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冠状动脉钙化什么意思,以及冠状动脉钙化什么意思和生气有关系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主动脉及冠脉钙化
主动脉及冠脉钙化,人老了以后是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老年朋友都会出现主动脉钙化、冠状动脉钙化的情况,这种表现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下面看看主动脉及冠脉钙化及相关资料。
主动脉及冠脉钙化1
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钙化是一种退行性的改变,通常是指钙质沉积在瓣膜和肌底,导致瓣膜活动受限,通常在中老年人群就充较为常见,女性通常会比男性发病率高。可在主动脉瓣或者冠状动脉出现明显的钙化沉积,通常是因为老年人的动脉逐渐出现硬化、弹性变差、脆性增强引起的。
对于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钙化,患者在轻度时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严重时会有呼吸困难、心绞痛、头晕、晕厥等症状发作。可以通过放射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心脏的导管检查能够进行确诊。对于上述症状较轻的患者,通常并不会有明显的脏器功能不全,但是如果出现了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情况,必须积极治疗。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一个特殊形式,需要根据病变的程度选择治疗措施。对于比较轻微的冠状动脉钙化,可以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选择使用复方丹参片、冠心苏合丸、麝香保心丸等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药,同时还需要进行扩血管等相关的治疗,比如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
如果冠状动脉钙化发生了严重的阻塞,还需要进行药物溶栓或者是介入治疗,以打通阻塞的血管。对于不能进行治疗的冠状动脉钙化,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选择冠状动脉搭桥等手术治疗,帮助改善不适状况。
主动脉及冠脉钙化2
一、动脉为什么会钙化
动脉钙化是一种病理表现,指的是动脉中的内膜、中膜发生钙化,少数会出现瓣膜钙化和钙化防御。动脉钙化多发于高龄、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病的人群,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动脉钙化的主要原因。
不过到目前为止,动脉钙化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钙-磷代谢异常、钙化因子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衰老、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代谢紊乱、使用激素和药物等多种因素相关。而补钙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直接的影响因素。
二、动脉钙化的风险性
动脉钙化的不同阶段,风险性不一样。
在钙化的初期和中期,风险性增高。大多数动脉钙化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钙化处与斑块之间的顺应性不一致,会影响斑块的稳定性,容易发生破溃,使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增加。
有理论认为,在动脉钙化后期,风险性减少。因为钙化会使斑块的炎症反应消退,而且钙化本身是稳定结构,不容易破溃,在动脉出现大范围钙化后,有可能增加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对血管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补钙时进行“食补”更安全
在2006年的一项研究中,与不服用钙补充剂者相比,服用钙补充剂的冠脉钙化风险会增加22%。而且总钙摄入量低,服用钙补充剂者的冠脉钙化风险最高;总钙摄入量高,不服钙补充剂者的冠脉钙化风险最低。
也就是说,如果钙主要是通过“食补”方式摄入者,发生动脉钙化的风险最低。但如果是通过钙补充剂摄入,发生动脉钙化的风险就会升高。
不过美国在2016年的临床实践指南中,建议只要钙摄入总量不超过每日2000~2500mg,无论是通过“食补”还是“药补”,都被认为对心血管系统是安全的。
四、动脉钙化可以补钙吗
老年人群对钙的吸收能力减弱,但人体需要维持稳定的血钙水平,在钙摄入不足时,就会分解骨钙释放入血,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而造成动脉钙化有多种因素,补钙并不是主要的直接原因,所以即使有动脉硬化仍然可以补钙。
在补钙时尽量采取“食补”方式,安全性更好,而且对心血管系统有益。但要注意的是,过量补钙可能有害,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建议,中老年人每日需要补充钙量为1000~1200mg,可以多食用奶制品、豆制品、蔬菜等含钙较多的食物进行补充。
很多人的饮食中并不缺少钙,但是缺少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也会造成钙吸收减少,出现骨质疏松。建议每天晒1~2小时的太阳,可以让皮肤合成维生素D;也可以通过食用鱼、虾、蘑菇、牛奶等含维生素D食物进行补充。
如果已经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可以使用钙补充剂、维生素D补充剂进行治疗。避免出现摔倒、骨折的情况。否则老年人一旦卧床,生活质量就会大幅下降,也容易发生致命的肺部感染。这时候就算动脉没有钙化,对健康的意义也不大了。
总结一下,动脉钙化有一定的风险性,但补钙并不是导致动脉钙化的直接原因。有骨质疏松风险的老年人,即使出现动脉钙化,也可以补钙,减少骨折风险。只要不超剂量补钙,就是安全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补充剂,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主动脉及冠脉钙化3
什么是冠脉钙化
冠状动脉的钙化是冠状动脉硬化的一种类型,它是由于钙质或者血脂在冠状动脉管壁沉积引起的一种病变。这种情况关键是要看管腔有没有明显的狭窄。如果单纯冠状动脉钙化,没有明显的狭窄,对心脏的供血影响不大,可以先不处理,主要是针对危险因素来治疗。
