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中医院 鼓楼中医院男科

登登百科 百科 2022-12-23 506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鼓楼中医院,以及鼓楼中医院男科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请问北京鼓楼中医院怎样啊?

这是个老鼓楼中医院的中医院,院里也有很多鼓楼中医院的老中医,环境差鼓楼中医院了些,但医术还是很不错的!最佳的路线是从鼓楼东街的宝钞胡同一直300米左右,往西的豆腐池胡同就到鼓楼中医院了,5路,82路,60路在鼓楼下车,107路,635路,124路在宝钞胡同下车就可以了!

北京鼓楼中医医院的医院概况

办院理念:仁德为本,博爱济世

办院思想:修德至善、博爱至诚、精医至真、尽责至美

职业精神:仁心仁术、尊重生命、精益求精

学术特点:南北呼应,名医荟萃,流派纷呈

北京鼓楼中医医院位于北京市南北中轴线上,距国家重点文物古迹 ── 钟鼓楼约 100 米 ,隶属于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北京鼓楼中医医院成立于 1951 年 , 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综合性涉外中医医院,1996年,经东城区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正式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鼓楼中医医院,同年定为北京针灸骨伤学院的教学医院,1997年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院,1998年列入涉外医院,同时定为安定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创新和开拓问、闻、望、切与辩证施治,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通过运用中医特色诊断方法,对治疗常规疾病以及非常规性疑难杂症等的治疗一直处在中医学的前沿,获得美国及澳大利亚权威认证及发明专利证书,是一所具有特色中医治疗方向的医院。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在职职工323人,有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 17 名在此应诊,具有副主任 医师以上职称 43 名。国家级、市级名老中医继承人50人,博士3人,硕士12人,技术力量雄厚。 病床 201 张,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针灸科、男科、骨伤科、痔科、按摩科、五官科、口腔科、烧伤科、保健科、家庭病床科、肠道门诊、肝炎门诊、手术室、放射科、功能检查科、药剂科及全国唯一的 京城名医馆 。 京城名医馆经市政府、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于1993年,正式成立。名医馆的创立,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同志亲临我馆视察工作。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陈敏章、副部长胡熙明为京城名医馆题词。京城名医馆汇集了在京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二十余位。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及中医泰斗 关幼波 教授出任名誉馆长, 陈文伯 教授任馆长。名医馆自 1993 年建馆以来,深受国内外患者及老中医的厚爱。十三年来,已接诊了国内外疑难病患者百万人次。许多久不应诊的名医为“名医馆”弘扬文化,广大中医事业来馆设座应诊、会诊、咨询、函诊等,弘扬了祖国古老而伟大的中医文化,“京城名医馆”是云集中医界精英,施展神妙之术的医府。

名医馆部分科室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的试点推广,皮肤科、男科、以及骨伤科的重点研究项目获得国家卫生部的专项研究基金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到2015年,继续建设一批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在全国形成完整的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网络。我院正在响应这一号召,进行专科专病建设。

同时在中医药科技继承与创新专项中医药现代传承中,对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开展总结研究,建立一批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中心。努力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并对京城名医馆的名老中医的一些理论传承进行整理与分析,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中医理论文化,并试行将中医文化在群众中普及,真正将束之高阁的中医药文化推广到人民群众中去。

鼓楼中医医院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在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和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和应急能力建设重点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北京鼓楼中医院皮肤科的专家和医生不但有技术专长,还要有医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皮肤科室成员常通过互联网与国内外各医疗科研机构进行会诊以及技术交流,同时与北京安贞医院、东直门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广安门中医医院开展了双向转诊的合作,西苑中医医院的 北京中医专科(专病)医疗网络携手工程,从而提高医疗队伍的专业技术,使北京鼓楼中医院的专科专病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同时开展了与广安门中医医院在治疗肿瘤和糖尿病、与西苑中医医院在治疗血液病的 北京中医专科(专病)医疗网络携手工程,从而使我院的专科专病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医院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医疗硬件与软件的质量,做民众放心医院,可信赖的医院。自医院成立以来,已经为数百万皮肤病患者解除了身体疾患和心理上的痛苦负担,得到了许多患者的一致认可和赞誉。此外还承担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针灸骨伤学院的教学实习、外国留学生以及外地人员来院进修、转会诊等任务。2012年,鼓楼医院正在与美国的 华盛顿大学医疗中心(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dical Center).、斯坦福大学附属的斯坦福医院和诊所(Stanford Hospital and Clinics, Stanford)及澳大利亚的几家知名医院展开交流与学习,同时展开相关专科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并派人去实地考察、进修学习。传承祖国的中医文化业的同时也汲取这些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成果。这是祖国中医药事业迈向国际化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飞跃。就皮肤科的建设以及发展正在与这些医院展开了交流学习,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胡同里的中医院

