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骶岬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骶岬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女性骨盆的特点
(1)骨盆四壁 耻骨联合短而宽,耻骨弓角度较大医|学教育网整理,骶岬突出较小,坐骨棘平伏,骨盆腔呈圆筒形,浅而宽。
(2)骨盆入口 近乎圆形或椭圆形。
(3)骨盆出口 宽大、坐骨结节间距宽阔。
女性骨盆的关节
(1)耻骨联合 两耻骨间有纤维软骨联接。
(2)骶髂关节 位于骶骨与髂骨间,有宽厚的骶髂骨韧带连接。
(3)骶尾关节 活动性较大,分娩时可后移2cm,使骨盆出口径线增大。
骨盆的类型
根据骨盆形状,女性骨盆分为4种类型:
1. 女型(gynecoid type):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骨盆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较宽,坐骨棘间径≥10cm,,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我国妇女占52-58.9%。
2. 扁平型(playtypelloid type):盆骨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横径大于前后径,盆骨侧壁直,耻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深弧形,故盆骨浅,较为常见,我国妇女约占23.2%-29%。
3. 类人猿型(anthropoid type) :盆骨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盆骨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坐骨切迹较宽,耻骨弓较窄,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骶骨往往有6节,类人猿型骨盆较其他类型深,我国妇女约占14.2%-18%
4. 男型(android type)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骨盆腔呈漏斗形,往往造成难产。少见,我国妇女仅占1-3.7%
骨盆的组成
(一)骨盆的骨骼
骨盆由骶骨(os sacrum)、尾骨(os coccyx)和左右两块髋骨(os coxae)及其韧带连接而成。每块髋骨又是由髂骨(os ilium)、坐骨(os ischium)及耻骨(os pubis)组成的不规则骨骼。骶骨形似三角,前面凹陷称骶窝,三角形底的.中部前缘突出,形成骶岬(promotory)(相当于髂总动脉分叉水平)。骶岬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及产科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据点。
(二)骨盆的关节
1. 耻骨联合(pubic symphysis):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联接。
2. 骶髂关节(sacro-iliac jiont):位于骶骨与髂骨间,有宽厚的骶髂骨韧带连接。
3. 骶尾关节(sacro-coccygeal jiont):活动性较大,分娩时可后移50px,使骨盆出口前后径增大。
(三)骨盆的韧带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
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
骶骨由5-6块骶椎合成,其前面呈凹形,上缘向前方突出,形成骶岬,骶岬为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据点.
骶骨(sacrum)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骶岬,分骶骨底、侧部、骶骨尖、盆面和背侧面,呈倒三角形,构成盆腔骶岬的后上壁,其下端为骶骨尖,与尾骨相关节,上端宽阔的底与第5腰椎联合形成腰骶角。骶骨盆面凹陷,背侧面后凸,以增加骨盆容量。骶骨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长而窄,女性短而宽,以适应女性分娩的需要。
一、骶骨底前缘突出,称骶骨岬骶骨底上面的卵圆形骨面即第1骶椎体的上面,与第5腰椎椎体的下面形成腰骶关节。底的两侧平滑,名骶翼。骶骨的两侧上部粗糙,为上3个骶椎横突相愈合所致,该部呈耳郭状,又称耳状面,与髂骨相应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耳状面下缘的位置多位于第3骶椎中部及下部,但可高至第2骶椎或低至第4骶椎上部。骶髂关节的高度并不直接与骶骨高度相关,高而长的骶骨,骶髂关节可以短,而低而短的骶骨,骶髂关节可以长。骶骨的侧缘在骶髂关节以下窄薄部分为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附着处。
了解骶骨的关节突甚为重要,原因是:①与S1及L5神经相关,可能直接或间接压迫这些神经;②第5腰椎椎间孔多有一侧隐窝,前界为第5腰椎间盘及椎体,后界为骶骨关节突的内侧部(位于额状面上),当第5腰椎间盘退化并变窄,第5腰椎椎体向后移位,导致侧隐窝矢径变小。在腰骶部进行手术时,应考虑这种解剖特点。
二、骶骨盆面在正中线的两侧有两排骶前孔,每侧各为4个,由骶管出来的骶神经前支由此穿出。骶骨的后面粗糙不平,正中隆起为骶中嵴,由第1~4骶椎的棘突连成,在骶正中嵴的两侧,各有一条断续的骶中间嵴,由各骶椎的关节突连成,在每侧骶中间嵴的外侧各有4个骶后孔,骶神经的后支由此经过。在每侧骶后孔的外侧,各有一条断续的骶外侧嵴,由各骶椎的横突构成。如骶骨下部与第1尾椎相愈合,则有5对骶后孔;骶骨底如与第5腰椎愈合,亦可形成5对骶后孔,如为4个骶椎,则只有3对骶后孔。
三、盆面的4对骶前孔经椎间孔与骶管相通,穿过上4对骶神经前支。骶骨后面上下部,各有一缺损,名腰骶间隙和骶尾间隙,蛛网膜下腔麻醉和骶管阻滞可分别由此两间隙进入。骶尾间隙成“八”形,也称骶管裂孔或骶管裂隙,系由于第5骶椎两侧椎弓未愈合、椎板和棘突未发育所致,其位置可存在变异,有的在裂孔的尖端有向下伸延的骨片,将裂孔分为左、右两半,或有些小骨片凸向腹侧,裂孔被分隔,或骶管裂孔两侧缘向腹侧生出一些小骨片,互相相连成两个小孔,或骶角不显而几乎无裂孔。所有这些变异都会在骶管阻滞麻醉时造成障碍。两个间隙的表面均为一坚厚的纤维膜所覆盖。
也就是说,两者没有区别,只不过写法不同。
主要是生理结构位置特殊决定的。骶岬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及产科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据点。
骶岬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骶岬图片、骶岬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