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症状 脊髓灰质炎症状有哪些

登登百科 财经精选 2022-12-28 256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脊髓灰质炎症状,以及脊髓灰质炎症状有哪些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小儿感染后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瘫痪后遗症,那么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怎样?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又有哪些?脊髓灰质炎的治疗又怎样?我们马上看一下。

脊髓灰质炎的症状

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怎样呢?

本病潜伏期为5-14天,临床上可表现多种类型:隐性感染;顿挫型;无瘫痪型;瘫痪型。

1、前驱期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亦可见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2、瘫痪前期前驱期症状消失后l-6天,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皮肤发红、有短暂膀胱括约肌障碍,颈后肌群、躯干及肢体强直灼痛,常有便秘。体检可见:三角架征:即患者坐起时需用两手后撑在床上如三角架,以支持体位;吻膝试验阳性,即患者坐起、弯颈时唇不能接触膝部;出现头下垂征,即将手置患者肩下,抬起其躯干时,正常者头与躯干平行。如病情到此为止,3-5天后热退,即为无瘫痪型,如病情继续发展,则常在瘫痪前12-24小时出现键反射改变,最初是浅反射、以后是深腱反射抑制、因此早期发现反射改变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3、瘫痪期自瘫痪前期的第3、4天开始,大多在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当体温退至正常后,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

4、恢复期瘫痪从肢体远端开始恢复,持续数周至数月,一般病例8个月内可完全恢复,严重者需6-18月或更长时间。

5、后遗症期严重者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部分瘫痪型病例在感染后数十年,发生进行性神经肌肉软弱、疼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称为“脊髓灰质炎后肌肉萎缩综合征”。病因不明。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脊髓灰质炎病人及携带病毒者均具有传染性,其中以发病前后传染性最大。本病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日常生活的相互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病毒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物、用具、玩具、手等,经口摄入传播。在发病早期,鼻咽部分泌物中存在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

1.卧床休息

患者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隔离40天,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2.对症治疗

可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每2~4小时湿热敷一次,每次15~30分钟;热水浴亦有良效,特别对年幼儿童,与镇痛药合用有协同作用;有条件可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天),连用2~3天,有减轻病情作用。早期可应用干扰素,100万U/d,肌肉注射,14天为一疗程;轻微被动运动可避免畸形发生。

小儿脊髓灰质炎症状

小儿脊髓灰质炎症状:前驱期

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

亦可见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

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小儿脊髓灰质炎症状:瘫痪前期

多数患者由前驱期进入本期,少数于前驱期症状消失数天后再次发热进入本期,亦可无前驱期症状而从本期开始。

患儿出现高热、头痛。颈背、四肢疼痛,活动或变换 *** 时加重。

同时有多汗、皮肤发红、烦躁不安等兴奋状态和脑膜 *** 征阳性等神经系统体征。

小婴儿拒抱,较大婴儿体检可见:

①三角架征即患者坐起时需用两手后撑在牀上如三角架,以支持 *** ;

②吻膝试验阳性即患者坐起、弯颈时唇不能接触膝部;

③头下垂征即将手置患者肩下,擡起其躯干时,正常者头与躯干平行。此时脑脊液出现异常,呈现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如病情到此为止,3~5天后热退,即为无瘫痪型。

如病情继续发展,则常在瘫痪前12~24小时出现腱反射改变,最初是浅反射、以后是深腱反射抑制、因此早期发现反射改变有重要临牀诊断价值。

小儿脊髓灰质炎症状:瘫痪期

临牀上无法将此期与瘫痪前期截然分开,一般于起病后2~7天或第二次发热后1~2天出现不对称性肌羣无力或弛缓性瘫痪,随发热而加重,热退后瘫痪不再进展。

多无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少见。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以下几型。

(1)脊髓型此型最为常见。

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不对称,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下肢及大肌羣较上肢及小肌羣更易受累。

但也可仅出现单一肌羣受累或四肢均有瘫痪,如累及颈背肌、膈肌、肋间肌时,则出现梳头及坐起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矛盾呼吸等表现。

