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汤 旋覆花汤的组成

登登百科 百科 2022-12-27 750 0

今天给各位分享旋覆花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旋覆花汤的组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旋覆花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旋覆花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但是生活中却没什么人知道它,旋覆花其实就是这种植物以及药材的总称,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泡水喝有一定 的功效,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旋覆花泡水喝的功效,希望能帮到你。

旋覆花泡水喝的功效

第一:治疗咳喘痰多以及胸膈痞满的情况

旋覆花服用后具有苦降辛开的作用,同时降气化痰以及平喘咳的作用也非常的不错。所以说,如果身体出现了上述所介绍的不舒服情况,那么建议大家可以将旋覆花泡水服用。若想要获得更大的效果令身体能够更加快速的恢复健康,那么应该将旋覆花和苏子、半夏一起煎煮服用,效果将会更好。如果是痰热的患者,那么应该将旋覆花和桑白皮以及瓜蒌一起煎煮服用,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

第二:治疗呕吐

如果身体出现了由于降胃气所导致的呕吐情况,那么应该使用旋覆花。这是因为旋覆花能够有效的治疗一些痰浊中阻的毛病,特别是能够治疗一些由于胃气上逆所导致的各种想吐毛病。如果身体出现了这些症状,那么除了直接将旋覆花泡水服用之外,也可以将这种药材和半夏、生姜、赭石等一起煎煮制作成的旋覆花赭汤对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好。

第三:治疗气血不足和胸胁痛

旋覆花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芳香,所以平时生活中如果身体出现了气血不足所引起的各种毛病,都可以直接服用旋覆花,也可以制作成香附旋覆花汤,能够有效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第四:平喘镇咳

旋覆花中含有一定的旋覆花黄铜,这种物质对于组胺所导致的各种支气管炎以及哮喘都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科学家在动物的身上进行了实验,发现这种中药材对于支气管痉挛有着非常明显的对抗效果,效果比氨茶碱的作用稍微差一些。

所以说,使用旋覆花具有止咳以及祛痰的作用,服用药液之后一小时就能够看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第五:抗菌作用

旋覆花的抗菌功能是很多人都比较陌生的一种作用。旋覆花所获得的药液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以及痢疾杆菌等都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平时生活中如果身体出现了由于上述这些细菌所导致的疾病,可以讲旋覆花泡水喝,效果肯定非常的不错。

第六:杀虫作用

科学家在体外进行了实验,发现旋覆花内酯对于女性阴道中的滴虫以及按组织中的阿米巴都有非常强大的灭杀作用。

旋覆花茶的做法

旋覆花茶

材料:旋覆花5克。

做法:

1.将旋覆花用沸水浸泡30秒后洗净备用。

2.将洗净的旋覆花放入杯中,冲入500毫升的沸水。

3.浸泡约5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回冲2~3次,回冲时需要浸泡5分钟。

功效:止咳祛痰,降火消炎,平喘,可用于风寒咳嗽。

适宜搭配:旋覆花适合单泡,不适宜搭配其它花茶。

旋覆花的注意事项: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旋覆花的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3~9g,适合包煎。也可外用。

1、炖鱼汤

旋覆花8克、鲤鱼1条。鲤鱼处理干净,将旋覆花放入鱼肚内,炖煮至鱼肉熟烂,除去药渣。喝汤食肉。

2、水煎服

旋覆花、批杷叶、川芎、细辛、茯茶各3克,前胡4克。水煎去渣,加大枣和生姜,取汁,温水送服。可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

3、漱口

将适量旋覆花研成细末,涂抹于牙根上。疼痛消失后,吐出药末,清水漱口。可治风火牙痛。

猜你喜欢:

1. 中药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配料

2. 美白护肤功效的中药与食疗法

3. 美白护肤功效的20种中药和食疗方法

4. 具有美白功效的中药

5. 白附子的美容功效和作用

香附旋覆花汤加(水饮不净)的常见做法?

材料

旋覆花、香附、苏子、杏仁、半夏各12g,苡仁、茯苓各30g,陈皮9g,通草、路路通、冬瓜皮各10g。

做法

水煎服,日2次。

十三,旋覆花类方

旋覆花类方

......