所以首先要化验血脂、血糖、测量血压,对这些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同时饮食方面要低盐低脂肪饮食,少吃动物的内脏、蛋黄、肥肉。多吃些蔬菜和含糖低的水果。再就是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者瑞舒伐他丁口服,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
扩展资料
大量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腔径狭窄程度并不与以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成线性关系,更可能与冠状动脉壁的病变,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不稳定的斑块出现裂缝甚至破裂,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的钙化可出现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较年轻成人的病变,为在脂质核的脂质小体中的结晶钙的聚集。钙沉积在较年长人群中更为多见且程度更重。在多数进展性病变中,当矿化现象占主导时,显示有包括脂质成分发生沉淀和纤维组织增加。
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钙化什么意思的钙化是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钙化什么意思的一种类型冠状动脉钙化什么意思,它是由于钙质或者血脂在冠状动脉管壁沉积引起的一种病变。这种情况关键是要看管腔有没有明显的狭窄。如果单纯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钙化什么意思,没有明显的狭窄,对心脏的供血影响不大,可以先不处理,主要是针对危险因素来治疗。
所以首先要化验血脂、血糖、测量血压,对这些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同时饮食方面要低盐低脂肪饮食,少吃动物的内脏、蛋黄、肥肉。多吃些蔬菜和含糖低的水果。再就是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者瑞舒伐他丁口服,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
扩展资料
大量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腔径狭窄程度并不与以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成线性关系,更可能与冠状动脉壁的病变,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不稳定的斑块出现裂缝甚至破裂,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的钙化可出现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较年轻成人的病变,为在脂质核的脂质小体中的结晶钙的聚集。钙沉积在较年长人群中更为多见且程度更重。在多数进展性病变中,当矿化现象占主导时,显示有包括脂质成分发生沉淀和纤维组织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冠状动脉钙化什么意思:百度百科-冠状动脉钙化
您好,冠状动脉钙化这种疾病主要是指局部钙盐沉积,患者一般较少会出现很明显的症状,但常常会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患者平时一定要保持低盐低脂肪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清淡有营养的事控制好血脂、血压、血糖的水平。多睦健康合作的日本医院在这方面很有经验。
您好冠状动脉钙化什么意思,欢迎咨询。冠脉钙化是指心脏血管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钙化什么意思,斑块形成。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的钙化(calcification),如同骨骼形成一样,是一个复杂的(complex)、有机的(organized)、可调控的(regulated)和主动的(active)过程,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三百年前Thebesius首先观察到冠状动脉的钙沉积(deposition)现象,后来较长时间人们将这种钙沉积现象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突出病理特征。到二十世纪中期,多数学者认为,钙沉积仅仅是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种退化形式。最近几年,有关动脉粥样硬化钙化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
冠状动脉钙化(即在电脑X线断层摄影术上所见的钙化斑块的聚集)的风险因子包括:已确定的心脏病风险因子,如男性、较年长的年龄、葡萄糖耐受不良、烟草的使用、血脂异常(脂蛋白代谢性疾病,其中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肥胖症、炎症标志物增加以及教育水平低下等。最近的数据提示,睡眠的量与质与数个这类风险因子有关联。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钙化
大量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腔径狭窄程度并不与以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成线性关系,更可能与冠状动脉壁的病变,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不稳定的斑块出现裂缝甚至破裂,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的钙化可出现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较年轻成人的病变,为在脂质核的脂质小体中的结晶钙的聚集。钙沉积在较年长人群中更为多见且程度更重。在多数进展性病变中,当矿化(mineralization)现象占主导时,显示有包括脂质成分发生沉淀和纤维组织增加。
矿化现象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机制和结局中的地位尚不清楚。一些研究认为,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可能改变粥样硬化斑块的机械特征,通过加强脆弱的、易于破裂的粥样硬化斑块,即稳定斑块,而对受威心肌起保护作用。当大范围冠状动脉发生钙化时,血管易于破裂的可能性较小,而在钙化发生的早期和较中期,斑块脆弱性显著增加。
