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肺汤 参苏温肺汤

登登百科 百科 2022-12-25 955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温肺汤,以及参苏温肺汤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五行相克”,在临床上怎么用?

相克与相生同样是一种生理现象。

病证上所说的相克,包括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现象,故有虚实复杂的症状出现。

总的说来,分强弱两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功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功能衰退。

因而, 治疗上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

另一方面强盛而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规律,预先加强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

从疾病的发展变化来看相克,并不是前后都一致的。

例如鼓胀病,他在整个病程中所出现的证候,便包括了木横克土、木不克土和土反侮木等现象,治疗上虽然不离肝脾肠胃,治法上就有很大出入。

说明临床上运用相克时,不能固执一端,一成不变。

01

木横克土,木不疏土,土反侮木

木横克土,即肝旺脾弱。

肝旺多指肝气太强,表现为头胀,胁痛,胸闷太息,少腹胀;脾弱包括胃气阻滞,如食呆,脘痞胀痛,频作嗳气和矢气等。

由于肝旺多指肝气横逆,治疗上常用疏肝理气为主,结合健脾和胃,方如 柴胡疏肝散 (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甘草、生姜)、 调气汤 (香附、青陈皮、乌药、木香、藿香、砂仁、甘草)和 沉香降气汤 (沉香、香附、延胡、金铃子、砂仁、甘草)。

木克土的证候,以肝气犯胃为多, 并因胃而影响及肠,胃痛中的气痛,常因恼怒后肝气所引起,刘草窗的 痛泻要方 (白芍、陈皮、白术、防风), 目的亦为泻肝和胃而疏肠中气滞。

因此,本证在临床最为多见, 一般称为肝胃不和。

木不疏土,由肝气郁结所致。 肝气失其条达,影响脾胃功能迟钝,出现精神抑郁,胸胁满闷,食少艰化,腹胀,大便或秘或溏等症状。

治宜舒肝健脾,用 逍遥散 (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煨姜),亦可加入枳壳、陈皮和胃。

治疗肝气和肝郁,虽然同以理气为主,药物如柴胡等亦通用,但由于发病和病机不同,方剂的组成并不一样。

反克现象在肝和脾胃亦为多见常见,因有木之与土,此胜彼负之说。

但一般土反侮木多由木郁不能疏土引起,亦即木不疏土的后果,且因后天生化力弱,肝血不充,产生肝火内郁,成为虚性亢奋现象,宜用化肝煎(白芍、青陈皮、丹皮、山栀、贝母、泽泻)。

若由脾胃形成,则以湿热积滞为多,与肠亦有密切关系,当用 导气汤 (黄连、黄芩、当归、白芍、枳壳、槟榔、木香、大黄)加减。

处方法则: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理气畅中法。

常用药物:

疏肝气 ——青皮、制香附、金铃子、香橼、柴胡、广郁金、玫瑰花、娑罗子、荔枝核;

调脾胃中气 ——枳壳、陈皮、砂仁、蔻仁、佛手;

化脾胃湿热积滞 ——黄连、半夏、木香、枳实、大腹子皮。

02

土旺克水,土不克水,水反克土

土旺克水,即胃实耗伤肾阴,常见于胃有实热,即《伤寒论》少阴病用急下存阴的证候。但临床上惯称邪热伤阴,很少引用生克学说。

与此相反, 土不克水是脾虚而水湿泛滥,成为水肿胀满。 张景岳说:“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治宜温运脾阳,用 实脾饮 (白术、茯苓、干姜、生姜、红枣、甘草、豆蔻、大腹皮、厚朴、木香、附子、木瓜)为主。

水反克土为肾病影响脾脏功能,常见于水肿证, 《内经》所谓“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用金匮肾气丸 (附子、肉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温肾为主,结合胃苓汤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肉桂,白术、泽泻、猪苓、茯苓) 以治标。

处方法则:急下存阴法,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

常用药物:

泻胃热 ——大黄、玄明粉、枳实;

温脾阳 ——见前;

温肾阳 ——见前;

利水湿 ——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冬瓜皮、川椒目、猪苓、大腹皮、葫芦瓢、生姜皮、通草。