旋覆花汤

原文:1.肝着旋覆花汤,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原方:旋覆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 一升,顿服之。

注:陶弘景论新绛:即今染绛茜草也

海豹飞船:旋覆花汤用葱14茎,可是加水才600ml,煮剩200ml,如果是大葱很多药大部分都露出水面旋覆花汤了,这葱应当是像小香葱那么大或者更小,而且只用葱茎。

医案:

冯世纶:夜宿青龙峡,有人来求诊,一位52岁男性司机,昨半夜即感胸紧胀痛、恶寒,至晚益重难忍,时以两手捶击胸肋,谓捶后较舒,伴恶寒头痛,咳嗽无痰,口中和而思热饮,苔白,脉弦细。嘱其自采鲜旋覆花一把、葱白4根,生姜三片,煎汤一碗,热饮并盖棉被,身见微汗即可。翌日告谢痊愈。

原有huangxiang医案,疑其医案有隐瞒,故删之,需重搜索

......

旋覆代赭汤

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伤寒论》(161)

原方: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三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 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噫气不除,即嗳气不除。代赭通便治便秘。旋覆花有细绒毛易刺激喉咙,须用纱布包煎。

医案:

李洪治:顽固性咯逆一般由膈肌痉挛引发,其中不乏一些其旋覆花汤他病引起 中药一般用血俯逐瘀汤  生姜泻心汤 旋复代褐汤等,如方证对应可很快治愈  如医案

杜某 男 34岁,苔薄黄质舌边暗紫色,脉右关沉,反复咯逆,胃不适,发作时胃痛三年余。体瘦,处方:半夏12 黄芩10生姜25 党参12 甘草10 黄连3  大枣10  枳壳12 厚朴10 桂枝10  生地20,五剂煎。复诊,引发胃更加不适并食欲不振(考虑到是否生地引发) 有胸前堵塞感    苔薄白舌根黄边质暗紫色 脉同前,处方:桂枝10 茯苓15 桃仁12  丹皮10 赤芍15  半夏12 代赭石25 干姜9 甘草9 党参10 旋复花12 生姜5

五剂。复诊,病人喝3付后已愈其余药未喝,问其原因说  好了就不吃了。随访未复发。附,病人 苔薄白舌根黄边质暗紫色应该有淤血,用桂枝茯苓丸。顽固性咯逆用生姜泻心汤无效用旋复代赭汤。

rst39583:段某,女,93岁。今年8月25日初诊,进食则呕吐酸苦涎液两年余,伴旋晕欲跌,或恶寒,或呃逆。近来加重,饮食不下呕吐频作,咽部梗阻感,脘痛拒按,口干欲热饮,大便秘6-7日一行,小便黄,舌苔白腻,中根较厚浊,脉弦滑有力,血压180/70mmHg,据以往经历,该患颇似食道癌。因高龄不便出远门,未得确诊。据证选方,予大柴胡汤合旋复代赭汤麦门冬汤加竹茹、八月札,二剂。28日复诊,加吴芋2克、丹参10克。30号三诊,大便稍溏,去大黄,加娄衣10克、谷芽10克,三剂。未再诊。10月初,其儿媳来诊,谓其婆婆药后已愈。以往治疗类似疾患,大多无功而返,本例获效,实出乎预料。其脉压差偏大,是否表示邪气较盛旋覆花汤

咖啡猫猫:2、女性,51岁,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部隐痛,稍胀,嗳气,恶心,咽中如有物阻,便秘。初用解郁汤,服用一月胃部症状消失,便秘好转,唯咽部症状无好转,且吞咽时感胸骨后隐隐作痛。原方加旋覆花10克,代赭石10克,党参10克,继服5剂,咽部症状及胸骨后疼痛明显好转。

3、女性,56岁,慢性浅表性胃炎。上腹胀 ,有气嗳不出,咽部有异物感,大便正常。初服解郁汤25剂,胀好转,气减少,但咽部症状无好转,颈部似缠绕了硬物,常不禁伸手去拉衣领。予旋覆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旋覆花、代赭石各10克),五剂后症状明显缓解,仍在服用中。

4、女性,44岁,胆汁返流性胃炎。去年因双下肢不明性疼痛,闭经、便秘而在黄师处诊治,予温经汤后痛止、经来、便通。此次胃中灼痛不适,嗳气不畅,咽中不适,发出咕咕响声。初用小建中汤未效,后用解郁汤仍不效。再用四逆散合栀子豉汤,灼痛好转,仍有上腹部痞胀不适,嗳气,咽部症状无缓解。据其此次经来腹痛、面部泛出较多黑斑,更用当归芍药散,仍无效。最后用旋覆代赭汤原方(旋覆花、代赭石各10克)5剂,嘱患者若不效,仍请黄师处就诊。不料此方有效,自服20剂后好转停药。

