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刘善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刘善明画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刘善明穿布衣,吃粗粮,悲痛得好像在服丧一样。
出处:《南齐书.刘善明列传》
刘善明,(公元432年至480年),平原人。生于宋文帝元嘉九年,卒于齐高帝建元二年,年四十九岁。[公元四三二年至四八o年]字不详,平原人。生于宋文帝元嘉九年,卒于齐高帝建元二年,年四十九岁。少时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元嘉末,青州饥,善明开仓救乡里百姓呼其家田为续命田。年四十,刺史刘道隆辟为治中从事。魏克青州,善明因母在魏,哀戚如持丧。元徽初,赎母还。沉攸之反,善明献计平之。高帝践阼,封新涂伯。卒后,家无遗储,惟有书八千卷。谥曰烈。
原文片段:刘善明,平原人。镇北将军怀珍族弟也。父怀民,宋世为齐北海二郡太守。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百姓呼其家田为“续命田”。
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年四十,刺史刘道隆辟为治中从事。父怀民谓善明曰:“我已知汝立身,复欲见汝立官也。”善明应辟。仍举秀才。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
泰始初,徐州刺史薛安都反,青州刺史沈文秀应之。时州治东阳城,善明家在郭内,不能自拔。伯父弥之诡说文秀求自效,文秀使领军主张灵庆等五千援安都。弥之出门,密谓部曲曰:“始免祸坑矣。”行至下邳,起义背文秀。善明从伯怀恭为北海太守,据郡相应。善明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夜斩关奔北海。族兄乘民又聚众渤海以应朝廷。而弥之寻为薛安都所杀,明帝赠辅国将军、青州刺史。以乘民为宁朔将军、冀州刺史,善明为宁朔长史、北海太守,除尚书金部郎。乘民病卒,仍以善明为绥远将军、冀州刺史。文秀既降,除善明为屯骑校尉,出为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还为后军将军、直阁。
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许。朝廷多哀善明心事。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
节选翻译:刘善明,平原人,是镇北将军刘怀珍的族弟。父亲刘怀民,宋时为齐北海二郡太守。元嘉末年,青州发生饥荒,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刘善明家里有积存的粮食,自家吃粥,却打开粮仓救济乡里,很多乡邻借此全家得以活命,百姓把他家的田地称为“续命田”。 刘善明少时便能静心读书,刺史杜骥曾闻其名而等侯一见,刘善明却推辞不见。四十岁时,刺史刘道隆征他为治中从事。父亲刘怀民对善明说:“我已经看到你立身,还想看到你立官。”刘善明于是答应了刘道隆的征召。刘善明还考了秀才。宋孝武帝见他的策论强健干练,觉得他很是不同凡响。
泰始初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叛乱,青州刺史沈文秀响应他。当时东阳城是青州州府,刘善明家就在外城之内,无法置身事外。刘善明的伯父刘弥之欺骗沈文秀,请求为他效命,沈文秀派他带军主张灵庆等五千人支援薛安都。刘弥之出了城门,秘密地对部下说:“终于逃出祸坑了。”行军到下邳,刘弥之便领军起义,背弃沈文秀。刘善明的从伯(父亲的堂兄)刘怀恭时任北海太守,占据北海郡与刘弥之相互呼应。刘善明秘密发信召集宗族部下,召来三千人,连夜攻破关隘奔向北海郡。族兄刘乘民又在渤海聚军响应朝廷。之后不久刘弥之被薛安都所杀,宋明帝追封他为辅国将军、青州刺史。
以刘乘民为宁朔将军、冀州刺史,刘善明为宁朔长史、北海太守,并封他为尚书金部郎。刘乘民病死后,又任刘善明为绥远将军、冀州刺史。沈文秀投降后,又任命刘善明为屯骑校尉,外任海陵太守。海陵郡靠海,没有树木,刘善明教谕民众种植榆槚及各种果树,民众便从中获得好处。后来回京后官拜后军将军、直阁。
泰始五年,青州被北魏攻陷,刘善明母亲被北魏俘获,押置桑乾。刘善明穿粗布衣服吃粗劣食物,哀痛不已如同居丧一般。宋明帝每次见到,都为他叹息,当时人们都称赞他。后刘善明转任宁朔将军、巴西和梓橦二郡太守。刘善明因母亲在陷落北魏,不愿西行赴任,痛哭着坚决请辞,他的请求终被明帝应允了。朝中同仁多同情刘善明的心事。元徽初年,朝廷要派使者出使北魏,朝议后让刘善明推荐人选,他推举州乡北平人田惠绍出使北方,终于赎回了母亲。
参考资料
必应网典:;mkt=zh-cnFORM=BKACAI
第一文库网:
2021年9月,由北京传世水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行2021年中国书画拍卖会专场,在大型拍卖会专场中,此前备受关注的著名大写意画家刘善明先生国画作品《苍茫云海间》以71.6万元落槌完美成交。
刘善明 ,号乐山,生于1936年,祖籍河北。系刘海栗大师弟子,被誉为中国当代大写意山水重要人物之一。世界老子同道会书画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艺术博导,学术型画家,艺术教育批评家。
作品、学术论文在各大媒体,刊物上发表,作品风格独特,及具个性,在海内外影响深远。
八十高龄仍潜心专注于大写意山水创作,厚积薄发,独创“意在笔后”笔意相连浑然一体之“一笔画法”,提出大写意山水之“模糊论”,将画者情、思、意、境,四为一体入画至巅峰,进入人境两忘“模糊境界”,营造出了天人合一的山水意境。作品中不难看到海粟艺术的印痕但又极具个人风格,以情入境、笔简意赅、线条苍劲、气韵生动、弛魂宕魄。构成其大写意山水的总基调。他从艺七十余载,淡泊名利,更德艺双馨。艺术境界已达到超然于功利之上,物我两忘之境,为此收获了无数艺术爱好者喜爱及收藏。
文言文翻译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弱项。那么如何才能把文言文翻译得准确无误、通顺畅达无语病?下面为大家准备文言文翻译的练习,一起来看看吧刘善明!
