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内关穴,以及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内关穴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内关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内关穴是人体的养生要穴,古代养生家将其和合谷穴、足三里看作为延年益寿的三大要穴。
“心胸寻内关”是说内关穴具有益心气、宽胸膈的功效,凡心胸诸症(如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用此穴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中医认为,心与神(脑)相应,内关穴还可改善或缓解癫、狂、痫及部分神志病症的症状与发作频率。还可以用于“心口”部的不适,如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等。
定位取穴: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肌腱之间。以同身的3横指(食、中、无名指)的食指边缘即是。
每天用轻柔的手法按揉内关3至5次,每次5至10分钟。同时,对因胃气上逆所引起恶心、呕吐、胃脘痛等也可以稍重的手法按压内关穴至症状缓解。
内关穴不仅可以治疗多种躯体疾病,还能舒畅情志、缓解精神郁闷、情绪烦躁等心理异常,调节人的心情。
有晕船、晕车、晕机病史的人,可在内关穴上贴敷一片新鲜的生姜,然后再用纱布或橡皮膏加以固定,这可以大大减轻人的平衡功能失调,降低晕动病的发生。(我每次晕车时,就用大拇指按压内关穴,秒速止反胃呕吐症状。简单实用。)
内关穴归属手厥阴心包经,有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缓解治疗头晕、心痛、晕车等作用。
内关穴的位置:在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详见本文图解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取穴位置】
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
【解剖位置】
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深部为旋前方肌。有前臂正中静脉、正中动脉和骨间前动、静脉分布;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干及骨间前神经分布。
【作用功效】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主治病症】
主治疾病: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呃逆,健忘,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心绞痛,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无脉症等。
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缓解治疗头晕、心痛、晕车等。
【穴位配伍】
内关穴配公孙穴治肚痛;
内关穴配膈俞穴治胸满支肿;
内关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脘痛、呕吐、呃逆;
内关穴配外关穴、曲池穴治上肢不遂、手振颤。
内关穴配患侧悬厘穴治偏头痛;
内关穴配建里穴除胸闷;
内关穴配大陵穴、神门穴主治失眠;
内关穴配郄门穴主治心痛。
【穴位按摩】
合并食指中指,两指按揉内关穴100~200次,可缓解晕车、呕吐、心痛等。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内关穴,每日一次,可以治疗痛经。
1、用力握拳,找到手臂内侧两条明显的肌腱,内关就在这两条肌腱之间,从掌面腕横纹的中点开始向上2寸的地方,就是内关穴。
2、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扩展资料:
内关穴的作用与功效
1、消除疲劳,帮助入眠
按摩内关穴可以调节神经,改善胃胀、腹胀的症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
2、缓解胸痛胸闷
内关穴是心包经上的穴位,而心包经又与心脏的血液流通紧密相连,而按摩内关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达到宽胸理气的功效。
有的医生会建议心血管病患者经常按摩内关穴,就是这个原因,可以调理心率不齐、心跳过快、心慌、心痛等症状。
3、减轻晕车晕船症状
有的人出行时会有晕车或者晕船的情况,这种头晕想吐的感觉是非常难受的。
这时候如果没有晕车药或晕船药在身边,可以尝试用大拇指用力掐在内关穴上,就能缓解晕车晕船的症状了。
内关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内关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