旋覆代赭汤治疗“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故胃气虚弱,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是应用本方旋覆花汤的着眼点。原文“噫气”可视作嗳气,呃逆,呕吐,咳嗽等,即气机上冲的表现。《经方100首》把运用本方的指征拓展为“痰多而粘,两胁胀痛,咽间有异物感,咯之不易、吐之不尽,咳喘,腹中有气,自下上冲等”。其中载有“朱进忠治一女,呃逆频作20多天,吃饭时好转,咽喉不利……投以此方加陈皮,4剂愈”,以及用此方治疗梅核气的验案。

本案四例中三例有痞胀、嗳气、及咽部症状,一例食管梗阻症状。除第4例用原方外,其余3例都在原方的基础上合用了本方而取效。故临证见痞胀,嗳气,咽部主诉突出,这三种症状并存时,可能有运用本方的机会较多,特别是用了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时。对于妇人“梅核气”,如半夏厚朴汤疗效不佳时,也应想到尝试应用本方。此方是否能缓解食管痉挛,促进胃肠蠕动,值得进一步探讨。

......

旋覆花,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支气管炎临床常用药

中药的花类药有个规律,性质大多是偏“升散”的。比如辛夷是玉兰花的花苞,辛温通窍,主升;红花活血,偏散。而旋覆花是花类中药里为数不多的偏沉降的药。所谓“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

旋覆花化降气痰、降逆止呕,是 肺气逆、胃气逆常用药 。肺气主降,肺气逆常见 咳喘 ;胃气主降,胃气逆常见 呕吐、恶心,反酸、嗳气 等。

胃气逆在现代医学中有个很常见的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 ,主要症状是常常 反酸,呕吐酸水,上腹或者胸腔内有烧灼感(烧心),嗳气(打嗝),严重的甚至有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 。(这个病我之前写过,详见文章底部相关链接)

在临床上,有个反流性食管炎常用方,叫做旋覆代赭汤,后面会具体讲到。

1、降肺气——咳喘痰多

旋覆花降肺气,可以化痰、下气,从而平咳喘。

2、降胃气——胃胀满、胃气上逆、呕吐反酸

旋覆花降胃气,可化痰消痞。 胃痞(音pǐ),是一种中医疾病名,指的是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食物停滞在胃中不下,或是有胀满的感觉。 旋覆花是胃痞的常用药。

临床常以旋覆代赭汤用于 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幽门梗阻等属于虚证兼有痰湿 者。

3、头晕、头胀、目胀

旋覆花善降气化痰,对于风湿痰饮上攻头目,导致 头晕、目眩、头胀、目胀 ,也可用。如《本草汇言》中医旋覆花配天麻、甘菊花,用于此类病症。

4、风火牙痛

《滇南本草》记载,旋覆花可用于风火所致牙痛,研细粉末,搽于牙上,待停留一段时间,漱口吐出,可止痛。

5、胸胁痛

旋覆花化痰是指的中医中广义的“痰证”,指的是水液代谢、输化功能失常,停留体内某一部位的病理产物。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所以痰的生成多与这二脏有关。

痰饮停留胸胁,导致胸痛牵连两胁(两肋骨处)痛(位置见图片),可用旋覆花配香附,如《温病条辨》香附旋覆花汤。

6、乳腺疾病

《滇南本草》方,以旋覆花配蒲公英、甘草、青皮、白芷,用于乳岩(中医病名,类似于乳腺癌)、乳痈(中医病名,类似于急性乳腺炎)。

1、保护支气管

旋覆花的黄酮类成分对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保护作用,水提取物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临床曾以旋覆花配百部、黄芪、地龙,制成浸膏片,用于慢性气管炎。[新中医,1982,(2):22]

2、抑菌

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

3、增进消化

提取物咖啡酸以及绿原酸口服后,可增加人胃酸的分泌量,增加胆汁分泌,绿原酸可增加小肠的蠕动,从而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4、辅助用于乙型肝炎

现代临床曾以旋覆花汤用于乙型肝炎,对HBsAg指标由阳转阴有一定辅助效果。[黑龙江中医药,1990,(3):38]

5、用于胸膜炎

以旋覆花、茜草、当归、泽泻组成复方,用于肋间神经痛、胸膜粘连、肝炎后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新中医,1989,24(4):22]