刘善明,平原人。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①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②。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许。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建元二年卒,诏曰:“善明勤绩昭著,不幸殒丧,痛悼于怀。谥烈伯。”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
译文:
刘善明,是平原人。元嘉末年,青州闹饥荒,到刘善明了人吃人的程度。善明的家里有储粮,他自己吃粥,打开自家的粮仓来救济乡邻,许多人得到救济活了下来。他年少时爱在静处读书,刺史杜骥听说他的`名声想等候一见,他却推辞不见。宋孝武帝看到他策对时谈话论刚毅正直,感到非常非常惊异。五年,青州被北虏攻陷,善明的母亲沦陷在北方,北虏把她转移到桑乾。善明穿布衣,吃素食,悲伤得如同守丧。皇帝每次看到他这样子,都为他叹息,当时人们都称颂他。他转任为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两郡的太守。善明因为母亲还在北方,不想到西方去,哭着坚决请求不去,被允许。元徽初年,朝廷派遣使者去北方,朝臣们商议让善明推荐人选,善明就推选同乡北平的田惠绍出使北虏,赎回了母亲。
刘善明于建元二年去世,皇帝下诏说:“刘善明政绩显著,不幸去世,刘善明我在心中痛悼,赐给他谥号烈伯”。善明家里没有留下积蓄,只有八千卷书。
(选自《二十四史·南齐书》,有删节)
【注】①饘:zhān稠粥。②持丧:守丧。③见:被。
阅读练习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多获全济() (2)甚异之 ()
(3)见许 ( ) (4)朝议令善明举人( )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B.为之叹息 是吾剑之所从坠 (《刻舟求剑》)
C.善明以母在虏中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D.痛悼于怀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治水必躬亲》)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3.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刘善明的特征。(3分)
参考答案
10. 救助,救济,帮助刘善明; 以 为异 允许 推荐,推举
11.D 项 都翻译成“在
12.略
13.善明家里没有留下积蓄,只有八千卷书。
崔祖思,字敬元,清河东武城人,崔琰七世孙也。祖諲,宋冀州刺史。父僧护,州秀才。祖思少有志气,好读书史。初州避主簿,与刺史刘怀珍于尧庙祀神,庙有苏侯像。怀珍曰:"尧圣人,而与杂神为列,欲去之,何如?"祖思曰:"苏峻今日可谓四凶之五也。"怀珍遂令除诸杂神。
太祖在淮阴,祖思闻风自结,为上辅国主簿,甚见亲待,参豫谋议。除奉朝请,安成王抚军行参军,员外正员郎,冀州中正。宋朝初议封太祖为梁公,祖思启太祖曰:"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今宜称齐,实应天命。"从之。转为相国从事中郎,迁齐国内史。建元元年,转长兼给事黄门侍郎。
上初即位,祖思启陈政事曰:"《礼诰》者,人伦之襟冕,帝王之枢柄。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世不习学,民罔志义,悖竞因斯而兴,祸乱是焉而作。故笃俗昌治,莫先道教,不得以夷险革虑,俭泰移业。今无员之官,空受禄力。三载无考绩之效,九年阙登黜之序。国储以之虚匮,民力为之凋散。能否无章,泾渭混流。宜大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台府州国,限外之职,问其所乐,依方课习,各尽其能。月供僮干,如先充给。若有废堕,遣还故郡。殊经奇艺,待以不次。士修其业,必有异等,民识其利,能无勉励?"
又曰:"汉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身衣弋绨,以韦带剑,慎夫人衣不曳地,惜中人十家之产,不为露台。刘备取帐钩铜铸钱以充国用。魏武遣女,皂帐,婢十人;东阿妇以绣衣赐死,王景兴以淅米见诮。宋武节俭过人,张妃房唯碧绡蚊帱,三齐谷席,五盏盘桃花米饭。殷仲文劝令畜伎,答云'我不解声'。仲文曰'但畜自解',又答'畏解,故不畜'。历观帝王,未尝不以约素兴,侈丽亡也。伏惟陛下,体唐城俭,踵虞为朴,寝殿则素木卑构,膳器则陶瓢充御。琼簪玉箸,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斯实风高上代,民偃下世矣。然教信虽孚,氓染未革,宜加甄明,以速归厚。详察朝士,有柴车蓬馆,高以殊等;雕墙华轮,卑其称谓。驰禽荒色,长违清编,嗜音酣酒,守官不徙。物识义方,且惧且劝,则调风变俗,不俟终日。"
