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人参的图片,以及野生人参的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按野生和栽培来分可分为两大类:
①通常把野生者称为“山参”或“野山参”,生长几十年的野山参如图1。
②将人工栽培的人参称为“园参”。四年生以上发育成熟的园参如图2。
(2)园参再按地区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来分,可分为“普通参”、“边条参”和“石柱参”三大类:
①普通参 采用一倒制(移栽一次),育苗2年或3年,移栽后生长4年或3年,六年生收获作货。多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且水分充足,气候较冷凉的条件下培植出来。产品主要特征为:根茎粗短,主体短大,须根多,且呈刷把状。
图1 野山参
图2 人参形态图1.植株 2.根②边条参 采用二倒制(移栽两次),参苗移栽时整形下须,7~9年才收获,多在气候较温暖的山区,砂壤土有机质含量中下,透水、透气性好的条件下培植出来。产品主要特征为:主体长,根茎长,有体有腿,如人形美观。
③石柱参 采用籽趴(播种后不移栽,直至收获)或苗趴(播种育苗,用苗移栽后不再移动,直至收获),多在砂性较大的山地土壤中培育而成,产品主要特征为,根茎细长,主体短小,两条支根,须根少。
(3)按根形来分,可分为大马牙、二马牙和长脖三类,这三类也称三个农家品种,由于每一类都不纯,所以有人称为农家类型,究竟称类型好,还是称农家品种好,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在各个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优化是可以形成品种的。现将三大农家品种(类型)的特点简述如下:
①大马牙 根茎粗短,芽孢大,根主体短而粗,侧根多且集中生长于主体尾部呈刷锅的刷把状,植株高大。总体来说,生长快,产量高。
②长脖 根茎细长,参根细小,生长很慢,植株小,其中根体短小的称灵体,根体粗长的称顺笨体,参体粗短的称笨体。
③二马牙 根茎长短、参根大小、生长快慢等均间于大马牙与长脖之间,它生长较快,产量也较高,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根主体长,支根少,在边条参区经整形移栽后,脖子(根茎)较长,身长具两条粗长腿,体形美观,称边条参,商品很受欢迎。有的二马牙,由于体长腿粗,单株重量甚至超过大马牙。
园参除以上三个农家类型外,尚有圆膀圆芦和竹节芦。
圆膀圆芦的大小间于二马牙与长脖之间,主根根茎细长(但比长脖要粗),体形优美,主根上端与根茎均呈圆形。
竹节芦主根最短,也较细,肩稍尖,但根茎细长,节间明显,近似于竹子的地下根茎。
由于圆膀圆芦和竹节芦的数量极少,分散于少数地区,没有形成农家类型,更没有专门的产区。
人参高30-60厘米人参的图片,茎表面有纵向纹路人参的图片,叶子为掌状人参的图片,碧绿色。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人参的图片,高30-60厘米,茎上有纵纹,叶子为掌状,碧绿色,纹路比较清晰,摸起来光滑柔软,果实为扁球形、鲜红色果实成熟后颜色为金黄色,底部会有很多的细长根须。
人参的分布及习性
人参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俄罗斯和朝鲜。生于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人参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特别的耐冻,不耐强光直射,喜欢温暖散射光的环境,喜欢疏松、透气性好、排水性好、肥沃的沙质土壤。
1.野生山参人参的图片,主要由芦、芋、纹、体、须组成;主根大多生成粗短人参的图片,支根两条八字形分开,上粗下细,螺旋状环纹细密而深;芦头细长,芦质干瘪坚实,呈扭曲状,芦碗四面密集,芦头下部随生长年限而呈圆柱状,习称“雁脖芦”或“马牙芦”。(如下图)
2.沙参属植物的根,圆锥形或纺锤形,长4~6cm,直径0.8~1.5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凹陷处常残留棕褐色栓皮,上部多深陷横纹,呈断续环状,中部、下部有纵纹及纵沟;芦头粗细不一,长约1.5cm。体轻,质泡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中央偶有空洞。气微,味甘、淡。(如下图)
3.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药材分为人工栽培的圆参和天然野生的野生山参两类。野生山参由于资源稀少,产量极低,价格昂贵,一般仅加工成生晒野山参。人工栽培的圆参多数加工为生晒人参、红参、糖参等。
扩展资料人参的图片:
1.浮肿,浮肿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服用人参。因为人参的成分中含有抗利尿物质,因此谨记否则耽误病情。
2.儿童体质偏热,如果在服用人参对今后生长发育都不利。同时,人参含有类激素,儿童服用会导致性早熟,特别是14周岁以下切忌服用人参。对于新生儿更应禁服人参。
3.肺结核,虚火旺盛加上肺阴虚损,是肺结核患者的主要特点,如果此时再服用人参,容易引发患者吐血,反而加重肺结核病情。
人参的叶子是如下图所示:
人参叶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肥大,肉质,圆柱或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2年复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5,偶有7片。
扩展资料:
另外,以下人群不适合吃人参叶或人参:
1、患有动脉硬化症
很多药物都有奇妙的功效,谈不上好与坏,只能说适合与否。人参中的蛋白质因子能抑制脂肪分解,加重血管壁脂质沉积,故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糖尿病、脉管炎者应慎服人参。
