缓慢发生。突然发生的多数是由于急性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急性哮喘、急性气管内异物心脏病急性发作、急性肺梗塞等。缓慢性的胸闷则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加重。儿童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纵隔肿瘤;青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
总之,对于胸闷必须引起重视,以免延误必要的治疗。你应该到医院去进行胸部透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等检查以及肺功能测定,以便临床医师进一步确诊。
收藏推荐 原文22条指出:“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误施下法,损伤胸阳,邪陷胸中,正气抗邪干上,致使胸由气机不畅而见胸满。邪正交争则见脉祝。且下后表证未解,发热恶寒等证尚存,故以桂枝去芍药汤治疗,桂枝生姜宣阳解表,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芍药为酸苦阴柔之品,用之恐叙邪不散,有碍胸满,故去而不用,使胸阳得伸,相对加强桂枝解表通阳之功。若太阳病误下,除见胸满证外,且出现脉微恶寒的证状,这是由子阳气损伤较季,识煦失职之象,故须在通阳解表的桂枝去芍药汤的基础上加附子,以扶助阳气。 原文22条指出:“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误施下法,损伤胸阳,邪陷胸中,正气抗邪于上,致使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满。邪正交争则见脉促。且下后表证未解,发热恶寒等证尚存,故以桂枝去芍药汤治疗,桂枝生姜宣阳解表,甘草大枣益气和中。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胸满和胸满气逆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