又曰:"宪律之重,由来尚矣。故曹参去齐,唯以狱市为寄,余无所言。路温舒言'秦有十失,其一尚在,治狱之吏是也'。实宜清置廷尉,茂简三官,寺丞狱主,弥重其选,研习律令,删除繁苛。诏狱及两县,一月三讯,观貌察情,欺枉必达。使明慎用刑,无忝大《易》;宁失不经,靡愧《周书》。汉来治律有家,子孙并世其业,聚徒讲授,至数百人。故张、于二氏,洁誉文、宣之世;陈、郭两族,流称武、明之朝。决狱无冤,庆昌枝裔,槐衮相袭,蝉紫传辉。今廷尉律生,乃令史门户,族非咸、弘,庭缺于训。刑之不措,抑此之由。如详择笃厚之土,使习律令,试简有征,擢为廷尉僚属。苟官世其家而不美其绩,鲜矣;废其职而欲善其事,未之有也。若刘累传守其业,庖人不乏龙肝之馔,断可知矣。"
又曰:"乐者动天地,感鬼神,正情性,立人伦,其义大矣。按前汉编户千万,太乐伶官方八百二十九人,孔光等奏罢不合经法者四百四十一人,正乐定员,唯置三百八十八人。今户口不能百万,而太乐雅、郑,元徽时校试千有余人,后堂杂伎,不在其数,糜废力役,伤败风俗。今欲拨邪归道,莫若罢杂伎,王庭唯置钟虡、羽戚、登歌而已。如此,则官充给养,国反淳风矣。"
又曰:"论儒者以德化为本,谈法者以刻削为体。道教治世之粱肉,刑宪乱世之药石。故以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风霜。是以有耻且格,敬让之枢纽;令行禁止,为国之关楗。然则天下治者,赏罚而已矣。赏不事丰,所病于不均;罚不在重,所困于不当。如令甲勋少,乙功多,赏甲而舍乙,天下必有不劝矣;丙罪重,丁眚轻,罚丁而赦丙,天下必有不悛矣。是赏罚空行,无当乎劝沮。将令见罚者宠习之臣,受赏者仇雠之士,戮一人而万国惧,赏匹夫而四海悦。"
又曰:"籍税以厚国,国虚民贫;广田以实廪,国富民赡。尧资用天之储,实拯怀山之数;汤凭分地之积,以胜流金之运。近代魏置典农而中都足食,晋开汝、颍而汴河委储。今将扫辟咸、华,题镂龙漠,宜简役敦农,开田广稼。时罢山池之威禁,深抑豪右之兼擅,则兵民优赡,可以出师。"
又曰:"古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故君举必书,尽直笔而不污;上无妄动,知如丝之成纶。今者著作之官,起居而已;述事之徒,褒谀为体。世无董狐,书法必隐;时阙南史,直笔未闻。"
又曰:"废谏官,则听纳靡依。虽课励朝僚,征访刍舆,莫若推举质直,职思其忧。夫越任于事,在言为难,当官而行,处辞或易。物议既以无言望己,己亦当以吞默惭人。中丞虽谢咸、玄,未有全废劾简;廷尉诚非释之,宁容都无讯牒!故知与其谬人,宁不废职,目前之明效也。汉征贡禹为谏大夫,矢言先策,夏侯胜狂直拘系,出补讽职,伐柯非遐,行之即善。"
又曰:"天地无心,赋气自均,宁得诞秀往古而独寂寥一代!将在知与不知,用与不用耳。夫有贤而不知,知贤而不用,用贤而不委,委贤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今诚重郭隗而招剧辛,任鲍叔以求夷吾,则天下之士,不待召而自至矣。"上优诏报答。
寻迁宁朔将军、冠军司马,领齐郡太守、本官如故。是冬,虏动,迁冠军将军、军主,屯淮上。二年,进号征虏将军,军主如故。仍迁假节、督青冀二州刺史,将军如故。少时,卒。上叹曰:"我方欲用祖思,不幸,可惜!"诏赙钱三万,布五十匹。
祖思宗人文仲,初辟州从事。泰始初,为薛安都平北主簿,拔难归国。元徽初,从太祖于新亭拒桂阳贼,著诚效,除游击将军。沈攸之事起,助豫章王镇东府,历骠骑谘议,出为徐州刺史。建元初,封建阳县子,三百户。二年,虏攻钟离,文仲击破之。又遣军主崔孝伯等过淮攻拔虏茬眉戍,杀戍主龙得侯及伪阳平太守郭杜羝、馆陶令张德、濮阳令王明。时虏攻杀马头太守刘从,上曰:"破茬眉,足相补。"文仲又遣军主陈靖攻虏竹邑戍主白仲都,又遣军主崔延叔攻伪淮阳太守梁恶,并杀之。三年,淮北义民桓磊磈于抱犊固与虏战,大破之。文仲驰启,上敕曰:"北间起义者众,深恐良会不再至,卿善奖沛中人,若能一时攘袂,当遣一佳将直入也。"文仲在政,为百姓所惮。除黄门郎,领越骑校尉,改封随县。尝献太祖缠须绳一枚,上为纳受。永明元年,为太子左率,累至征虏将军、冠军司马、汝阴太守。四年,卒。赠后将军、徐州刺史。谥襄子。
刘善明,平原人。镇北将军怀珍族弟也。父怀民,宋世为齐北海二郡太守。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百姓呼其家田为"续命田"。
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年四十,刺史刘道隆辟为治中从事。父怀民谓善明曰:"我已知汝立身,复欲见汝立官也。"善明应辟。仍举秀才。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
泰始初,徐州刺史薛安都反,青州刺史沈文秀应之。时州治东阳城,善明家在郭内,不能自拔。伯父弥之诡说文秀求自效,文秀使领军主张灵庆等五千援安都。弥之出门,密谓部曲曰:"始免祸坑矣。"行至下邳,起义背文秀。善明从伯怀恭为北海太守,据郡相应。善明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夜斩关奔北海。族兄乘民又聚众渤海以应朝廷。而弥之寻为薛安都所杀,明帝赠辅国将军、青州刺史。以乘民为宁朔将军、冀州刺史,善明为宁朔长史、北海太守,除尚书金部郎。乘民病卒,仍以善明为绥远将军、冀州刺史。文秀既降,除善明为屯骑校尉,出为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还为后军将军、直阁。