03

水旺克火,水不克火,火反克水

水旺克火,即肾阴郁遏心阳,表现为水气上逆,先有脐下悸,再见胸闷心悸,奔豚证即属这一类,宜桂枝加桂汤 (桂枝、白芍、甘草、姜、枣)。

如果水气内停,命火衰微不能气化,不见心气虚弱症状的当用 真武汤 (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温肾利水。

水不克火是肾阴不足,心火偏旺, 证见遗精腰痛,心烦失眠,宜滋肾清心,用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 加生地。

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水属北方,火属南方,所以黄连阿胶汤也称补北泻南法。 但本方主要是着重在心脏本身的血虚火旺,如有肾虚症状,宜加入滋肾药。

二是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出现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证,也称水不制火,宜用滋阴降火的 知柏八味丸 (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知母)。 这种属于一脏本身水火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火反克水:与水不克火往往互为因果,治法无多大出入。 临床上又对一般热盛伤阴,惯常称做水不制火,意义有别。

处方法则:通阳制水法,扶阳逐阴法,滋阴降火法,补北泻南法,养阴清热法。 

常用药物:

温心阳 ——见前;

温肾阳 ——见前;

清心火 ——黄连、竹叶、焦山栀、莲子芯、灯心;

清命火 ——黄柏、知母。

04

火旺克金,火不克金,金反克火

火旺克金,即心火消烁肺脏气阴。 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上炎,易使肺热伤津,如火嗽证咳痰稠黏,咽喉不利,用 黄芩知母汤 (黄芩、知母、山相、杏仁、贝母、桑皮、花粉、桔梗、甘草)。

习惯上对于一般邪热伤肺,亦称火克金,应加区别。

火不克金是心阳不能温肺,属于肺寒证候。

《内经》上说“心移寒于肺,肺消,饮一溲二”,《金匮要略》上说“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均是心火衰微,形成肺气消索。

心肺本为二阳脏,欲温肺金,当扶心阳,但宜温养,温润,不可偏于辛热,用 温肺汤 (人参、肉桂、干姜、甘草、钟乳石、半夏、橘红、木香)加减。

金反克火当为肺寒而影响心阳不宣,因临床上少见,从略。

处方法则:泻火清金法,清热润肺法,养心温肺法。

常用药物:

清心火 ——见前;

清肺热 ——桑皮、马兜铃、川贝母、黄芩;

温肺寒 ——款冬花、白石英、远志、百部。

05

金旺克木,金不克木,木反克金

金旺克木,即肺肃太过,肝气受制。

临床上对于肝气证候常用肃肺佐治,所谓佐金平木, 但单纯由肺形成的肝病并不多见,从略。

金不克木当为肺虚而引起肝旺,临床上亦比较少见。肺痨后期虽有出现,多与肾虚不能养肝有关。

木反侮金指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亦称 木火刑金 。表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内带血,急躁烦闷,脉象弦数等。 此时肺脏亦热,当用化肝煎 (白芍、丹皮、山栀、青陈皮、贝母、泽泻) 加青黛、金沸草、瓜蒌、枇杷叶,亦可暂用龙胆草、芦荟以泻火。

处方法则: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

常用药物:

降肺气 ——金沸草、苏子、枇杷叶;

清肝火 ——黄芩、青黛、丹皮、夏枯草、龙胆草、芦荟。

暖身补阳温肺汤怎么做方便快捷

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喝高原彩松茸汤。

“菌中之王”松茸做主材料,现代医学表明,松茸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肿瘤、治疗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抗衰老养颜、促肠胃保肝脏等多种功效。

我这种懒人呢,自己熬汤也不好喝,所以个人意见,最快捷的而且营养的方式就是这种松茸杯汤了。

老年哮证应怎样调治?