6、用于眩晕呕吐

以旋覆代赭汤用于眩晕呕吐,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胸部痞满、呕吐恶心、口吐白沫或清水,脉弦缓或弦滑,舌苔薄白。包含的疾病有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神经官能症、高血压、梅尼埃综合征、癔症、脑膜炎后遗症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浙江中医杂志,1966,9(7):311]

#哆咖医生超能团#

1、旋覆花有绒毛,容易刺激咽喉作痒,导致呛咳、呕吐,所以应用 布包包煎 。

2、 阴虚咳嗽,津液亏虚燥咳,慎用旋覆花。

3、临床用旋覆花有个别患者会出现过敏现象,表现为发热、恶心、全身丘疹、瘙痒、胃部不适、呕吐、腹泻等,医生和患者应注意,遇到过敏时应及时调整药方。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妇人良方》《证类活人书》《滇南本草》《中华临床中药学》

相关阅读:

有一种病最忌口吃甜食,你知道是什么吗?

慢性胃炎、胃胀、反酸、打嗝频繁,问题可能出在一个「门」松了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欢迎留言,大家一起长知识!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2)

……

(三)旋覆花的性味归经

【性味】 苦旋覆花汤,辛、咸,微温。

【归经】 归肺、脾、胃、大肠经。

旋覆花配伍应用

配代赭石:主治痰浊内阻,气机升降失常,症见心下硬,嗳气频频,呃逆不止,恶心呕吐等。代赭石平肝泻热,镇逆降气,凉血止血旋覆花汤;旋覆花消痰平喘,降气止呕,宣肺利水。二药伍用,宣降合法,共奏镇逆降压、镇静止痛、下气平喘、化痰消痞之功。

配半夏曲:主治咳嗽气逆、痰湿壅滞、咳吐稀痰而吐之不易等。半夏曲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旋覆花消痰行气,降逆止呕,宣肺平喘,半夏曲以燥为主,旋覆花以宣为要,二药相配,一燥一宣,相互促进,共奏祛稀痰、止咳嗽之功。

旋覆花巧妙配伍治头痛

旋覆花治疗头痛,历代医家应用颇多,积累旋覆花汤了丰富的经验。近代,其治疗头痛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试对旋覆花治疗头痛的功用与配伍进行探讨。

旋覆花治疗头痛的理论

旋覆花既降且升 头为诸阳之会,清窍所聚之地。旋覆花行气,尤善降气,和中畅利气机,气降则浊降,故可以用于中焦失和,气机不利,清窍壅滞之头痛等病证。

旋覆花入厥阴经而上达巅顶,辛润通络 肝脉之支者上巅顶,旋覆花长于入足厥阴肝经,故可循经而上至巅顶。头痛与肝关系密切,《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春气者,病在头”。旋覆花入肝经而善疏利通络,故可以用于肝经瘀滞、肝络失和所产生的头痛诸证。

旋覆花治疗头痛的配伍

旋覆花配白蒺藜。白蒺藜体坚质硬多刺,秉金秋清肃之气最全,能疏肝气,平肝风,通肝络,而善止头痛。与旋覆花配伍,入肝经,既能走气,又能走血,平肝风,通经络,止头痛。

旋覆花配天麻。天麻平肝熄风,柔肝止痛,为治疗头痛之常用要药。旋覆花与天麻为伍,平肝通络,熄风止痛,可以用于肝风、痰浊、瘀血、气逆诸头痛。

旋覆花配白僵蚕。白僵蚕食桑叶而长,因病而僵,得桑之气,故能疏散风热,上行头目,平肝止痉,为肝经风热、肝风内动、痰热阻络诸证常用之品。与旋覆花配伍,外能散风,内能平肝,又能通络,故肝经风热,风痰阻络之头痛皆可配伍应用。

旋覆花配香附。香附善于疏肝解郁,利气活血,为肝经气郁之要药。香附与旋覆花配伍,较早见于《温病条辨》之香附旋覆花汤,两药配伍能疏郁结,散结气,通经络,可用于肝气郁结及气血郁滞之头痛旋覆花汤;前者可加入越鞠丸中,后者则加入通窍活血汤。

旋覆花配薄荷。薄荷辛凉,疏风热,清头目,止头痛;又能活血散血。与旋覆花配伍,既能辛散走气而疏风,又能辛润通络而活血,入肝经而气血兼调,故肝经气滞、血瘀、络脉闭塞不畅,皆可配伍应用。