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许。朝廷多哀善明心事。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
幼主新立,群公秉政,善明独结事太祖,委身归诚。二年,出为辅国将军、西海太守、行青冀二州刺史。至镇,表请北伐,朝议不同。
善明从弟僧副,与善明俱知名于州里。泰始初,虏暴淮北,僧副将部曲二千人东依海岛;太祖在淮阴,壮其所为,召与相见,引为安成王抚军参军。苍梧肆暴,太祖忧恐,常令僧副微行伺察声论。使僧副密告善明及东海太守垣崇祖曰:"多人见劝北固广陵,恐一旦动足,非为长算。今秋风行起,卿若能与垣东海微共动虏,则我诸计可立。"善明曰:"宋氏将亡,愚智所辨。故胡虏若动,反为公患。公神武世出,唯当静以待之,因机奋发,功业自定。不可远去根本,自贻猖蹶。"遣部曲健儿数十人随僧副还诣领府,太祖纳之。苍梧废,征善明为冠军将军、太祖骠骑谘议、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沈攸之反,太祖深以为忧。善明献计曰:"沈攸之控引八州,纵情蓄敛,收众聚骑,营造舟仗,苞藏贼志,于焉十年。性既险躁,才非持重,而起逆累旬,迟回不进,岂应有所待也?一则暗于兵机,二则人情离怨,三则有掣肘之患,四则天夺其魄。本虑其剽勇,长于一战,疑其轻速,掩袭未备。今六师齐备,诸侯同举。昔谢晦失理,不斗自溃;卢龙乖道,虽众何施。且袁粲、刘秉,贼之根本,根本既灭,枝叶岂久?此是已笼之鸟耳。"事平,太祖召善明还都,谓之曰:"卿策沈攸之,虽复张良、陈平,适如此耳。"仍迁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黄门郎,领后军将军、太尉右司马。
齐台建,为右卫将军,辞疾不拜。司空褚渊谓善明曰:"高尚之事,乃卿从来素意。今朝廷方相委待,讵得便学松、乔邪?"善明曰:"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太祖践阼,以善明勋诚,欲与善明禄,召谓之曰:"淮南近畿,国之形势,自非亲贤,不使居之。卿为我卧治也!"代高宗为征虏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遣使拜授,封新涂伯,邑五百户。
善明至郡,上表陈事曰:"周以三圣相资,再驾乃就;汉值海内无主,累败方登;魏挟主行令,实逾二纪;晋废立持权,遂历四世。景祚攸集,如此之难者也。陛下凝辉自天,照湛神极,睿周万品,道洽无垠。故能高啸闲轩,鲸鲵自翦,垂拱云帟,九服载晏,靡一战之劳,无半辰之棘,苞池江海,笼苑嵩岱,神祇乐推,普天归奉,二三年间,允膺宝命,胄临皇历,正位宸居。开辟以来,未有若斯之盛者也。夫常胜者无忧,恒成者好怠。故虽休勿休,姬旦作《诰》;安不忘危,尼父垂范。今皇运草创,万化始基,乘宋季叶,政多浇苛,亿北倒悬,仰齐苏振。臣早蒙殊养,志输肝血,徒有其诚,曾阙埃露。夙宵惭战,如坠渊谷,不识忌讳,谨陈愚管,瞽言刍议,伏待斧皞。"所陈事凡十一条:其一以为"天地开创,人神庆仰,宜存问远方,宣广慈泽";其二以为"京师浩大,远近所归,宜遣医药,问其疾苦,年九十以上及六疾不能自存者,随宜量赐";其三以为"宋氏赦令,蒙原者寡。愚谓今下赦书,宜令事实相副";其四以为"匈奴未灭,刘昶犹存,秋风扬尘,容能送死,境上诸城,宜应严备,特简雄略,以待事机,资实所须,皆宜豫办";其五以为"宜除宋氏大明泰始以来诸苛政细制,以崇简易";其六以为"凡诸土木之费,且可权停";其七以为"帝子王姬,宜崇俭约";其八以为"宜诏百官及府州郡县,各贡谠言,以弘唐虞之美";其九以为"忠贞孝悌,宜擢以殊阶,清俭苦节,应授以民政";其十以为"革命惟始,天地大庆,宜时择才辨,北使匈奴";其十一以为"交州险敻要荒之表,宋末政苛,遂至怨叛。今大化创始,宜怀以恩德,未应远劳将士,摇动边氓,且彼土所出,唯有珠宝,实非圣朝所须之急。讨伐之事,谓宜且停"。
又撰《贤圣杂语》奏之,托以讽谏。上答曰:"省所献《杂语》,并列圣之明规,众智之深轨。卿能宪章先范,纂镂情识,忠款既昭,渊诚肃著,当以周旋,无忘听览也"。又谏起宣阳门;表陈宜明守宰赏罚;立学校,制齐礼;广开宾馆,以接荒民。上又答曰:"具卿忠谠之怀。夫赏罚以惩守宰,饰馆以待遐荒,皆古之善政,吾所宜勉。更撰新礼,或非易制;国学之美,已敕公卿;宣阳门今敕停。寡德多阙,思复有闻"。
善明身长七尺九寸,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床榻几案,不加刬削。少与崔祖思友善,祖思出为青、冀二州,善明遗书曰:"昔时之游,于今邈矣。或携手春林,或负杖秋涧,逐清风于林杪,追素月于园垂,如何故人,徂落殆尽。足下方拥旄北服,吾剖竹南甸,相去千里,间以江山,人生如寄,来会何时!尝览书史,数千年来,略在眼中矣。历代参差,万理同异。夫龙虎风云之契,乱极必夷之几,古今岂殊,此实一揆。日者沈攸之拥长蛇于外,粲、秉复为异识所推,唯有京镇,创为圣基。遂乃擢吾为首佐,授吾以大郡,付吾关中,委吾留任。既不办有抽剑两城之用,横槊搴旗之能,徒以挈瓶小智,名参佐命,常恐朝露一下,深恩不酬。忧深责重,转不可据,还视生世,倍无次绪。藿羹布被,犹笃鄙好;恶色憎声,暮龄尤甚。出蕃不与台辅别,入国不与公卿游,孤立天地之间,无猜无托,唯知奉主以忠,事亲以孝,临民以洁,居家以俭。足下今鸣笳旧乡,衣绣故国,宋季荼毒之悲已蒙苏泰,河朔倒悬之苦方须救拔。遣游辩之士,为乡导之使,轻装启行,经营旧壤,令泗上归业,稷下还风,君欲谁让邪?聊送诸心,敬申贫赠。"
