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吕文成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吕文成对粤乐做出的最突出的贡献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吕文成步步高是广东名乐。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幼年吕文成饱尝生活艰辛,父亲是位制饼师,他本人很小时就曾在银器匠店当童工。做童工期间,附近茶楼时常表演各种粤剧和粤曲,吕文成耳濡目染,从小就爱上粤曲,并由此完成音乐启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吕文成一生创作发表的广东音乐作品已有一百多首,其中《平湖秋月》、《步步高》、《醒狮》、《蝶恋花》、《青梅竹马》、《蕉石鸣琴》等广为流传。
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步步高属于广东音乐。《步步高》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民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人物评价:
吕文成一生以创作、演奏音乐为己任,他并不抱残守缺,他认为中国民族音乐旋律纯朴,"单纯得像一位纯洁无邪的乡村小女孩的小心灵",但西洋音乐注重和声,更符合世界潮流。因此他希望能与有识之士共同合作,创作出既保持中国风格,又有和声音乐长处的"新声" 。
他毕生致力于广东音乐、粤曲艺术的介绍、传播、革新和发展,在广东音乐史上写下了可贵的篇章,留给人类一份珍贵的民间音乐遗产 。
中国民间音乐记谱法以工尺字谱为主,吕文成早年创作乐曲即以工尺谱写作。吕文成的创作,每曲都有新意 。
1898年3月12日,吕文成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郊区南下乡(今是中山市石岐区南下新村居委会,其二弟吕文恩的后人仍生活在这里,但吕文成故居已不可考),本姓杨,因过继给吕姓人家而改姓吕。1901年至1932年间,他随养父旅居上海 。
1909年,11岁的吕文成进广东同乡会所办广肇义学读书,与后来成为扬琴大师的杨新伦同学 。
1919年,21岁的吕文成加入上海“中华音乐会”(中国现代最早的民间音乐组织之一),不久他还担任该会沪乐科干事 。
20世纪20年代,吕文成在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育会音乐部主事。1923年前后,吕文成与中华音乐会及精武体育会同人赴天津、北京及武汉等地巡回演出,武术表演的间隙,插入粤乐。吕文成独唱粤曲《燕子楼》和《潇湘琴怨》,领奏二胡曲《柳摇金》等 。
1925年,香港钟声慈善社请吕文成到香港参加东江赈灾义演。香港华商会还出面为吕文成举行盛大欢迎宴会。访港归沪后,吕文成的音乐创作进入全盛时期 。
1926年,他参加了精武体育会组织的旅行北京、天津、武汉的表演,除了体育舞蹈音乐伴奏和演奏《小桃江》、《到春雷》、《柳摇金》等曲外,还自弹自唱《燕子楼》、《潇湘琴怨》等由他创腔的粤曲,由于他嗓音清脆动听,行腔婉转自如,吐字坚实清晰,独创一格,自成一家,使人耳目一新,而饮誉艺坛 。吕文成在上海期间,常与精武体育会的欧弦教授、小提琴家司徒梦岩合作演出,并向司徒梦岩学习小提琴和西洋乐理 。
1932年,吕文成南迁香港,与邵铁鸿同住香港坚道一屋,共同研习音乐,并与广州、香港等地音乐家们从事录音及演出活动 。吕文成作为香港“新月”“和声”“歌林”唱片公司聘请任固定艺员,长期从事藻制广东音乐、粤曲唱片工作和乐曲创作,写了大量抗日作品,激励人们爱国热情和抗敌斗志。这一时期,他创作了《泣长城》、《樱花落》、《送征人》、《台儿庄之战》、《恨东皇》等抗日乐曲。香港沦陷之后,吕文成颠沛流离于香港、广州、澳门及珠江三角洲乡镇,到处表演《齐破阵》、《凯旋》、《岐山凤》等来鼓舞民众,并将之灌制成唱片。据中国唱盘公司、大中华、新月、歌林、和声、高亭、百代、胜利等各唱片公司、以及中国解放后建立的中国唱片社复制的、由他演奏演唱录制的唱片的不完全统计,就有二百七十多片 。
1933年,广东三江大水灾,他积极参加了由香港钟声慈善社主办的救灾义演。此后,吕文成多次与尹自重,何大傻等到中山、台山、广州等地演出 。
1944年,吕文成第一次重回中山,他与尹自重、何大傻、程岳威联合演出。1947年、1951年,吕文成又曾两度返乡演出,最后一次演出时,他向当地“小雅山房”乐社赠线装琴谱,嘱咐他们“不要丢疏技艺,要把技艺传授给后一代。” 1958年广东民间音乐团成立之时,想请他回广州参加工作,他本也很想来,但最后以欠老板钱太多不便舍之而来推托了 。
1973年,75岁高龄的吕文成随香港文艺界访问团访问北京、广州,他还提出要为中国写几首曲。1981年,吕文成在香港逝世。
属于:广东音乐。
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步步高》属于民乐,是一首很具有广东特色的民乐作品,这个作品如同作品名字一样,旋律很是轻快激昂,层次渐增,节奏非常明朗轻快,这首音乐是一首充满力量,同时又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积极的感觉。
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步步高》旋律轻快激昂。
特点介绍:
广东音乐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音乐风格,早期乐曲,音符较散,节奏也缺少变化,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新的特点,在曲调进行中加有多种装饰音型,称做“加花”。
这一集慕课主要展示广东音乐特色加花手法,将广东音乐特色装饰音、滑音、节奏型等一一展示。讲解广东音乐的特色调式“乙反调”,乙反调与广东汉乐的“软线”,潮州音乐的“重三六调”,秦腔音乐的“苦音”,在调性上几乎是一致的。 就是微升4微降7。此部分将穿插乐曲片段示范,加深观众对“乙反调”的了解。
吕文成《步步高》属于广东民乐。
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吕文成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
《步步高》节奏明快,音浪逐渐升高降落,一张一弛,富有一种缓缓上升又给人无穷动力的节奏,正如其名,这是一首给人以奋发而起的积极向上的乐曲。
扩展资料吕文成:
独奏高胡以明亮的音色和轻快的节奏,唱出一首欢乐的歌曲。经常出现的大音程跳动,更突出吕文成了节庆气氛。作者在创作中敢于大胆采用全新的表现手法,使本曲在传统广东音乐中独具特色。
20世纪20年代前后生活在上海时便已蜚声乐坛,后旅居香港。擅长演奏的乐器有高胡、扬琴。30年代首创钢丝二胡(即高胡),并采用两腿夹琴筒的演奏方法,大大地丰富了高胡的表现力,使高胡成为广东音乐中独特的主奏乐器。
吕文成一生创作发表的广东音乐作品已有一百多首,其中《平湖秋月》、《步步高》、《醒狮》、《蝶恋花》、《青梅竹马》、《蕉石鸣琴》等广为流传。其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传统的广东音乐风格,又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优点,曲调优美流畅,节奏生动活泼,闻之令人耳目一新。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吕文成和吕文成对粤乐做出的最突出的贡献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