(2)延髓型又称球型。

系颅神经的运动神经核和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被侵犯所致。

此型较少见,呼吸中枢受损时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

血管运动中枢受损时可有血压和脉率的变化,两者均为致命性病变。

颅神经受损时则出现相应的神经麻痹症状和体征,以面神经及第X对颅神经损伤多见。

(3)脑型

此型少见。表现为高热、烦躁不安、惊厥或嗜睡昏迷,有上运动神经元痉挛性瘫痪表现。

(4)混合型以上几型同时存在的表现。

小儿脊髓灰质炎症状:恢复期

一般在瘫痪后1~2周,瘫痪从肢体远端开始恢复,持续数周至数月。

一般病例8个月内可完全恢复,严重者需6~18月或更长时间。

小儿脊髓灰质炎症状:后遗症期

严重者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

部分瘫痪型病例在感染后数十年,发生进行性神经肌肉软弱、疼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称为“脊髓灰质炎后肌肉萎缩综合征”,病因不明。

脊髓灰质炎不同时期症状是怎样的?

1.潜伏期症状

潜伏期在3~35天。

2.前驱期症状

此期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头痛、腹泻或便秘等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炎的症状。

3.瘫痪前期症状

在前驱症状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而进入本期,故有双峰热之称。也可不经过前驱期而直接至瘫痪前期。此时若让患者坐起,患儿需双臂后伸支撑身体才能坐立,称为三脚架征,患者坐在床上屈膝,不能用下颌抵住膝部为吻膝征阳性,此两体征为该病的特点。此外,出现感觉过敏、拒抚抱、多汗等症状。

4.瘫痪期症状

多在病程的2~7天体温下降后出现瘫痪,且瘫痪范围逐渐扩大,随体温降至正常,瘫痪症状稳定。此期因病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

脊髓型

这种类型较为常见,下肢多为不对称性软瘫,其次可出现上肢瘫,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声音低微、缺氧等膈肌及肋间肌瘫痪的表现。

脑干型

延髓及桥脑易出现病变。有颅神经损伤时可出现面肌麻痹、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呼吸中枢麻痹的表现为呼吸浅弱、节律不整、呼吸暂停、严重缺氧。心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可导致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和休克。

脑型

表现为高热、神志不清、昏迷等病毒性脑炎的症状。

6.恢复期症状

四肢远端小肌群首先恢复,其次为大肌群,肌力的恢复需1年左右。

7.后遗症期症状

一般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症状是什么

脊髓灰质炎症状是什么

脊髓灰质炎症状是什么?脊髓灰质炎是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而很多人对于这个疾病的认识都不到位,那么脊髓灰质炎症状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脊髓灰质炎症状是什么1

1、前驱期

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亦可见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2、瘫痪前期

多数患者由前驱期进入本期,少数于前驱期症状消失数天后再次发热进入本期,亦可无前驱期症状而从本期开始。患儿出现高热、头痛、颈背、四肢疼痛,活动或变换体位时加重。同时有多汗、皮肤发红、烦躁不安等兴奋状态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神经系统体征。

3、瘫痪期

瘫痪期一般是在起病后2~7天或者是发热后的1~2出现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者是迟缓性瘫痪,并且会因为发热而导致病情加重。

多无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少见。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以下几型。

(1)脊髓型

此型最为常见。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不对称,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下肢及大肌群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但也可仅出现单一肌群受累或四肢均有瘫痪,如累及颈背肌、膈肌、肋间肌时,则出现梳头及坐起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矛盾呼吸等表现。

(2)延髓型

又称球型,系颅神经的运动神经核和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被侵犯所致。此型较少见,呼吸中枢受损时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血管运动中枢受损时可有血压和脉率的变化,两者均为致命性病变。颅神经受损时则出现相应的神经麻痹症状和体征,以面神经及第X对颅神经损伤多见。