建元二年卒,年四十九,遗命薄殡。赠钱三万,布五十匹。又诏曰:"善明忠诚夙亮,干力兼宣,豫经夷险,勤绩昭著。不幸殒丧,痛悼于怀。赠左将军、豫州刺史,谥烈伯。"子涤嗣。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太祖闻其清贫,赐涤家葛塘屯谷五百斛。
善明从弟僧副,官至前将军,封丰阳男,三百户。永明四年,为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卒。
苏侃,字休烈,武邑人也。祖护,本郡太守。父端,州治中。侃涉猎书传,出身正员将军,补长城令。薛安都反,引侃为其府参军,使掌书记。安都降虏,侃自拔南归。除积射将军。遇太祖在淮上,便自委结。上镇淮阴,以侃详密,取为冠军录事参军。是时张永、沈攸之败后,新失淮北,始遣上北戍,不满千人。每岁秋冬间,边淮骚动,恒恐虏至。上广遣侦候,安集荒余,又营缮城府。上在兵中久,见疑于时,乃作《塞客吟》以喻志曰:"宝纬紊宗,神经越序。德晦河、晋,力宣江、楚。云雷兆壮,天山繇武。直发指秦关,凝精越汉渚。秋风起,塞草衰,雕鸿思,边马悲。平原千里顾,但见转蓬飞。星严海净,月澈河明。清辉映幕,素液凝庭。金笳夜厉,羽轊晨征。斡晴潭而怅泗,枻松洲而悼情。兰涵风而泻艳,菊笼泉而散英。曲绕首燕之叹,吹轸绝越之声。欷园琴之孤弄,想庭藿之余馨。青关望断,白日西斜。恬源靓雾,垄首辉霞。戒旋醿,跃还波,情绵绵而方远,思袅袅而遂多。粤击秦中之筑,因为塞上之歌。歌曰:朝发兮江泉,日夕兮陵山。惊飙兮瀄汨,淮流兮潺湲。胡埃兮云聚,楚旆兮星悬。愁墉兮思宇,恻怆兮何言。定寰中之逸鉴,审雕陵之迷泉。悟樊笼之或累,怅遐心以栖玄。"侃达上此旨,更自勤励。委以府事,深见知待。
元徽初,巴西人李承明作乱,太祖议遣侃衔使慰劳,还除羽林监,加建武将军。桂阳之难,上复以侃为平南录事,领军主,从顿新亭,使分金银赋赐诸将。事宁,除步兵校尉,出为绥虏将军、山阳太守,清修有治理,百姓怀之。进号龙骧将军,除前军将军。沈攸之事起,除侃游击将军,迁太祖骠骑咨议,领录事,除黄门郎,复为太祖太尉咨议。
侃事上既久,备悉起居,乃与丘巨源撰《萧太尉记》,载上征伐之功。以功封新建县侯,五百户。齐台建,为黄门郎,领射声校尉,任以心膂。上即位,侃撰《圣皇瑞命记》一卷奏之。建元元年,卒,年五十三。上惜之甚至,追赠辅国将军、梁南秦二州刺史,谥质侯。
弟烈,字休文。初为东莞令,张永镇军中兵,累至山阳太守,宁朔将军,游击将军。袁粲起事,太祖先遣烈助防城,仍随诸将平石头,封吉阳县男。建元中,为假节、督巴州军事、巴州刺史、巴东太守,宁朔将军如故。永明中,至平西司马、陈留太守,卒官。
垣荣祖,字华先,下邳人,五兵尚书崇祖从父兄也。父谅之,宋北中郎府参军。荣祖少学骑马及射,或谓之曰:"武事可畏,何不学书?"荣祖曰:"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食矣。君辈无自全之伎,何异犬羊乎!"宋孝建中,州辟主簿,为后军参军。
伯父豫州刺史护之子袭祖为淮阳太守,宋孝武以事徙之岭南,护之不食而死。帝疾笃,又遣使杀袭祖。袭祖临死,与荣祖书曰:"弟常劝我危行言逊,今果败矣。"
明帝初即位,四方反,除荣祖冗从仆射,遣还徐州说刺史薛安都曰:"天之所废,谁能兴之。使君今不同八百诸侯,如民所见,非计中也。"安都曰:"天命有在,今京都无百里地,莫论攻围取胜,自可拍手笑杀。且我不欲负孝武。"荣祖曰:"孝武之行,足致余殃。今虽天下雷同,正是速死,无能为也。"安都曰:"不知诸人云何,我不畏此。大蹄马在近,急便作计。"荣祖被拘不得还,因收集部曲,为安都将领。假署冠军将军。安都引虏入彭城,荣祖携家属南奔朐山,虏遣骑追之不及。荣祖惧得罪,乃逃遁淮上。太祖在淮阴,荣祖归附,上保持之。及明帝崩,太祖书送荣祖诣仆射褚渊,除宁朔将军、东海太守。渊谓之曰:"萧公称卿干略,故以此郡相处。"
荣祖善弹,弹鸟毛尽而鸟不死。海鹄群翔,荣祖登城西楼弹之,无不折翅而下。
除晋熙王征虏、安成王车骑中兵,左军将军。元徽末,太祖欲渡广陵,荣祖谏曰:"领府去台百步,公走,人岂不知?若单行轻骑,广陵人一旦闭门不相受,公欲何之?公今动足下床,便恐即有扣台门者,公事去矣。"及苍梧废,除宁朔将军、淮南太守,进辅国将军,除游击将军、太祖骠骑谘议,辅国将军、西中郎司马、汝阴太守,除冠军将军,给事中,骁骑将军。豫佐命勋,封将乐县子,三百户,以其祖旧封封之。出为持节、督青冀二州刺史,冠军如故。迁黄门郎。
永明二年,为冠军将军、寻阳相、南新蔡太守。作大形棺材盛仗,使乡人田天生、王道期载渡江北。监奴有罪,告之,有司奏免官削爵付东冶,案验无实见原。为安陆王平西谘议,带江陵令,仍迁司马、河东内史。迁持节、督缘淮诸军事、冠军将军、兖州刺史,领东平太守、兖州大中正。
巴东王子响事,方镇皆启称子响为逆,荣祖曰:"此非所宜言。政应云刘寅等孤负恩奖,逼迫巴东,使至于此。"时诸启皆不得通,事平后,上乃省视,以荣祖为知言。九年,卒,年五十七。
从父闳,宋孝建初,为威远将军、汝南新蔡太守,据梁山拒丞相义宣贼,以功封西都县子。累迁龙骧将军、司州刺史。义嘉事起,明帝使闳出守盱眙,领兵北讨薛道标破之。封乐乡县男,三百户。升明初,为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与豫章王对直殿省,迁右卫将军。太祖即位,以心诚封爵如旧,加给事中,领骁骑将军。累迁金紫光禄大夫。年七十六,永明五年,卒,谥定。
荣祖从弟历生,亦为骁骑将军。宋泰始初,薛安都反,以女婿裴祖隆为下邳太守,历生时请假还北,谋杀祖隆,举城应朝廷。事发奔走。历官太子右率。性苛暴,好行鞭捶。与始安王遥光同反,伏诛。
