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皮肤炭疽,以及皮肤炭疽是甲类传染病吗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皮肤炭疽约占98%皮肤炭疽,病变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皮肤。初为斑疹或丘疹皮肤炭疽,次日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液体,周围组织硬而肿胀。第3~4日中心呈现出血性坏死稍下陷,四周有成群小水泡,水肿区继续扩大。第5~7日坏死区溃破成浅溃疡,血样渗出物结成硬而黑似炭块状焦痂,痂下有肉芽组织生成(即炭疽痈)。焦痂坏死区直径大小有等,其周围皮肤浸润及水肿范围较大。由于局部末梢神经受压而疼痛不著,稍有痒感,无脓肿形成,这是炭疽皮肤炭疽的特点。以后随水肿消退,黑痂在1~2周内脱落,逐渐愈合成疤。起病时出现发热(38~39摄氏度)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以及局部淋巴结和脾肿大等。
少数病例局部无黑痂形成而呈大块状水肿(即恶性水肿),其扩展迅速,可致大片坏死,多见于眼睑、颈、大腿及手等组织疏松处。全身症状严重,若贻误治疗,预后不良。
肺炭疽多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可急性起病,轻者有胸闷、胸痛、全身不适、发热、咳嗽、咯粘液痰带血。重者以寒战、高热起病,由于纵膈淋巴结肿大、出血并压迫支气管造成呼吸窘迫、气急喘鸣、咳嗽、紫绀、血样痰等。肺部仅可闻及散在的细小湿罗音或有胸膜炎体征。肺部体征与病情常不相符。X线见纵膈增宽、胸水及肺部炎症。
肠炭疽可表现为急性肠炎型或急腹症型。急性肠炎型潜伏期12~18小时。同食者相继发病,似食物中毒。症状轻重不一,发病时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急腹症型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持续性呕吐及腹泻,排血水样便,腹胀、腹痛,有压痛或呈腹膜炎征象,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导致死亡。
脑膜炭疽(炭疽性脑膜炎)多为继发性。起病急骤,有剧烈头痛、呕吐、昏迷、抽搐,明显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多呈血性,少数为黄色,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病情发展迅猛,常因误诊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
(1)皮肤炭疽。约98%的病人表现为皮肤炭疽,病变多见于身体裸露的部位,如面部、颈部、手部和脚。皮肤损害初为丘疹、斑疹,继而成为疱疹,疱疹坏死、破溃形成溃疡,表面附着黑炭状干痂,痂下内芽组织增生,即为炭疽痈。黑痂坏死区直径大小不等,一般1~5厘米,无明显疼痛,无脓性分泌物。1~2周后黑痂脱落,愈合后有疤痕。个别情况下皮肤不出现黑痂,而是出现大面积水肿、坏死,伴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等,常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2)肠炭疽。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胃肠炎型和急腹症型。急性胃肠炎型发病急,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急腹症型则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持续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呈血水样,病情凶险,常因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在数日内死亡。
(3)肺炭疽。多数为吸入炭疽杆菌芽孢所致,也可由皮肤炭疽发展而来。多数病人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大汗、呼吸急促、咯血性痰、发绀、脚痛、心率增快、肺部音。X线检查可见胸水或肺部炎症。肺炭疽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预后不好。死亡原因多为呼吸、循环衰竭。
(4)中枢神经系统炭疽。多继发于伴有败血症的各型炭疽,导致炭疽杆菌脑膜炎。病人剧烈头痛、呕吐、抽搐、颈抵抗,脑脊液多是血性,白细胞数增高。该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何谓炭疽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但是,当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等,也会感染炭疽。
流行地区
炭疽多发生于农牧业地区,包括拉丁美洲、南欧、东欧、亚洲、非洲、加勒比海和中东地区。人感染炭疽,主要是由于职业的关系与病畜或染菌的产品接触所造成的。屠宰、肉类加工和皮毛加工工人可能感染B型炭疽,又被称为工业性炭疽。
传播途径
炭疽主要分3种: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炭疽杆菌芽胞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如果与病畜接触或者从染菌的动物产品中吸食了炭疽杆菌芽胞,人也会感染炭疽。当然,如果进食了未煮熟的病畜肉类,也会感染炭疽。
临床表现
皮肤炭疽:开始表现为类似蚊虫叮咬的小疱,但是一到两天之后则呈疱疹状,然后溃破成溃疡,直径通常为1—3厘米并且中间有黑色的坏死区域,周围也会出现淋巴结肿胀。在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皮肤炭疽患者中,死亡率大约是20%。如经及时诊治,几乎不会有死亡的情况发生。
肺炭疽:主要的症状与感冒类似。出现病症几天后,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问题和中风。肺炭疽通常可以致人死亡。
肠炭疽:主要是由于进食带菌肉类所致,以急性肠道感染为特征。其主要症状为恶心、厌食、呕吐和发热,重者腹痛、吐血并有严重的水样便。肠炭疽导致的死亡病例占患者25%—60%。
如何预防
在炭疽相对易发生并且动物的预防接种水平较低的地区,人们应该尽量避免与牲畜和动物产品接触,也要少吃处理不当或烹饪不够火候的肉类。人们也可以接种人类用的炭疽疫苗,据称这种疫苗抵抗各种炭疽感染的有效性可达到93%。
炭疽主要有三种临床类型: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而肺炭疽的死亡率高达90%。
1、皮肤炭疽: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的皮肤,表现有局部皮肤的水肿、斑疹、水疱、溃疡和焦痂。
2、肺炭疽:有流感样的症状,表现为低烧、疲乏、全身不适、咳嗽,持续48小时左右,然后突然发展为一种急性病症,出现呼吸窘迫、气急喘鸣、咯血等。
3、肠炭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急性肠炎或急腹症型,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
炭疽是如何传染给人的呢?
1、病菌来源: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狗、狼可能因吃病畜肉类感染、猪可因吃染菌青饲料感染,属于次要传染源。炭疽病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同样具传染性。
2、传播途径: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 一种是皮肤直接接触,另一种是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灰尘、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偶有间接接触污染物品传染上的。
3、易感人群:人们普遍对本病没有免疫力,属于易感人群。
炭疽目前有药可治,但是主要因为病情凶险,所以还是有死亡病例发生。
1.系统治疗
(1)抗生素 既往首选大剂量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皮肤炭疽,青霉素静脉滴注或阿莫西林皮肤炭疽,每8小时1次。其次为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也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以及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皮肤炭疽,氯霉素。目前有报道炭疽杆菌对上述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皮肤炭疽,但对喹诺酮类敏感,可口服环丙沙星治疗,每12小时1次,严重皮肤炭疽的皮肤炭疽可采用与吸入性炭疽相同的药物和剂量,静脉滴注环丙沙星,每12小时1次,为防止同时并发脑膜炎的情况,可考虑初期加用能渗透进入脑脊液的青霉素,静脉注射,每4小时1次。
(2)抗炭疽血清 毒血症严重者,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可注射抗炭疽血清,于皮试后首日100~125ml,第二、三天各30~50ml。
2.局部处理
局部可用敏感的抗生素,如红霉素、喹诺酮类溶液湿敷,严禁挤压。炭疽芽胞对碘、过氧乙酸、环氧乙烷、高锰酸钾及甲醛等消毒剂比较敏感。感染者皮肤破损处,可用3%~5%碘酊,1∶2500碘液10分钟可杀死芽胞。用5%高锰酸钾液局部湿敷15分钟也可杀死芽胞。湿敷后如再涂四环素软膏,效果更为可靠。
皮肤炭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皮肤炭疽是甲类传染病吗、皮肤炭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