北京东城区豆腐池胡同里有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子,路过的人常以为是一个 旅游 景点,细看却是一家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以下简称“鼓楼中医院”)。

成立70年来,鼓楼中医院一直在默默地为附近居民的 健康 保驾护航。

医院最醒目的招牌是“京城名医馆”,馆内汇聚了一批名老中医,吸引了不少远道而来的患者。而医院的本草疗愈园、大医论道名医雕像群、罐通古今等中医药文化展示则吸引了大批中医爱好者前来参观。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院长耿嘉玮。图/罗燕

让患者少跑路

身体不舒服了该去哪个科看病?对于很多人来,这是一个难题。有时候,看一个科室还不够,要辗转好几个科室。

“几个科室开一堆药在手里,这药怎么吃?药跟药之间会不会相克?”鼓楼中医院院长耿嘉玮经常为这些病人着急,有些老人同时患有七八种慢性病,看病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我现在不用吃饭,光吃药就吃饱了。”常有老人向耿嘉玮诉苦。能不能让这些患者在一个科室看多种病?鼓楼中医院尝试了多学科联合门诊。

比如,一位糖尿病足患者,他可能会去皮肤科看病,但皮肤科医生不会调血糖。他又要去内分泌科、营养科等多个科室。在鼓楼中医院,他只要进一个联合门诊就可以了,那里有皮肤科、内分泌科、外科、针灸科等多科医生,一起为他诊治。

“病人来到这里,可以得到他这个病的整体用药方案,这是一个专家团队给他做的治疗方案。” 耿嘉玮说,“我们是让患者少跑路,让医生多跑路。”

老年病科也是这样的多学科门诊,诊室的医生来自不同的领域,共同为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服务。

医院还有一个特别的科室是治未病科,这里的医生也各有专长。当病人感到不舒服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儿有病的时候,这个科室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病也要治?鼓楼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乔会秀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其实“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就是在人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及时调理,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如果已经病了,患有像糖尿病、高血压这样很难治愈的疾病,需要终身服药,就要防止并发症。而对一些大病手术后的病人,最重要的是通过调理让他尽快康复,防止复发。

《民生周刊》记者在治未病科诊室门口见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她总感觉口渴,但身体没有其他毛病,找医生开了几服药。“现在感觉好多了,胃口也更好了。”老人告诉记者,她就住在这附近,老伴开个三轮车就送过来了,“看病很方便”。

鼓楼中医医院开设“京城名医馆”,帮助群众看上好医生。图/罗燕

送医上门

“人老腿先老。”很多老年人腿脚不便,甚至长期卧床,一旦生病,去医院都很难。

自2015年开始,鼓楼中医院开始 探索 “医养结合”,组建“医养结合服务队”,走进百姓家及养老机构,为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诊疗服务。

据耿嘉玮介绍,目前医院已经组建了8支医疗队,每个医疗队都配备治未病科、内科、骨科、推拿科医生,还有一名护士,一名药剂师。根据老人需求,还组建了外科、皮科、妇科和心理会诊团队。

“都要配齐了,这样到现场才能真正为百姓解决困难,缓解一点痛苦。”耿嘉玮说。有些老人有腰腿疼、肩膀痛、头疼等毛病,医生会拿着刮痧板手把手教他们用,告诉他们对应的穴位。有时候怕老人记不住,还拿笔在他们的穴位上做个标记。

在送医入户的过程中,耿嘉玮感受到了百姓对中医药的巨大需求。他们特别欢迎上门的中医大夫,看完之后舍不得大夫走,很多人会留下大夫的联系方式,一有不舒服的地方就给大夫打电话。