史臣曰:太祖作牧淮、兖,始基霸业,恩成北被,感动三齐。青、冀豪右,崔、刘望族,先睹人雄,希风结义。夫谏江都之略,似任光之言,虽议不独兴,理成合契,盖帷幕之臣也。
赞曰:淮镇北州,获在崔、刘。献书上议,帝念忠谋。侃奉潜跃,皇瑞是鸠。垣方带砺,削免虚尤。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扬 南徐 豫 南豫 南兖 北兖 北徐 青 冀 江 广 交 越
扬州,京辇神皋。汉、魏刺史镇寿春,吴置持节督州牧八人,不见扬州都督所治。晋太康元年,吴平,刺史周浚始镇江南。元帝为都督,渡江左,遂成帝畿,望实隆重。领郡如左:
丹阳郡
建康秣陵丹阳溧阳永世湖熟江宁句容
会稽郡
山阴永兴上虞余姚诸暨剡鄞始宁句章鄮
吴郡
吴娄海虞嘉兴海盐钱唐富阳盐官新城建德寿昌桐庐
吴兴郡
乌程武康余杭东迁长城於潜临安故鄣安吉原乡
东阳郡
长山太末乌伤永康信安吴宁丰安定阳遂昌
新安郡
始新黟遂安歙海宁
临海郡
章安临海宁海始丰乐安
永嘉郡
永宁安固松阳横阳乐成
南徐州,镇京口。吴置幽州牧,屯兵在焉。丹徒水道入通吴会,孙权初镇之。《尔雅》曰:"绝高为京。"今京城因山为垒,望海临江,缘江为境,似河内郡,内镇优重。宋氏以来,桑梓帝宅,江左流寓,多出膏腴。领郡如左:
南东海郡
郯祝其襄贲利成西隰丹徒武进
晋陵郡
晋陵无锡延陵曲阿暨阳南沙海阳
义兴郡(永明二年,割属扬州,后复旧。)
阳羡临津国山义乡绥安
南琅邪郡(本治金城,永明徙治白下。)
临沂江乘兰陵承(建武三年省)谯(建元二年,平阳郡流民在临江郡者,立宣祚县,寻改为谯。永明元年,省怀化一县并属。)
临淮郡(自此以下,郡无实土。)
海西射阳凌淮阴东阳淮浦(建武二年省。)
淮陵郡
司吾武阳(建武三年,省泰山郡属。)甄城阳乐徐(建武三年省)
南东莞郡
东莞莒姑幕(建武三年省。)
南清河郡(南徐州领冀州)
东武城清河贝丘绎幕(建武二年省。)
南彭城郡
彭城武原傅阳蕃薛开阳洨僮下邳(建武三年省)吕(建武四年省)杼秋(建武四年省)北陵(建武四年省)
南高平郡(宋太始五年侨置,初寄治淮阴,复徙淮南当涂。二县侨属南豫,后属南徐。)
金飨高平
南济阴郡
城武单父城阳(建武三年省。)
南濮阳郡
廪丘东燕会鄄城(建武三年,省济阳郡度属。)榆次(建武二年省)
南鲁郡(建武二年省)
鲁樊西安(建武二年省)
南平昌郡(建武三年省)
安丘(郡省,属东莞。)
南泰山郡(建武三年省)
南城(郡省,度属平昌,寻又省。)广平
南济阳郡(建武三年省)
考城(郡省,度属鲁,寻又省。)
豫州。晋元帝永昌元年,刺史祖约避胡贼,自谯还治寿春。寿春,淮南一都之会,地方千余里,有陂田之饶。汉、魏以来扬州刺史所治,北拒淮水,《禹贡》云"淮海惟扬州"也。咸和四年,祖约以城降胡,复以庾亮为刺史,治芜湖。芜湖,浦水南入,亦为险奥。刘备谓孙权曰:"江东先有建业,次有芜湖。"庾亮经略中原,以毛宝为刺史,治邾城,为胡所覆。荆州刺史庾翼领州,在武昌。诸郡失土荒民数千无佃业,翼表移西阳、新蔡二郡荒民就陂田于寻阳。穆帝永和五年,胡伪扬州刺史王浃以寿春降。而刺史或治历阳,进马头及谯,不复归旧镇也。哀帝隆和元年,袁真还寿春。真为桓温所灭,温以子熙为刺史,戍历阳。孝武宁康元年,桓冲移姑熟,以边寇未静,分割谯、梁二郡见民,置之浣川,立为南谯、梁郡。十二年,桓石虔还历阳。庾准为刺史,表省诸权置,皆还如本。义熙二年,刘毅复镇姑熟,上表曰:"忝任此州,地不为旷,西界荒余,密迩寇虏,北垂萧条,土气强犷,民不识义,唯战是习。逋逃不逞,不谋日会。比年以来,无月不战,实非空乏所能独抚。请辅国将军张畅领淮南、安丰、梁国三郡。"时豫州边荒,至乃如此。十二年,刘义庆镇寿春,后常为州治。抚接遐荒,扞御疆埸。领郡如左:
南汝阴郡(建元二年罢南陈左郡二县并)
慎汝阴宋安阳和城南顿阳夏宋丘(《永元元年地志》无)樊(《永元志》无)郑(《永元志》无)东宋(《永元志》无)南陈左县(《永元志》无)边水(《永元志》无)
晋熙郡
新冶阴安怀宁南楼烦齐兴太湖左县
颍川郡
临颍邵陵南许昌(《永元志》无)曲阳
汝阳郡
武津汝阳
梁郡(《永元元年地志》,南梁郡领睢阳、新汲、陈、蒙、崇义五县。)
北谯梁蒙城父(《永元志》属南谯)
北陈郡
阳夏西华苌平项
陈留郡
浚仪小黄雍丘
南顿郡(《永元元年地志》无)
和城南顿
西南顿郡(寄治州,《永元元年地志》无)
西南顿和城谯平乡
北梁郡(《永元元年地志》无)
北蒙北陈
西汝阴郡
楼烦汝阴宋陈(《永元志》无)平豫(《永元志》无)固始(《永元志》无)新蔡(《永元志》无)汝南(《永元志》无)安城
北谯郡
宁陵谯蕲(《永元志》属南谯)
汝南郡(《永元元年地志》无)
瞿阳安城上蔡
北新蔡郡
鮦阳新蔡固始苞信
弋阳郡
期思南新息弋阳上蔡平舆
陈郡
南陈苌平(《永元志》无)项(《永元志》无)西华(《永元志》无)阳夏(《永元志》无)
安丰郡
雩娄新化史水扶阳开化边城松滋(《永元志》属北新蔡)安丰
光城左郡
乐安光城茹田
边城郡(《永元元年地志》无)
建宁郡
阳城建宁
齐昌郡
阳塘保城齐昌永兴
右三郡,永明四年割郢州属。