(3)脑型

该类型相对来说是比较少见的,并且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烦躁不安以及嗜睡昏迷等症状。也会有运动神经元痉挛瘫痪的表现。

(4)混合型

以上几型同时存在的表现。

4、恢复期

一般在瘫痪后1~2周,瘫痪从肢体远端开始恢复,持续数周至数月,一般病例8个月内可完全恢复,严重者需6~18月或更长时间。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减轻恐惧,减少骨骼畸形,预防及处理合并症,康复治疗。

1、卧床休息

病人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2、对症治疗

可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每2~4小时湿热敷一次,每次15-30分钟;热水浴亦有良效,特别对年幼儿童,与镇痛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轻微被动运动可避免畸形发生。

3、瘫痪期

(1)正确的姿势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度。疼痛消失后立即作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避免骨骼畸形。

(2)适当的营养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大量水分,如因环境温度过高或热敷引起出汗,则应补充钠盐。厌食时可用胃管保证食物和水分摄入。

(3)药物治疗促进神经传导功能药物如地巴唑。

(4)延髓型瘫痪1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床脚抬高成20度~25度)以免唾液、食物、呕吐物等吸入,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使用静脉途径补充营养;2每日测血压2次,如有高血压脑病,应及时处理;3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者,需行气管切开术,通气受损者,则需机械辅助呼吸。

脊髓灰质炎症状是什么2

1、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有一个潜伏期,通常为5-14天。而后就会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多汗以及烦躁的症状。多数患者还有恶心、头痛、便秘、鼻炎以及咳嗽等情况出现。

2、在瘫痪前期,出现前驱期症状后的`一周之内,患者体温会再次升高,而且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的症状会加剧。还经常伴有皮肤发红、躯干和肢体强直的情况。

3、患者通常会在体温出现下降的时候瘫痪,而且还会逐步的加重,而在体温完全恢复正常的时候,瘫痪便会停止发展。但是瘫痪的后遗症还需要进行后续的治疗,虽然会改善症状,但很可能会无法治愈。

脊骨髓灰质炎的症状是什么?

脊髓灰质炎发作后,四肢会变得迟缓,并逐渐失去任何意识。当呼吸肌麻痹时,患者会出现哮喘、咳嗽无力和全身乏力。严重时,正常吸气时上腹部会出现凹陷。当膀胱肌麻痹发生时,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和尿失禁。脑干患者发病后,其症状主要体现在面部。患者会出现面瘫,吞咽严重时眼球运动受阻,会出现眼睑下垂等各种症状。各种类型的脊髓灰质炎由于呼吸、血管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而发生呼吸衰竭,严重的脊髓灰质炎患者可发生猝死。

脊髓炎的症状有哪些

脊髓炎的典型临床症状是以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若不积极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脊髓灰质炎症状,脊髓的损伤和炎症可会加重和扩散脊髓灰质炎症状,会遗留后遗症甚至瘫痪。

1、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的深浅感觉均丧失脊髓灰质炎症状,在感觉消失的上缘可有一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样异常,随着病情的恢复,感觉平面逐步下降,但感觉的恢复较运动慢,也不明显。有些患者发病后感觉和运动症状逐渐上升,甚至影响到延髓,称为上升性脊髓炎。

2、运动障碍:

(1)急性起病,迅速进展,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为四肢瘫或双下肢弛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患者常主诉不能完成某些动作,如上肢无力表现不能牢固持物,举臂无力和扣衣困难。

(2)下肢无力表现足尖拖地,上下楼和起坐困难等。脊髓休克期可持续3~4周。

(3)脊髓休克期过后,肌力从远端开始恢复,损伤节段以下锥体束征阳性,肌张力及腱反射逐渐恢复,患者常主诉易疲劳,行走时两下肢僵硬或行动笨拙。脊髓严重损伤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尿便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膀胱充盈过度,可有充盈性尿失禁脊髓灰质炎症状;大便失禁或便秘。病变水平以下皮肤干燥,无汗,指甲松脆。

关于脊髓灰质炎症状和脊髓灰质炎症状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