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银柴胡的词条

登登百科 百科 2022-12-28 722 0

今天给各位分享银柴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银柴胡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银柴胡的别名 7 来源 8 原植物形态 9 产地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生药性状 12 性味归经 13 银柴胡功效与主治 14 银柴胡的用法用量 15 银柴胡的化学成分 16 银柴胡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4 鉴别 16.5 检查 16.6 浸出物 16.7 银柴胡饮片

16.7.1 炮制 16.7.2 性味与归经 16.7.3 功能与主治 16.7.4 用法与用量 16.7.5 贮藏

16.8 出处

17 参考资料 附银柴胡

1 用到中药银柴胡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银柴胡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银柴胡

1 拼音

yín chái hú

2 英文参考

radices stellariae dichotomae [朗道汉英字典]

starwort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tellariae 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anceolate starwort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tarwor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Stellari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arwort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银柴胡

银柴胡为中药名银柴胡,出《本草纲目》。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 lanceolata Bge. 的干燥根[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Stellar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starwort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银柴胡的别名

牛胆根、沙参儿。

沙参儿、土参[2]。

7 来源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 lanceolata Bge. 的干燥根[1]。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gypsophiloides Fenzl.的根[2]。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dichotoma L. var.lanceolataBunge的根。

8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簇生,数回叉状分枝,节稍膨大,密被毛茸。叶对生,披针形,上面疏被毛或几无毛,下面被短毛。聚伞花序,花梗细,有柔毛;萼片5,披针形,边缘白色,膜质;花瓣5,白色,与萼片近等长,先端2裂;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3,丝状。蒴果近球形,熟时先端6裂。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干草原或石缝中。

9 产地

银柴胡主产陜西、甘肃、宁夏、内蒙古[2]。

10 采收与初加工

8~10月挖根,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11 生药性状

根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1~2.5cm。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具孔状凹陷,习称“沙眼”。顶端有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茎痕,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

12 性味归经

银柴胡味甘、苦,性凉;入肝、胃经[2]。

13 银柴胡功效与主治

银柴胡具有清虚热,除疳热的功效,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银柴胡具有清热凉血,退虚热的功效,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羸瘦,虚热引起的吐血、衄血、崩漏[2]。

14 银柴胡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2]。

15 银柴胡的化学成分

银柴胡含呋喃酸、6,8双C半乳糖基芹黄素(6,8-di C galactopyranosylapigenin)、汉黄芩素及6c 半乳糖基异野黄芩素(6 C galactopyranosyl isoscutellerein)等。性味性微寒,味甘。

银柴胡含皂苷、菠菜甾醇、银柴胡环肽Ⅰ、下豆甾烯醇葡萄糖苷等[2]。

16 银柴胡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银柴胡

Yinchaihu

STELLARIAE RADIX

16.2 来源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1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春、夏间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栽培品于种植后第三年9月中旬或第四年4月中旬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16.3 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和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

栽培品有分枝,下部多扭曲,直径0.6~1.2cm。表面浅棕黄色或浅黄棕色,纵皱纹细腻明显,细支根痕多呈点状凹陷。几无砂眼。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折断面质地较紧密,几无裂隙,略显粉性,木部放射状纹理不甚明显。味微甜。

16.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至10余列。栓内层较窄。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射线宽至10余列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以射线细胞中为多见。

(2)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浸渍15分钟,滤过。取滤液2ml,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蓝微紫色的荧光。

(3)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在27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16.5 检查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 K)。

16.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甲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16.7 银柴胡饮片 16.7.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6.7.2 性味与归经

甘,微寒。归肝、胃经。

16.7.3 功能与主治

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16.7.4 用法与用量

3~10g。

16.7.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6.8 出处

银柴胡简介

银柴胡,善于清退虚热。曾余治一例患者肖某某,女,37岁。夜寐盗汗,消瘦,乏力,舌红无津,五心烦热,兼午后潮热,脉细数。诊为阴虚内热所致之盗汗。用滋阴清热(治本),固表止汗(治标)之法治之 。方用:黄芪、白术、防风、紫河车、龟板胶、鹿角胶、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太子参、麦冬、生地、当归、赤芍、川芎、白薇、银柴胡各50克,甘草20克。共研细粉,炼蜜为丸,每丸10克重,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本例盖因阴虚内热,阴阳不调,导致盗汗频频,消瘦乏力,五心烦热,夜寐不宁。方中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用龟鹿二仙胶(龟板胶、鹿角胶)、生脉饮(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四物汤(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紫河车滋阴补血,益气生津,以治其本。用白薇、银柴胡清退虚热;用麻黄根、浮小麦固表敛汗,以治其标。用药中的,故能收效。服1月后,津液生,阴血旺。服2月,烦热退,盗汗停,体力增,身康复。

银柴胡的特性有哪些?

【性味归经】甘,微寒。入肝、胃经。

【功效主治】

1.凉血除蒸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心烦面赤,常配伍地骨皮、青蒿、鳖甲等,方如清骨散。

2.清疳热用于小儿疳积低热,腹大胀满,消瘦,急躁,多汗,常配伍党参、黄芩、栀子等,方如柴胡清肝汤。

【用量用法】3~10克,水煎服。

【禁忌】血虚无热及外感发热忌用。

【按语】银柴胡甘寒能凉血养阴,善清阴分之虚热,且有退虚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的特点,为清虚热除骨蒸之良药。凡阴虚发热、小儿疳积等证,最为常用。

【类药鉴别】银柴胡与柴胡是来源于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功用亦各有特点。柴胡轻清上升,善于透表泄热,且能疏肝解郁,临床应用较为广泛;银柴胡只用于凉血,专清阴分不足的虚热,既无升散透发的力量,亦无疏肝的功效。

丹皮、地骨皮、白薇、银柴胡均为清热凉血除蒸之品,常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然无汗骨蒸用丹皮,有汗骨蒸用地骨皮,丹皮又能活血散瘀,尚可用于斑疹吐衄,血滞经闭,痈肿疮毒;地骨皮能降肺火,为肺热咳喘,烦热消渴之主药。白薇善于清解营分之热,常用于温邪入营,对妇产科阴虚血热诸证功效亦良。银柴胡退虚热,除骨蒸,为治骨蒸劳热之专药。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银柴胡,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含a-菠甾醇和豆甾-7-烯醇的混合物、豆甾醇、豆甾-7-烯醇葡萄甙、a-波甾醇葡萄糖甙、β-谷甾醇、挥发油等。本品善于退虚热、除骨蒸,常用于劳热骨蒸及小儿疳热。因其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故为治虚热之良药。

清热凉血

银柴胡甘寒益阴,清热凉血,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多与地骨皮、青蒿、鳖甲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退热而不苦泄,为清虚热的要药,常与青蒿、地骨皮等药同用。《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洽肺结核潮热。

消积杀虫

银柴胡能清虚热,消疳热,故用治小儿食滞或虫积所致的疳积发热,腹部膨大,口渴消瘦,毛发焦枯等症,常与胡黄连、鸡内金、使君子等药同用,以共奏消积杀虫,健脾疗疳之效;亦可与栀子、人参、薄荷等同用,如柴胡清肝汤(《证治准绳》)。凡小儿疳积,日久化热,症见烦渴燥急者,多与栀子、黄芩、连翘等合用。

关于银柴胡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