南豫州。晋宁康元年,豫州刺史桓冲始镇姑熟,后迁徙,见《晋书》。宋永初二年,分淮东为南豫州,治历阳,而淮西为豫州。元嘉七年省并。大明元年复置,治姑熟。泰始二年治历阳,三年治宣城,五年省。淮西没虏,七年,复分淮东置南豫。建元二年,太祖以西豫吏民寡刻,分置两州,损费甚多,省南豫。左仆射王俭启:"愚意政以江西连接汝、颍,土旷民希。匈奴越逸,唯以寿春为阻。若使州任得才,虏动要有声闻,豫设防御,此则不俟南豫。假令或虑一失,丑羯之来,声不先闻,胡马倏至,寿阳婴城固守不能断其路,朝廷遗军历阳,已当不得先机。戎车初戒,每事草创,孰与方镇常居,军府素正。临时配助,所益实少。安不忘危,古之善政。所以江左屡分南豫,意亦可求。如闻西豫力役尚复粗可,今得南谯等郡,民户益薄,于其实益,复何足云。"太祖不从。永明二年,割扬州宣城、淮南,豫州历阳、谯、庐江、临江六郡,复置南豫州。四年,冠军长史沈宪启:"二豫分置,以桑堁子亭为断。颍川、汝阳在南谯、历阳界内,悉属西豫,庐江居晋熙、汝阴之中,属南豫。求以颍川、汝阳属南豫,庐江还西豫。"七年,南豫州别驾殷弥称:"颍川、汝阳,荒残来久,流民分散在谯、历二境,多蒙复除,获有郡名,租输益微,府州绝无将吏,空受名领,终无实益。但寄治谯、历,于方断之宜,实应属南豫。二豫亟经分置,庐江属南豫,滨带长江,与南谯接境,民黎租帛,从流送州,实为便利,远逾西豫,非其所愿,郡领灊舒及始新左县,村竹产,府州采伐,为益不少。府州新创,异于旧藩。资役多阙,实希得庐江。请依昔分置。"尚书参议:"往年虑边尘须实,故启回换。今淮、泗无虞,宜许所牒。"诏"可"。领郡如左:
淮南郡
于湖(永明八年,省角城、高平、下邳三县并。)繁昌当涂浚遒定陵襄垣
宣城郡
广德怀安宛陵广阳石城临城宁国宣城建元泾安吴
历阳郡
历阳龙亢雍丘
南谯郡
山桑蕲北许昌(《永元志》无)扶阳曲阳嘉平
庐江郡
舒(建元二年为郡治)灊始新和城(《永元志》无)西华(《永元志》无)吕亭左县(建元二年,割晋熙属。)谯(建元二年,割南谯属。)
临江郡(建元二年,罢并历阳,后复置。)
乌江怀德酂
南兖州,镇广陵,汉故王国。有江都浦水,魏文帝伐吴出此,见江涛盛壮,叹云:"天所以限南北也。"晋元帝过江,建兴四年,扬声北讨,遣宣城公裒督徐、兖二州,镇广陵。其后或还江南,然立镇自此始也。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元帝太兴四年,诏以流民失籍,使条名上有司,为给客制度,而江北荒残,不可检实。明帝太宁三年,郗鉴为兖州,镇广陵,后还京口。是后兖州或治盱眙,或治山阳。桓玄以桓弘为青州,镇广陵。义熙二年,诸葛长民为青州,徙山阳。时鲜卑接境,长民表云:"此蕃十载衅故相袭,城池崩毁,荒旧散伏,边疆诸戍,不闻鸡犬。且犬羊侵暴,抄掠滋甚。"乃还镇京口。晋末以广陵控接三齐,故青、兖同镇。宋永初元年,罢青并兖。三年,檀道济始为南兖州,广陵因此为州镇。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永明元年,刺史柳世隆奏:"尚书符下土断条格,并省侨郡县。凡诸流寓,本无定憩,十家五落,各自星处。一县之民,散在州境,西至淮畔,东届海隅。今专罢侨邦,不省荒邑,杂居舛止,与先不异。离为区断,无革游滥。谓应同省,随堺并帖。若乡屯里聚,二三百家,井甸可修,区域易分者,别详立。"于是济阴郡六县,下邳郡四县,淮阳郡三县,东莞郡四县,以散居无实土,官长无廨舍,寄止民村,及州治立,见省,民户帖属。领郡如左:
广陵郡(建元四年,罢北淮阳、北下邳、北济阴、东莞四郡并。)
海陵广陵高邮江都齐宁(永明元年置)
海陵郡
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齐昌(永明元年置)海安(永明五年罢新郡,并此县度属。)
山阳郡
东城山阳盐城左乡
盱眙郡
考城盱眙阳城直渎长乐
南沛郡
沛萧相
北兖州,镇淮阴。《地理志》云淮阴县属临淮郡,《郡国志》属下邳国,《晋太康地记》属广陵郡。穆帝永和中,北中郎将荀羡北讨鲜卑,云"淮阴旧镇,地形都要,水陆交通,易以观衅。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无他屯阻。"乃营立城池。宋泰始二年失淮北,于此立州镇。建元四年,移镇盱眙,仍领盱眙郡。旧北对清泗,临淮守险,有阳平石鳖,田稻丰饶。所领唯阳平一郡,永明七年,光禄大夫吕安国启称:"北兖州民戴尚伯六十人诉'旧壤幽隔,飘寓失所,今虽创置淮阴,而阳平一郡,州无实土,寄山阳境内。窃见司、徐、青三州,悉皆新立,并有实郡。东平既是望邦,衣冠所系。希于山阳、盱眙二界间割小户置此郡,始招集荒落,使本壤族姓,有所归依。'臣寻东平郡既是此州本领,臣贱族桑梓,愿立此邦。"见许。领郡如左:
阳平郡(寄治山阳)
泰清永阳安宜丰国
东平郡
寿张(割山阳官渎以西三百户置)淮安(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一百户置。)
高平郡
济北郡
泰山郡
新平郡
鲁郡
右荒。
北徐州,镇钟离。《汉志》锺离县属九江郡,《晋太康二年起居注》置淮南钟离,未详此前所省令。《晋地记》属淮南郡。宋泰始末年属南兖。元徽元年置州,割为州治,防镇缘淮。永明元年,省北徐谯、梁、魏、阳平、彭城五郡。领郡如左:
锺离郡
燕县(郡治)朝歌虞(永明元年,割马头属。)零(永明元年,割马头属。)
马头郡
已吾(永明元年,罢谯郡属。二年,刺史戴僧静又以济县并之。)
济阴郡
顿丘(永明元年,罢定陶并。)睢陵乐平(永明元年,割钟离属。)济安(永明元年,割钟离属。)
新昌郡
顿丘谷熟尉氏
沛郡
相萧沛
青州,宋泰始初淮北没虏,六年,始治郁州上。郁州在海中,周回数百里,岛出白鹿,土有田畴鱼盐之利。刘善明为刺史,以海中易固,不峻城雉,乃累石为之,高可八九尺。后为齐郡治。建元初,徙齐郡治瓜步,以北海治齐郡故治,州治如旧。流荒之民,郡县虚置,至于分居土著,盖无几焉。建元四年,移镇朐山,后复旧。领郡如左:
齐郡(永明元年,罢秦郡并之,治瓜步。)
临淄(永明二年,省华城县并)齐安(永明元年罢)西安宿豫尉氏平虏昌国泰益都
北海郡
