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麦 雀麦的图片

登登百科 百科 2022-12-27 882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雀麦,以及雀麦的图片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雀麦的意思?

注音 ㄑㄩㄝˋ ㄇㄞˋ

拼音 què mài

基本释义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稍长,小穗状花序、下垂。可做牧草。

英bromegrass;

国语辞典修订本

雀麦「ㄑㄩㄝˋ ㄇㄞˋ」

⒈  植物名。禾本科雀麦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脚短,横匐,白色。高仅六十至七十公分,生有软毛。叶长而尖。

引证解释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形似燕麦,叶稍长。夏季开花;小穗状花序,绿色。生于山坡、荒野和路旁。可作牧草,也可栽作水土保持植物。谷粒可作家畜饲料。

雀麦与野燕麦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是,科目分类不同、形态特征不同、生境分布不同,具体如下:

一、科目分类不同

1、雀麦

雀麦,是禾本目、禾本科、雀麦属、雀麦种植物。

2、野燕麦

野燕麦、是禾本目、禾本科、燕麦属、野燕麦种植物。

二、形态特征不同

1、雀麦

秆直立,高可达90厘米。叶鞘闭合,叶舌先端近圆形,叶片两面生柔毛。圆锥花序疏展,向下弯垂;分枝细,小穗黄绿色,密生小花,颖近等长,脊粗糙,边缘膜质,外稃椭圆形,草质,边缘膜质,微粗糙,顶端钝三角形,芒自先端下部伸出,基部稍扁平,成熟后外弯;内稃两脊疏生细纤毛,小穗轴短棒状,5-7月开花结果。

2、野燕麦

须根较坚韧。秆直立,高可达120厘米,叶鞘松弛,叶舌透明膜质,叶片扁平,微粗糙,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含小花,第一节颖草质,外稃质地坚硬,第一外稃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4-9月开花结果。

三、生境分布不同

1、雀麦

生长在海拔50-2500(-3500)米的生于山坡林缘、荒野路旁、河漫滩湿地。 分布于中国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新疆、西藏、四川、云南、台湾。

2、野燕麦

生于荒芜田野或为田间杂草。广布于中国南北各省。也分布于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带地区。欧亚温带广泛分布。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雀麦、百度百科-野燕麦

雀麦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雀麦别名:日本雀麦、野雀麦等;雀麦为一年生或越年生疏丛型禾草。C.P.Thunberg在1984年,根据采自日本的植物为模式标本,正式将学名命名和发表为Bromus.japonica.Thunb.ex.Murr.。因此,有的国家也称为日本雀麦(japanese.chess)。这种植物自然分布于欧亚大陆,在欧洲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部,向南可延续到法国和意大利,向东可到达俄国中部。

在亚洲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朝鲜和日本等。在北美洲的加拿大西部,其路边、田野及湿地有逸生,成为杂草。在中国分布于东北、新疆、黄河及长江流域各省份,甚至在海拔2500~3500m的高山也有分布。生于林缘坡地、荒野、路旁、河漫滩及湿地等生境。

由于雀麦自繁能力很强,结实率高,种子产量也高,成熟后易脱落,翌年自然萌发形成新的植株,因此,在温带退化草地上可代替多年生牧草,为家畜提供饲草。在亚热带山地又是解决早春饲草缺乏的有重要价值的牧草。现在加拿大已培育出德博拉(Deborh)等栽培品种,在北美推广应用。我国也已引种栽培。

中草药:雀麦的功效与作用

雀麦

(《唐本草》)

【异名】蘥(《尔雅》)雀麦,爵麦(《说文》),蒸麦(《尔雅》郭璞注),杜姥草(《千金方》),牡姓草(《广济方》),牛星草(《纲目》),野麦、野小麦、野大麦(《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茎叶。

【植物形态】雀麦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叶鞘包茎,被白色柔毛雀麦;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裂齿雀麦;叶片长5~30厘米,宽2~8毫米,两面皆生白色柔毛,有时下面无毛。圆锥花序,下垂,长达20厘米,每节具3~7分枝;每枝近上部着生1~4个小穗;小穗含7~14个小花,上部小花通常不发育,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第一颖3~5脉,第二颖7~9脉,外稃椭圆形,边缘膜质,具7~9脉,先端具2微裂齿,其下约2毫米处生芒;第一外稃较长;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雄蕊3;子房顶端有毛。颖果线状长圆形,压扁,腹面具沟槽,成熟后紧贴于内外稃。5~7月抽穗。

生长于山坡、荒野、道旁。分布长江、黄河流域。

本植物的种子(雀麦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①《唐本草》:"主女人产不出。煮汁饮之。"

②《品汇精要》:"去虫。"

【选方】治汗出不止:燕麦全草一两,水煎服,或加米糠五钱。(《湖南药物志》)

提醒您:雀麦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雀麦有哪些特征与特性?

在形态特征上,雀麦的须根细而密,入土深40cm;秆直立,栽培后高40~100cm;叶鞘被柔毛,叶片两面被柔毛;圆锥花序的分枝向下弯曲,小穗初期呈圆筒状,成熟后压扁,含7~14朵小花,紧密重叠,外稃边缘明显膜质,顶端具2齿,芒从裂齿7.2mm处伸出,长5~10mm,成熟后向外反曲;颖果细长,2~8mm,顶端有毛。2n=14。

在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上,雀麦的生育期较短,适应性较广。在温带4月播种,一般7~8月种子成熟,即使在青藏高原(日喀则)高寒地带,4月下旬播种,到9月上旬种子也能成熟。在寒冷来临之前,都能完成生活周期,表现为一年生牧草。在亚热带一般9月播种,翌年5月下旬或6月上旬种子成熟,酷热来临之前,完成生活周期,表现为越年生牧草。雀麦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最适宜在亚热带山地生长。根系发达,入土较深,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并适宜在各类土壤生长,喜生于红壤、棕壤沙砾土;在冲积土和黏质壤土也生长良好。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

雀麦的形态是怎样的?

雀麦是禾本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株高30~100厘米。秆丛生,稀单生,直立或略倾斜。叶片长条形,两面均有白色柔毛。有时叶背无毛;叶鞘闭合,被柔毛;叶舌透明膜质。圆锥花序开展,每节具3~7个分枝,每枝近上部着生1~4个小穗,小穗含7~14个小花;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外稃长椭圆形,先端微2齿,齿下约2毫米处生芒;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颖果与内稃相贴,不易分离,长圆状椭圆形。种子繁殖。

雀麦为地边、路旁常见杂草,麦田受害较重。

关于雀麦和雀麦的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