老人哮证,以痰喘日久继而作哮为常见。临床以喉间痰气作响,胸中多痰,黏结喉间,与呼吸之气相触成声为特征。其发病可因食味酸咸太过,或遇风寒湿热,气郁痰壅即发。哮证发作时,宜分冷哮、热哮、痰哮,理肺以治标;哮证停止发作后,则宜固肾以治本。

冷哮多因外感风寒,邪入肺俞,寒饮内停痰浊壅聚,阻滞气道而成,其症呼吸急促,喘中有哮喘声,咯吐黏痰或清稀痰涎,胸膈窒闷,面色灰暗,苔白脉紧。治宜温肺散寒,豁痰利窍。用射干麻黄汤、三子养亲汤、温肺汤加减。若冷痰凝固者,可酌用冷哮丸。

热哮多因痰热胶固,肺气壅逆所致。其症喉有痰鸣声,胸高,气粗急促,咳痰黄稠,胸膈烦闷,面赤自汗,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宣肺清热,用定喘汤、桑白皮汤之类;若因受寒引起者,为寒包热证,宜散郁祛寒,用三拗汤、越婢加半夏汤,发散寒邪以解表邪。

痰哮多因风寒外束,痰浊壅盛所致。其症气急喘促,喉中痰鸣,声如拽锯。治宜宣肺降气,祛痰清火。用五虎汤、白果汤加减。

肾哮多因精气亏乏,摄纳失常,下虚上盛所致。其症气逆易喘,短气息促,吐痰起沫,动则心慌,腰酸肢软,脑转耳鸣。治宜补肾摄纳。

用肾气丸,或紫河车粉。

对喘咳哮温肺汤的调治,还须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首应注意气候影响,防止外邪侵入。高龄老人卫外之阳不能充实腠理者,宜用益气固卫之剂。如玉屏风散调少量蜂蜜,日服2 ~ 3g。同时生活起居,当有定时,避免疲劳和情志刺激,耗伤正气。慎饮食,薄滋味,以杜生痰之源,从而减少复发温肺汤的机会,以冀延年却病。

小孩容易发高烧吃什么可以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祖国医学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造成脾、肺两虚及肺卫不固所致。在治疗时,除采用综合治疗外,服用增强体质的饮食及适当提供药膳,往往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1、初乳:人的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其中尤以分泌性IgA(SigA)含量丰富。前面已经介绍过,分泌性IgA(SigA)可使呼吸道粘膜增强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因此有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有资料表明,奶牛在产后前5天分泌的牛奶中含有丰富的SIgA。因此,为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抗病能力,可服用分娩后3天的人的初乳或动物初乳,每次10毫升,每天1-2次,连服1周;也可服用初乳制剂,如乳珍及乳之宝等。

2、健脾益气固表的食品:如能经常服用可以增强患儿体质,并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这些食品主要包括:蔬菜类有油菜、韭菜、香菜和葱;根茎及瓜豆类有胡萝卜、白萝卜、山药、南瓜及黄豆等;水果类有枣、梨、香蕉;干果类,如花生、核桃、芝麻、葵花子;此外,还有紫菜及蘑菇等。

3、药膳饮食:具有增强抵抗力,健身防病的功效,有条件时可让孩子长期服用。百合花生粥:干百合20克,加水泡胀;花生米30克,加水带皮煮熟,再加入糯米60-80克,加水煮粥,最后加糖少许即可服用。

银耳羹:银耳10克,香菇6克,先将香菇煮汤滤渣,再将银耳加入汤中,用文火煮成羹状即可服用。可加冰糖少许,一日服完。可连续服用。

黄精枣汤:黄精6克,红枣20克,加水煮汤一碗,汤枣同服。可连续服用。

补气双菇面:取黄芪10克煎汤50毫升,再取鲜蘑菇及水发蘑菇各25克,加油适量,炒后再加黄芪汤煮熟。挂面适量煮熟后捞出放在黄芪双菇汤内,再加调料直至熟烂即可。作为主食经常食用可增加抵抗力。

温肺鸡汤糊:母鸡肉250克,猪腿肉300克,肉桂10克,党参20克(包在纱布内),加水3000毫升煮汤,直至肉烂,取出肉及药物后余汤2000毫升左右,后将鸡肉、猪肉切成丝。取麦片100克,放入锅内煮沸后,在缓慢加入面粉200克,调成均匀糊状,最后加适量盐及味精。食用时取适量加入碎鸡肉、猪肉及少量香油即可食用。以冬季食用为佳,经常食用有预防呼吸道感染的良好作用。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不妨试一试食用以上食物。也许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温肺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参苏温肺汤、温肺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