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轻度认知障碍,以及轻度认知障碍怎么治疗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不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民事活动。[1]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2]
民事行为能力,简称“行为能力”——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关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
根据法律的评价,对无行为能力人的保护优先于对交易的保护
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构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为“未满八周岁”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即年龄和认识判断能力,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构成不需要二者都具备,年龄和认识判断能力是“或”的关系,只要二者具备其一即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3]
无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效力一律无效。
民法总则: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认知症,也称作痴呆症,即认知功能低下,影响日常生活的思维(行为)状态,引发症状的疾病,阿尔兹海默症、脑梗塞、脑出血这类脑血管障碍占了大多数。认知症最初阶段被称为 轻度认知障碍 (MCI)。实际上, 痴呆症并非只出现在高龄者之中 ,这里其实存在着灰色地带。比如,“原来很擅长做饭,最近不知为何慢慢不太上手了”、“在眼前(手边)的事情变得容易忘记”、“一直感兴趣的事物现在也提不起兴趣了”等等,很多在不觉间就发生了改变。类似症状的慢慢积聚发展,渐渐地就演变成了认知症。有数据表明,每年有近5~15%的人可能患上认知症。
认知症可分为四大类型(见图1)。出现记忆障碍的情况为「健忘型MCI」,记忆障碍不明显,但出现语言障碍或行为障碍(按部就班的工作学习等),则属于记忆障碍以外的「非健忘型MCI」。无论哪一种,初期阶段若只有一种障碍表现称作「单一领域」,随着症状的发展,表现出了不同的其它症状时,则可细分为「多重领域」。
说到认知症的病因,多是阿尔兹海默症、脑血管障碍等,当然还有其它的诱因。根据MCI的分类,我们可以推测出病情的程度、诱因,以及今后病情可能发展的方向。比如,健忘型MCI大多是阿尔兹海默症,并且伴随有语言障碍,则是非健忘型MCI单一领域的情况,那么,将来可能会向前头型侧头型认知症(有“口唇倾向”,此症状者多出现异食行为,会把看到的任何东西放入口中试探的现象)的病情发展。
有一组来自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日本患有认知症的高龄人口有462万人,而各年龄段认知症的患病率也在增加,推测2025年会达到730万人,2030年将达到830万人。而从各项数据中来看,这之中的高龄患者也在同步增加,到2020年会达到500万~600万人。(见图2)。
MCI也并非是高龄者的专属,不满65岁的患者也变得常见,随着不同病状的出现,也有向青年认知症发展的趋势。这对于因为需要承担家庭生计、养育孩童的人群来说,对其本人与家庭都会带来极大的不安。因此,处于能够独立生活(活动)的MCI阶段的,为了能得到及时的帮助,要及早对周围环境做出调整。获取相关的护理制度与护理保障等,如已诊断为认知症的情况下,可以登录相关治疗机构等的专业网站进行日常居家护理的了解与咨询,最重要的,对此要与家人有足够良好地沟通。
一,轻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兹海默症他俩有所不同。认知功能障碍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慢,而阿尔兹海默症是因为对过去的东西记得对现在的东西已经忘了,是小脑萎缩的反应。
轻度认知障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轻度认知障碍怎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