尽管钙化始终出现于局部冠状动脉显著狭窄区域,但是它的显现也意味着冠状动脉血栓综合征和血管成形后的冠状动脉夹层。有研究认为,轻或中度的狭窄斑块更可能发生破裂和导致冠状动脉综合征。
Hangartner等对54例患有稳定型心绞痛男性心脏的病理实验显示,50%直径狭窄的冠状动脉病变,其中48%由向心性纤维(硬)斑块引起、28%由富含脂质(软)斑块引起、12%由偏心性纤维斑块引起、12%由偏心性富含脂质的斑块引起。导致30%~50%狭窄的44%的斑块为偏心性的并且经常为系列高度狭窄病变。大多数病人为不同比例的所有斑块形式的混合,但一船来说,2/3为纤维性、1/3为富含脂质性斑块。这些观察指示了显著的矛盾性,即冠状动脉钙化范围越广,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钙化能在一些轻或中度的狭窄斑块中发现,有认为这种形式的病变更可能易于破裂并导致冠状动脉综合征,而也有人认为钙化斑块本身不易于破裂。更确切地说,钙化斑块的存在意味着更可能关系到富含脂质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
1961年blankenhorn等观察到,冠状动脉钙化仅仅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处。后来的一些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有综述性资料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20~2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为50%,30-3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则提高到80%。钙化在40~4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为50%60~6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为80%,而显著性狭窄在60~6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仅为30%。对于年龄在30~39岁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钙化的发生率为72%,狭窄的发生率为60%。
一些尸检资料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百分比与钙化程度呈中度相关性。Mautner等观察到,75%狭窄的冠状动脉节段,在电子束CT(EBCT)上有54%显示有冠状动脉钙化,而在51%~75%、26%~50%和1%~25%的狭窄病变中仅仅分别有41%、23%和6%显示有冠状动脉钙化。总之,与狭窄性病变(368)比较,更多的钙化部位伴有非狭窄性病变(632)。另外,至少1支血管狭窄75%的冠状动脉有93%显示钙化,而狭窄50%的冠状动脉仅20%显示钙化、狭窄25%的冠状动脉仅4%显示钙化。EBCT检查结果显示,在有症状和无症状较年轻人群中,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为100%和25%;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的老年人群中,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为100%和74%。
动物和临床研究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与钙化有相关性,但两者的病变过程截然不同。C1air等观察到,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退化过程中的动脉壁上显示有钙化成份的增加。Young等对比观察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钙化,发现更多的钙化发生于左前降支的近段部分,远段部分相对较少见,这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分布情况显然不同。
二、冠状动脉钙化与临床预后
临床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将来的冠心病事件发生是一个强力的独立预测因子。Margolis等研究了800例心绞痛病人,观察发现,传统X线检查显示钙化且有症状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为58%,而无钙化者的5年生存率为87%。因此,冠状动脉钙化的预后意义似乎是独立于年龄、性别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血管的。另外,冠状动脉钙化也独立于运动试验和左室射血分数。Detrano等的研究也指示,传统X线检查显示的冠状动脉钙化有助于识别1年期间无症状高危患者心脏事件的风险增加。Naito等对241例老年患者随访4年,发现有冠状动脉钙化的82例中其4.9%发生心肌梗死,而在159例无冠状动脉钙化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但是这两组的总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三、对冠状动脉钙化认识的不同观点
有些综述性文献指出,动脉粥样硬化的钙沉积与疾病严重性和不良预后明确相关,因此认为冠状动脉钙化属于"不良"现象。而有些临床和生物力学研究显示,钙沉积趋于去减低斑块破裂的脆弱性,因此认为冠状动脉钙化似乎属于一种"良好"的标志。客观的评价应该认为,冠状动脉钙化同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钙沉积指示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存在,一般来说,钙沉积越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范围也越广。一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别是不稳定型病变,易于造成冠心病事件。然而,不稳定型病变可能是无钙化性的,而稳定型病变则更可能常为钙化性的。
认为冠状动脉钙化属于"不良"现象,是因为钙化斑块的数量大约反映了在冠状动脉分支中动脉粥样硬化区域的总和。然而,决定冠状动脉预后的因素不仅仅是动脉粥样硬化数量,而且也与每一斑块易于破裂的可能性等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钙化可能意味着一种保护作用。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冠状动脉钙化什么意思和冠状动脉钙化什么意思和生气有关系吗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