医生主动上门提高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质量。有一位退休的老教师,本来每天都在公园里遛弯,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身体很健朗,后来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骨裂。在家休息几个月后,他骨伤好了,但腰直不起来了,腿也迈不开了。他不愿意再下楼,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耿嘉玮带着团队到他家后,几个医生一起给他的腰和腿用了一些推拿和放松的手法。做完这一次治疗后,这位老教师感觉效果挺好,反馈给社区,希望医生能再去。于是医院派了一位推拿师,每周上门一次给老人治疗,同时带上一些外用的中草药包配合着使用。一个多月后,这位老教师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可以下楼遛弯了。

“老人特别怕摔跤,摔跤之后长期卧床,慢慢地肌肉萎缩,行走就困难了,就像那位老教师,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最后很可能走不了路了。”乔会秀说。

耿嘉玮希望医生都能成为“多面手”,集“医针药术”于一身,为百姓解决更多问题。“中医大夫除了诊脉开方,还要认识中药,懂药性。比如一味中药,选用的是哪一段?是哪个季节的?成长到多少年?这些都影响药效。”

鼓楼中医院倡导医生到治未病科、针灸科、推拿科学习,掌握针灸、推拿等技术。耿嘉玮常对医院的大夫说:“到了百姓身边,他们可不管你是内科大夫还是外科大夫,他们的需求是全面的。”

除了为居家的老人上门服务,鼓楼中医院还跟一些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为养老机构的老人开通就诊绿色通道。一旦老人出现急症,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入住病房,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平时,医护人员也会到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 健康 体检,建立 健康 档案,并且定期巡诊。在一些较大的养老机构,医院还设了医疗站点,每天派一个医生去那里值班,让那里的老人们吃下“定心丸”。

传播中医文化

在“京城名医馆”大厅,有一个“大医论道”的名医雕像群,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这也是鼓楼中医院“中医文化之旅”的开端。

鼓楼中医院也是首批“北京市中医药文化 旅游 示范基地”,开设了专门的中医文化展示区。比如,“罐通古今”汇集了古今各种拔罐用具,有玻璃的、瓷器的、竹制的,摆成了编钟的形状。

在鼓楼中医院的顶层,有一个本草疗愈园,里面种了很多种中草药,那里既是医院的后花园,也是中草药现场教学的场所,很多人一上来就特别兴奋,“终于见到鲜活的中药了”。

医院还开发了一些中医相关的文创产品,如带着按摩功能的手机壳、具有刮痧功能的梳子…… “其实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中医保健,比如,用双手搓搓笔都有保健功能。”耿嘉玮说。

她希望中医的一些 养生 理念和保健方法能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医院经常组织线上线下的中医讲座,为百姓讲一些防病和 养生 的方法,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 健康 。

医院还经常组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开展义诊,宣传中医文化。北京市第五中学的一名学生在参加了鼓楼中医院的活动之后,对中医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开始自己做药理研究。他先是自己种了丹参,然后到图书馆查阅了很多关于丹参的资料,做了提取丹参的实验,并且记录下来,最后还发表了一篇关于丹参的文章。

乔会秀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很多学生在学校听完中医课,回家会教父母一些保健方法。在他们理解了“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这些道理之后,他们会主动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贪吃甜食等。有些孩子还根据体质辨识,喝起了 养生 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医了。”在传播中医的路上,耿嘉玮感受颇深,“我们就是要这样润物细无声地去影响他们,让他们知道中医是怎么回事,体验到中医其实好简便,学习中医知识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从牛街到鼓楼中医院北院去做几号地铁

19号。

1、首先在牛街站上车,乘坐19号线,到积水潭站下车。

2、其次站内换乘,乘坐地铁2号线,到达鼓楼大街站下车。

3、最后步行1.2公里即可到达。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成立于1951年,1993年经市政府、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成立“京城名医馆”,1997年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北京鼓楼中医医院的介绍

北京鼓楼中医医院成立于 1951 年 , 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综合性涉外中医医院。隶属于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皮肤科是北京鼓楼中医医院医学重点发展学科。科室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身,是北京地区目前该领域最专业、水平最高、阵容最强大的专门机构。

鼓楼中医院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鼓楼中医院男科、鼓楼中医院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