旋覆花配菊花。菊花疏风热,凉泄肝经郁热、郁火,善治风热、肝热、肝风、肝阳与肝肾阴虚所致头痛诸证。

旋覆花配当归。当归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润肠通便。治头痛常用风药,头痛因于风邪者颇多,当归养血活血,合于“治风先治血”之原理;当归润肠,旋覆花“利大肠”,二者配伍应用,对血虚、血滞,大便不通之头痛,堪称绝佳。清代名医叶天士倡导“久痛入络”,治当“辛润通络”,旋覆花、当归是其常用之品,二物配伍柔肝活血,辛润通络,散瘀止痛,为久病头痛,缠绵不愈之佳品。

旋覆花附方

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但不头痛为异:前胡三两,荆芥四两,半夏一两(洗,姜汁浸),赤芍药二两,细辛一两,甘草一两(炙),旋复花三两。上捣罗为未,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未知再服。(《类证活人书》金沸草散)

治积年上气:旋复花(去梗,焙)一两,皂艾(炙,去皮。子)一两一分,大黄(挫、炒)一两半。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九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九,温汤下,日三服。(《圣济总录》旋复花丸)

治肝着,亦治妇人半产漏下: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匿要略》旋复花汤)

治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者:旋复花、半夏、茯苓、青皮。水煎服。(《产科发蒙》旋复半夏汤)

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旋复花、枇杷叶、川芎、细辛、各一钱,前胡一钱五分。姜、枣水煎服。(《妇人良方》旋复花汤)

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旋复代赭汤)

治风湿痰饮上攻,头目眩胀眵:旋复花、天麻、甘菊花各等分。为末,每晚服二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治小便不行,因痰饮留闭者:旋复花一握,捣汁,和生由酒服。(《本草汇言》)

治单腹胀:旋复、鲤鱼。将鱼肠去净,药入鱼肚内,煎服。小便利,肿胀即消。

治风火牙痛:旋复花为末,搽牙根上,良久,去其痰涎,疼止。

治乳岩、乳痈:旋复花二钱,蒲公英一钱,甘草节八分,白芷一钱,青皮一钱。水酒为引,水煎服。

治月蚀耳疮:旋复花烧研,羊脂和涂之。(《濒湖集简方》

治咳嗽气逆:旋覆花9g,半夏6g,前胡6g,紫苏子9g,生姜9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治中脘伏痰,吐逆眩晕:旋覆花(去根)、半夏(汤泡七次)、橘红、干姜(炮)各一两,槟榔、人参、甘草、白术各半两。上(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旋覆花汤)

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为疟状:生香附三钱,旋覆花三钱(绢包),苏子霜三钱,广陈皮二钱,半夏五钱,茯苓块三钱,薏苡仁五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温病条辨》香附旋覆花汤)

治唾如胶漆稠粘,咽喉不利:用旋覆花为末,每服二三钱,水煎,时时呷服。《卫生易简方》

旋覆花的副作用

【应用注意事项】阴虚劳嗽、风热燥咳、虚弱及大便泄泻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3—12克,入煎剂(包煎),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禁忌

用量过大。常规用量未见中毒报道。服用过量会使部分病人出现发热、恶心、全身出皮疹,或见有呕吐、胃中不适、腹泻。动物实验中较大量给药可导致动物呼吸加快、抽搐、死亡。所以使用该药应注意掌握好用量。

煎煮不当。旋复花上的绒毛可刺激咽喉及消化道,引起咳嗽、呕吐。内服煎汤宜用布包或煎好后过滤去毛,防止大量绒毛进入胃中。

药不对证。旋复花性偏温散,适用于寒痰、温痰引起的病证。凡属肺热痰黄、燥热干咳,阴虚火旺等热咳、燥咳者不宜使用。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5579 字) 展开全部内容

旋覆花的作用?

旋覆花:

花名旋覆者,花圆而覆下。草名金沸者,清肺金之热沸。本品味咸以软坚,微辛温能散结气,升而能降,入肝、肾、肺、大肠。其功在于开结下气,行水消痰。治惊悸,祛痞坚而消胁下胀满。去五脏间寒热。散风湿疗风气湿痹。开胃气,除噫气而止呕逆,降肺气而止咳逆。消胸中痰结唾如胶漆。通水道而消肿满。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旋覆花汤和旋覆花汤的组成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