2、血液黏稠
血液是传导人体养分和垃圾的介质。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中医称之为“血瘀”,是气血阻滞的表现。人参有促进红细胞生长的作用,红细胞增多,血液黏度会更高。
3、失眠症患者
失眠症有许多原因,其中有一种最难治愈的是受到中枢神经影响的类型。人参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失眠者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服人参只能加重失眠。
4、胃部疾病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西医也十分重视消化器官的作用。现已查明,很多胃病的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旋杆菌,而人参对该病菌有保护作用,不利于药物对其杀灭。
5、胆囊炎、胆结石患者
人体内肝脏分泌的物质贮存在胆囊里,等到消化食物的时候会经胆总管流入胃部。人参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抑制胆道排泄胆汁使胆汁变稠。调查证明,长期服人参者胆石症发病率明显增高。
因此,在服用人参前要先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才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参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参的功效和4种吃法
人参复叶掌状人参的图片,小叶3-5片,中间3片近等大,有小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微呈倒卵形,长4-15厘米,宽2-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脉上散生少数刚毛,下面无毛,最下1对小叶甚小,无小叶柄。
扩展资料:
人参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茎顶只有一叶,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二年生茎仍只一叶,但具5小叶,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个对生人参的图片的5小叶的复叶,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个轮生复叶,叫“灯台子”;五年生者增至4个轮生复叶,叫“四匹叶”;六年生者茎顶有5个轮生复叶,叫“五匹叶”。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
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参
人参复叶掌状,小叶3-5片,中间3片近等大,有小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微呈倒卵形,长4-15厘米,宽2-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脉上散生少数刚毛,下面无毛,最下1对小叶甚小,无小叶柄。
1、六年生人参原植物(人参叶片为5片小叶组成一片掌状复叶,图片为“五匹叶”)
2、一年生人参原植物,俗称“三花”“三花子” 。
3、两年生人参原植物,俗称“巴掌子”或者“五叶”。
4、三年生人参原植物,俗称“二甲子”。
5、四年生人参原植物,俗称“灯台子”或“三匹叶”、“三品叶”。
人参按年份后面依次,五年生为“四匹叶”,六年生为“五匹叶”(园参不超六年)。人参在六匹叶的株型上可能连续几年,甚至几十年,只长根茎,株苗不分叉不变型,依然会开花。
与园参不一样,野山参在每一种株型上分别停留几年到十几年,七匹叶以及以上的人参非常罕见,出现的话几乎都是百年老参。只有野山参才会出现轮回现象,即又从“三花”开始,依次轮回变化,非常神奇。
扩展资料:
建议八类人最好别吃人参
1、动脉硬化者。因为人参中的蛋白因子能抑制脂肪分解,从而会加重血管壁上脂肪的沉积,故血管硬化、冠心病、脉管炎等病人要忌服。另,高血压患者多因肝阳上亢,服用人参很易加重“肝阳肝火”的症状,使肝阳愈亢,肝火愈旺。
2、血黏度增高者。其病情相当于中医的“瘀血”症,因为人参有促进红血球生长的作用,而红血球增多后,会使血黏度更高,有碍病情好转。
3、胃病患者。据研究表明,不少的胃病是由于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而人参中的某种有效成分对这种病菌能起保护作用,影响治胃药物的杀灭效果。
4、肝胆炎病人。中医认为,急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均为湿热旺盛,服食人参会助湿热,使病情加重。
5、浮肿病人。人参中有种成分有抗利尿作用,因而浮肿病人在治疗期间不要随意服用人参,以免延误治病。
6、肺结核病患者。中医认为,肺结核病人肺阴虚损,虚火旺盛,如再服食偏热的人参,则肺阴更虚、虚火更旺,从而会常常引起吐血,导致病情加重。
7、妇女怀孕者。妇女怀孕期间宜进食性味温凉等食物,如服食性偏热的人参,其成分可通过血液被胎儿部分吸收,易增加胎儿火气(胎火),对胎儿生长发育不利,甚至导致难产。
8、小孩及婴幼儿。儿童为纯阳之体,本身就偏热,再服食人参大补,会对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人参含有类激素,可引起性早熟,尤其十四岁以下小孩应忌用,以避免性早熟;新生儿、婴幼儿更要禁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建议八类人最好别吃人参
人参的图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野生人参的图片、人参的图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