都昌(宋郁县,建元改用汉名也。)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
东莞琅邪二郡(治朐山也)
即丘南东莞(永明元年,以流户置。)北东莞
冀州,宋元嘉九年分青州置。青州领齐、济南、乐安、高密、平昌、北海、东莱、太原、长广九郡,冀州领广川、平原、清河、乐陵、魏郡、河间、顿丘、高阳、勃海九郡。泰始初,遇虏寇,并荒没。今所存者,泰始之后更置立也。二州共一刺史。郡县十无八九,但有名存,案《宋志》自知也。建元初,以东海郡属冀州。全领一郡:
北东海郡(治连口)
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
江州,镇寻阳,中流衿带。晋元康元年,惠帝诏:"荆、扬二州,疆土旷远。有司奏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为新州。新安、东阳、宣城旧豫章封内,豫章之东北,相去悬远,可如故属扬州。又割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并十郡,可因江水之名为江州,宜治豫章。"庾亮领刺史,都督六州,云以荆、江为本,校二州户口,虽相去机事,实觉过半,江州实为根本。临终表江州宜治寻阳,以州督豫州新蔡、西阳二郡,治湓城,接近东江诸郡,往来便易。其后庾翼又还豫章。义熙后,还寻阳。何无忌表:"竟陵去治辽远,去江陵正三百里,荆州所立绥安郡民户,参入此境,郡治常在夏口左右,欲资此郡助江滨戍防,以竟陵还荆州。又司州弘农、扬州松滋二郡,寄寻阳,人民杂居,宜并见督。"今九江在州镇之北,彭蠡在其东也。领郡如左:
寻阳郡。
柴桑彭泽
豫章郡
南昌新淦艾建城建昌望蔡新吴永修吴平康乐豫章丰城
临川郡
南城临汝新建永城宜黄南丰东兴安浦西丰
庐陵郡
石阳西昌东昌吉阳巴丘兴平高昌阳丰遂兴
鄱阳郡
鄱阳余干葛阳乐安广晋上饶
安成郡
平都新喻永新萍乡宜阳广兴安复
南康郡
赣雩都南野宁都平固陂阳虔化(永明八年,罢安远县并。)南康
南新蔡郡
慎苞信阳唐左县宋
建安郡
吴兴建安将乐邵武建阳绥城沙村
晋安郡
候官罗江原丰晋安温麻
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民户不多,而俚獠猥杂,皆楼居山险,不肯宾服。西南二江,川源深远,别置督护,专征讨之。卷握之资,富兼十世。尉他余基,亦有霸迹,江左以其辽远,蕃戚未有居者,唯宋随王诞为刺史,领郡如左:
南海郡
番禺熙安博罗增城龙川怀化酉平绥宁新丰罗阳高要安远河源
东官郡
怀安宝安海安欣乐海丰齐昌陆安兴宁
义安郡
绥安海宁海阳义招潮阳程乡
新宁郡
博林南兴临沇甘泉新成威平单牒龙潭城阳威化归顺初兴抚纳平乡
苍梧郡
广信宁新封兴抚宁遂城丁留怀熙猛陵广宁荡康侨宁思安
高凉郡
安宁罗州莫阳西巩思平禽乡平定
永平郡
夫宁安沂干安卢平员乡苏平逋宁雷乡开城毗平武林丰城
晋康郡
威城都城夫阮元溪安遂晋化永始端溪宾江熙宁乐城武定悦城文招义立
新会郡
盆允新夷封平初宾封乐义宁新熙永昌始康招集始成
广熙郡
龙乡罗平宾化宁乡长化定昌永熙宝宁
宋康郡
广化石门化隆遂度威覃单城开宁海邻舆定绥定
宋隆郡
平兴招兴崇化建宁熙穆崇德
海昌郡
宁化招怀永建始化新建
绥建郡
新招四会化蒙化注化穆
乐昌郡
始昌乐山宋元义立安乐
郁林郡
布山郁平阿林建安始集龙平宾平新林绥宁中胄领方怀安归化晋平威化
桂林郡
武熙腾溪潭平龙冈临浦中留武丰程安威定潭中安远安化龙定
宁浦郡
安广简阳平山宁浦兴道吴安
晋兴郡
晋兴熙注桂林增翊安广广郁晋城郁阳
齐乐郡
希平观宁臻安宋平绥南封陵
齐康郡
乐康
齐建郡
初宁永城
齐熙郡
交州,镇交阯,在海涨岛中。杨雄《箴》曰:"交州荒遰,水与天际。"外接南夷,宝货所出。山海珍怪,莫与为比。民恃险远,数好反叛。领郡如左:
九真郡
移风胥浦松原高安建初常乐津梧军安吉庞武宁
武平郡
武定封溪平道武兴根宁南移
新昌郡
范信嘉宁封山西道临西吴定新道晋化
九德郡
九德咸驩浦阳南陵都洨越常西安
日南郡
西卷象林寿冷朱吾比景卢容无劳
交阯郡
龙编武宁望海句漏吴兴西于朱緌南定曲易海平羸〈阝娄〉
宋平郡
昌国义怀绥宁
宋寿郡(建元二年,割越州属。)
义昌郡(永元二年,改沃屯置。)
越州,镇临漳郡,本合浦北界也。夷獠丛居,隐伏岩障,寇盗不宾,略无编户。宋泰始中,西江督护陈伯绍猎北地,见二青牛惊走入草,使人逐之不得,乃志其处,云"此地当有奇祥"。启立为越州。七年,始置百梁、陇苏、永宁、安昌、富昌、南流六郡,割广、交朱緌三郡属。元徽二年,以伯绍为刺史,始立州镇,穿山为城门,威服俚獠。土有瘴气杀人。汉世交州刺史每暑月辄避处高,今交土调和,越瘴独甚。刺史常事戎马,唯以战伐为务。
临漳郡
漳平丹城劳石容城长石都并缓端
合浦郡
徐闻合浦朱卢新安晋始荡昌朱丰宋丰宋广
永宁郡
杜罗金安蒙廖简留城
百梁郡
百梁始昌宋西
安昌郡
武桑龙渊石秋抚林
南流郡
方度
北流郡(永明六年立,无属县。)
龙苏郡
龙苏
富昌郡
南立义立归明
高兴郡
宋和宁单高兴威成夫罗南安归安陈莲高城新建
思筑郡
盐田郡
杜同
定川郡
兴昌
隆川郡
良国
齐宁郡(建元二年置,割郁林之新邑、建初二县并。)
开城(建元二年置)延海新邑建初
越中郡
马门郡
钟吴田罗马陵思宁
封山郡
安金
吴春俚郡(永明六年立,无属县。)
齐隆郡(先属交州,中改为囗囗,永泰元年,改为齐隆,还属囗州。)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刘善明和刘善明画家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